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8篇
  免费   426篇
  国内免费   342篇
测绘学   193篇
大气科学   486篇
地球物理   294篇
地质学   1370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75篇
自然地理   1137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2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4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3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根据断层泥及地层中石英碎砾表面SEM结构特征的研究,澜沧江断裂带早,中更新世是其主要活动时期,晚更新世活动减弱,全新世以来基本不活动;澜沧-勐遮断裂,孟连断裂晚更新世以来至全新世仍明显活动;木戛断裂,谦迈河断裂,平掌寨断裂及贵基处-瓦窑断裂晚更新世后期以来基本不活动。因此澜沧-勐遮断裂,勐连断裂术及相关地区未来地震地质灾害频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32.
云南怒江流域土地资源利用的主要问题及退耕工程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由于开发历史、地理位置以及自然条件等多种原因的影响 ,云南怒江流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偏低 ,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如土地利用结构与农业内部结构比例失调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陡坡垦殖、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等。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 :将海拔在 2 5 0 0m以下、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生态系统最脆弱、坡度大于 2 5°的耕地 ,改农作物种植为经济林经营 (退耕还林模式 ) ;在坡度介于 1 5°~ 2 5°的坡耕地上种植经济林 (农林复合模式 ) ;将部分水利条件差的坡耕地停止种植粮食作物 ,改种牧草 (退耕还草模式 )  相似文献   
933.
利用NOAA AVHRR植被指数数据集分析黑河流域季候特征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15  
卢玲  李新  程国栋 《中国沙漠》2002,22(2):187-191
利用 NOAA AVHRR的全球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高时间分辨率数据集,建立了黑河流域 1992-1993和1995-1996两个年度的NDVI数据,范围在96.45°~102.8 °E,35.4°~43.5°N之间。对此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提取了前4个主成分分量,分析了黑河流域季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展示了黑河流域NDVI值在分析时段内的综合空间分布结构、累积状况以及地域差异;第二主成分反映黑河流域的NDVI变化不但具有明显的年周期,而且表现出强烈的季节性,是冬夏分明的季节因素所导致;第三主成分主要指征了平原人工绿洲区显著的农作物生长期;第四主成分反映出山区自然植被与平原人工绿洲植被具有明显不同的生长期和物候特征,该成分可以被用于区分不同的地表覆盖类型。  相似文献   
934.
于桥水库流域地表水非点源N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在野外水样监测(1999年5月-2000年10月)和土地利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影像和数字化地形图,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和图形叠置功能,研究于桥水库域地表水非点源N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时间上,NH4^ -N的峰值出现在枯水期,而NO3^-N的峰值出现在丰水期;在空间上,NH4^ -N含量在中部平原区最高,南部丘陵和北部山区居其次,NO3^-N含量的变化则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NH4^ -N和NO3^-不同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它们的化学性质及流域内土地利用格局有关。  相似文献   
935.
基于DEM的流域水系分维估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分形理论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是一种新世界观和方法论。分形理论与地学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介绍了分形理论在水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介绍了利用Arc/Info,以DEM为数据源提取流域信息的方法。提供了一种将分形理论、GIS技术和流域地貌模型巧妙耦合,分别用基于覆盖法的分维估算方法和基于Horton定理的分维估算方法计算了马连河流域水系分形维数。这种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易于操作、高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936.
流域水土资源信息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分析基于GIS,RS和地学模型集成的流域水土资源信息系统的开发背景,目标,结合实际系统的开发,提出了系统开发的思路和技术路线,并探讨系统开发的方向和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37.
西辽河流域全新世以来人地系统演变历史的重建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考古研究表明,西辽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全新世以来先后演绎了多期古文化,文明一直延续至今。利用野外考古材料和已有考古研究成果,系统地梳理了本区文化景观的演变历史;利用土壤剖面、古土壤年代数据、文化遗址中的碳屑显微结构等证据,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地复原了本区自然景观的演变历史;详细探讨了全新世以来本区人地系统的耦合演变进程,揭示了本区人地系统演变的时历史规律和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938.
汾河流域地貌发育对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中更新世中晚期以来,由于构造运动及气候变化,在汾河流域系列盆地中无论是地貌还是沉积都出现了相应的变化。根据对系列盆地中普遍发育的三级冲湖积台地的成因分析,发现发生于0.76MaBP,0.55MaBP及0.13MaBP的3次大幅度区域构造抬升是导致古湖盆湖退,三级台地形成的根源,根据对太原盆地东南边缘的一台地-洪山台地湖积层的分析,发现在相邻两次构造抬升之间的构造相对稳定期,气候变化完全控制着湖盆的演化,由第四纪气候的干湿变化对象太原盆地这样大的湖盆,一般只引起不大于4.5m的湖面升降,与构造抬升引起的湖面变动相差甚大,作为影响河湖地貌发育的2个主导因素,构造运动是主要的,气候变化只是在构造稳定期才突出地显示其影响。  相似文献   
939.
中国冰川编目空间数据库元数据标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冰川编目空间数据库元数据标准参考The Federal Geographic Data Committee′s(FGDC)Content Standards for Digital Geospatial Metadata(FGDC-STD-001-1998)的标准,同时考虑EOS-HDF元数据格式的要求而制定.包括识别信息、数据质量信息、空间数据组织信息、空间参考信息、发布信息和元数据参考信息,共计50个字段.同时还包括数据备份和数据存储2个字段,用于记录数据的存储信息,实现利用元数据管理数据存储路径的功能.在应用方面,全国冰川编目空间数据库元数据不仅可以实现数据网上查询检索,方便数据建设与数据使用,还可以用来有效地管理数据资源,即实现全国冰川编目数据仓库中雪花模型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40.
该文分析基于GIS、RS和地学模型集成的流域水土资源信息系统的开发背景、目标 ,结合实际系统的开发 ,提出了系统开发的思路和技术路线 ,并探讨系统开发的方向和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