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78篇
测绘学   177篇
大气科学   182篇
地球物理   125篇
地质学   517篇
海洋学   97篇
天文学   55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1篇
  1938年   3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彭善池 《地层学杂志》2005,29(2):171-177,204
评述了国际地层委员会最新公布的2 0 0 4年版“国际地层表”的寒武系部分,包括它的底界全球层型和点位的确定和存在的问题、寒武系当前的再划分情况、芙蓉统和排碧阶及其底界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寒武系的时代跨度。介绍了全球寒武系年代地层的研究方向和正在表决中的全球寒武系最新划分方案。讨论了与我国寒武系年代地层的划分和建立地方性、区域性年代地层系统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2.
“国际地层表”与GSSP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近年来,“国际地层表”不断被国际地层委员会更新,用GSSP来定义年代地层单位而建立起来的“国际地层表”,使得大家在叙述地质历史时有一种共同的语言、有一个全球性的标准。在显生宇的96个阶(统)中已有4 6个阶(统)确立了GGSP,其余的有望在2 0 0 8年全部确立。我国已取得了4枚金钉子,即将取得3枚,还有可能再获得4—6枚。根据区域特点,我国已编制了“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并正在开展区域性建阶工作  相似文献   
23.
根据近海深度浅、热容量小的特点,建立了一个一维能量平衡模式,对东中国海年平均海温进行了模拟。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了平均海温的经向分布与纬向分布情况,结果与观测基本相符。同时还检验了模式对海温年际变化的模拟能力,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最后简要分析了能量平衡模式应用在近海上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4.
如何提高自动气象站数据文件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动气象站的应用,改变了过去人工观测的业务模式,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地温、辐射等全部或部分气象要素可实现自动采集和存储,并按《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薄表格式》形成依托于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OSSMO的各种观测数据文件,其质量标准为2004年1月1日开始执行  相似文献   
25.
徐忠峰  钱永甫 《高原气象》2005,24(4):570-576
利用1954-1998年NCAR/NCEP再分析资料及同期我国160个测站月降水资料,分析了热带地区100hPa东风与华北夏季降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从春季到夏季,东风强度与华北夏季降水具有显著而稳定的正相关关系。(2)弱东风年夏季,印度洋及印度次大陆表面温度均为正异常,然而赤道印度洋地区的正异常明显强于其南北两侧。海温异常的这一分布特征,一方面使得100hPa东风减弱;另一方面使得南亚地区海陆热力对比减弱,导致南亚夏季风偏弱,进而造成由该季风区向华北地区的水汽输送减少,华北地区干旱。  相似文献   
26.
狗头金成因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金矿体中存在大块金金狗大头金与原生金矿体关系密切和表生条件下金的增生程度十分有限以及表生成因说无法解释的一系列疑点为基础,对狗头金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指出存在于表生环境中的狗头金是原生块金在表生条件下经改造并发生有限增生的结果,狗头金发育地区应存在或曾存在原生金矿体。  相似文献   
27.
研究发现,高山峡谷区内土壤中元素的表生活动以表生富集作用为主,元素表征富集作用的程度、富集层位和粒级等受矿化作用和自然风化作用双重影响。非矿化地段土壤中元素的表生富集程度较矿化带处土壤中元素表生富集程度更强;矿化带处B层土壤比A层土壤中元素的富集强度稍大,元素明显地富集在粗粒级组分中;近矿(化)带的非矿化地段,A、B两层土壤仍受到矿化组分的影响,A层土壤比B层土壤受到的影响更加明显,粗粒级组分比细粒级组分反映敏感,C层土壤中元素在细粒级组分中轻微富集。根据本次研究结果,调整了高山峡谷区土壤测量工作方法,经试点测量验证,找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8.
土壤剖面元素分布及其地质、环境意义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土壤垂直剖面上物化性质,矿物和化学组成的深入研究,可以提供有关成土母质,成壤演化作用的重要信息,识别人类活动叠加的污染强度和影响深度,为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调查,土壤污染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环境地球化学灾害的监控与预菟研究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根据广东珠江三角洲,湖北江汉平原,四川成都盆地部分土壤剖面实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土壤化学组成的剖面变化与成土母质类型及组成,土壤成熟度和污染影响的关系。探讨了土壤剖面地球化学特征的地质与环境指示意义,判断分析了土壤受到的污染叠加作用及其影响深度。  相似文献   
29.
岷江上游干扰岸坡主要表生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岷江上游地处我国著名的南北向地震带的中段,因其特定的地质环境导致区内表生地质灾害极为严重。通过对岷江上游(汶川以上)河段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表生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其分布沿岷江两岸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与河谷地貌分段基本一致,它们形成发展与特定地形地貌、易崩滑或软弱地层、特殊的构造部位、降雨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0.
豫西地区铝土矿中镓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镓是一种价格昂贵的稀散金属,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豫西地区的铝土矿石中含有丰富的镓资源。通过对区内铝土矿石中镓的分布特征做了多方面的对比研究,归纳出镓的分布规律:空间上,在不同铝土矿区的矿石中镓的平均质量分数变化显著,在矿体平均厚度最大的张窑院矿区,矿石中的镓高度富集。时间上,沉积成矿相对较早的铝土矿层,因其长期遭受强烈的表生富集作用,矿石中镓的平均品位较高。从矿石结构类型来看,土状和峰窝状矿石中的镓品位明显高于短、鲕状和致密状矿石。另外,矿石中镓平均含量的变化总与铝土矿富矿体的产出位置关系密切。并且,探讨了铝土矿中镓分布规律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