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8篇
  免费   1156篇
  国内免费   1830篇
测绘学   601篇
大气科学   2019篇
地球物理   1029篇
地质学   3009篇
海洋学   723篇
天文学   244篇
综合类   460篇
自然地理   519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424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456篇
  2010年   416篇
  2009年   445篇
  2008年   475篇
  2007年   496篇
  2006年   410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1篇
  1942年   1篇
  1923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81.
基于整体最小二乘法的线性回归建模和解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基于自变量和因变量误差的回归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证明了两种方法的实质并未解决同时考虑自变量和因变量的误差问题,其解算结果和不考虑自变量误差的解算结果完全相同.给出了能同时顾及自变量和因变量误差的新的回归模型,并推导了具体的解算方法.算例结果和基于矩阵分解的整体最小二乘法解算方法的结果相同,说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2.
大别山南部宿松群的组成及形成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根据对大别山南部的区域地质调查和同位素年代学测定,对宿松群的组成和形成时代进行了研究。进一步论证了宿松群可解体为以变质侵入岩为主的蒲河杂岩和变质沉积岩为主的宿松岩群两部分。前者主要分别在原宿松群虎踏石组和蒲河组的范围内,组成岩石变花岗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为主,其原岩主要为形成于新元古代的花岗岩类和基性侵入岩;后者主要分布在原宿松群大新屋组和柳萍组范围内,组成岩石主要为变质碎屑岩和化学沉积岩,可分为大新屋岩组和柳坪岩组,是不整合在古元古代二长花岗片麻岩之上,时代为中元古代早期。  相似文献   
83.
基于正交小波变换的海底地形复杂程度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量化的海底地形复杂程度分类指标,并利用正交小波变换所具有的良好的图像识别与分类特点建立了包含18种典型海底的特征海底分类库,同时给出了海底地形复杂程度分类算法.通过分类算法将计划测量海区海底与特征海底分类库中的海底进行分类匹配,确定了计划测量海区海底的海底地形复杂程度.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84.
通过波速测试可获得岩土体的弹性波速,为工程建筑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在简述单孔检层法工作原理及方法基础上,以工程实例说明了波速测试技术不但可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所需的岩体动力参数,而且可利用岩石的纵波波速比定量地进行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和岩体动力特性评价.  相似文献   
85.
南秦岭东段新元古代中-晚期(676~833 Ma)耀岭河群、陨西群、武当群火山岩和基性岩墙群产生于大陆板内裂谷环境.根据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南秦岭东段新元古代中-晚期裂谷基性熔岩和基性岩墙总体上属于低Ti/Y(<500)岩浆类型.元素和同位素数据表明,南秦岭东段新元古代中-晚期裂谷基性熔岩和基性岩墙的化学变化不是由一个共同的母岩浆结晶分异作用所产生,它们极有可能是源于地幔柱源(εNd(t)≈ 5,Mg#≈0.7,La/Nb≈0.7).大陆地壳或大陆岩石圈混染作用对于南秦岭东段新元古代中-晚期裂谷基性熔岩和基性岩墙的形成有重要贡献.我们的研究揭示,南秦岭东段新元古代中-晚期火山岩和基性岩墙存在空间上的地球化学变化.它们总体上是产生于幔源石榴子石稳定区.而西北部镇安地区耀岭河群基性熔岩的母岩浆则是形成于幔源尖晶石-石榴子石过渡带.碱性熔岩是产生于部分熔融程度较低(<10%)的条件下,拉斑玄武质熔岩是产生于部分熔融程度较高(10%~30%)的条件下.武当山地区的武当山群和耀岭河群基性熔岩的母岩浆经受了浅层位辉长岩质(cpx plag ± ol)分离作用,而其他地区基性熔岩和基性岩墙的化学演化则是受控于单斜辉石(cpx)±橄榄石(ol)分离作用.  相似文献   
86.
基于边界反走样算法的地图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有反走样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地图可视化的边界反走样算法,并通过试验对该方法的反走样效果和效率进行了测试,在地图可视化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87.
通过平而拟合实验,测试NETl200型全站仪在150 m内能达到的实际点位精度;用三维坐标反求距离的方法进行检验,从而证实其能否满足某些精密工程测量和工业测量中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8.
免棱镜全站仪测距性能的测试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免棱镜全站仪的基本特点和性能;对Nikon DTM-352免棱镜全站仪在无反射棱镜条件下的测距性能进行了多方面的测试,包括照准不同材质和不同颜色的反射目标测距、以不同的入射角(激光束与目标面之间的夹角)测距、瞄准不同透明度的反射面测距以及对物镜加罩测距,并通过对大量的测试结果进行精度分析,得出了一些对实际工作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89.
为了探讨中国西南地区二叠系乐平统(上二叠统)龙潭组中下部煤系不同煤组分中砷、硒的含量和演化及古环境意义,对近10年来采集于中国西南扬子地台的二叠系乐平统龙潭组主采煤层的原煤、亮煤、煤矸石、黄铁矿结核等样品中砷、硒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与中国华北地台一些煤矿的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太原组、山西组的原煤、镜煤、亮煤、煤矸石、黄铁矿结核等样品中砷、硒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地区乐平统龙潭组煤的砷、硒含量变化较大,但总体高于华北晚石炭世和早二叠世煤的砷、硒含量;西南二叠系乐平统龙潭组大多数的亮煤中砷、硒含量高于原煤全煤样(刻槽样)中的砷、硒含量,也远远高于同煤层煤矸石的含量,龙潭组部分亮煤的砷含量尤其高,为55~338 mg/kg,还发现砷含量为89 mg/kg的亮煤。但华北上石炭统-下二叠统的镜煤中的砷、硒含量与之相反,低于原煤全煤样的砷、硒含量,其中砷含量非常低,为063~129 mg/kg。说明西南地区上二叠统煤中的砷和硒与煤的有机质密切相关,可能主要来源于成煤古植物。在西南乐平世早、中期第Ⅰ幕陆生生物集群灭绝事件期间,陆生动物的食物--植物中有毒有害元素砷、硒含量明显增加,陆生环境或泥炭沼泽中可溶性砷、硒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90.
测井电缆因长途颠簸、拉伸及绞车缠绕挤压,电缆连接器、电缆、绞车滑环、滑环连线等部位极易出现故障。电容测试法是一种简易、快速的检测方法,该法可在现场准确诊断出故障电缆的位置。以四芯铠装电缆为例,每根缆芯的正常阻值约为80Ω/1 000m,两缆芯间的分布电容约为170PPF/1 000m。在实际检测中,根据电容较小时测点的位置,可以有效判断故障部位;而电缆故障位置则可利用电阻及电容的线性关系进行计算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