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1篇
  免费   922篇
  国内免费   953篇
测绘学   293篇
大气科学   1264篇
地球物理   1284篇
地质学   1059篇
海洋学   674篇
天文学   205篇
综合类   211篇
自然地理   306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3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本文分析了在新乡和临潼两地同时接收Omega导航台的H台和C台信号的相位变化。从四条传播路径的测试结果中,分析了TE模的存在以及特点。通过一组导出的方程组,从C台信号的测试数据中,用实验回归法确定出TE1模的激励因子。结果表明,VLF信号夜间向西传播时,测出的TE1模的激励因子看来比理论给出的数值要大。  相似文献   
173.
透射波波场重建和介质层厚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P波和SV波波场比值,提出层状介质情况下透射波波场的反向重建算法原理,并据此给出在已知介质速度值时,求介质层厚度的反演方法。文中还以深源远震记录波形资料给出反演算例,证实本文的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4.
华南地区石炭纪海平面波动与沉积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瑞东 《云南地质》1993,12(2):177-182
根据华南地区上泥盐统一石炭系地层剖面.古生物.岩性岩相及区域性海进海退旋回沉积特征,可划分出四个海平面波动旋回。特别是一、二两个旋回,引起了一系列的沉积效应,如形成含煤岩系,生物演变等;第四个旋回表现相对较弱一些;第三个旋回则表现为广泛的白云岩化。这四个海平面波动旋回与澳洲、欧洲海平面波动旋回相对应.它们均受到晚泥盐世-石炭纪冈瓦纳大陆冰川旋回的影响。这四个海平面波动旋回对华南地区地层古生物,岩相古地理以及沉积矿产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5.
176.
光释光测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7.
从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出发,在k1+k2+k3=△k、l1+l2+l3=0和ω1+ω2+ω3=0的准共振条件下,分析了准共振三波能量和位涡拟能的传输。当△k很小时,准共振三波组的总能量和总拟能近似守恒;三波之间能量和拟能的传输方向与共振情况基本相同,但中波向长波传输较多能量、向短波传输较多拟能和三波之间产生能量与拟能传输这三者的可能非线性准共振的面积与共振时相比均有较大的变化,而三者的面积比也有较明  相似文献   
178.
梅雨锋次天气尺度涡旋旋转风和辐散风动能收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汪钟兴  刘勇 《高原气象》1994,13(1):28-34
本文选取1991年7月5日20:00-6日20:00梅雨锋上移动性次天气尺度涡旋引起的长江中下游特大暴雨为实例。采用准拉格朗日球坐标系的旋转风和辐散风动能方程,计算得到次天气尺度涡旋发展和成熟两个阶段对流层各层旋转风动能和辐散风动能的收支特征为:在对流层高层(100-400hPa)两个阶段的旋转风动能源汇相同,辐散风动能源汇有异,即水平动能通量项和“摩擦”项符号相反;在中层(400-700hPa)  相似文献   
179.
本文介绍了利用在南极长城站接收来自RWM(莫斯科)和RID(伊尔库茨克)台的授时信号的无线电波时延的测量方法,并依据1991年4月至1991年9月所测量的传播时延数据分析了电波传播路径。说明了沿长、短大圆路径的传播时段。判定存在着非大圆路径传播并阐明了关于非大圆路径传播的一些变化规律。对非大圆路径发生的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0.
本根据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期间的资料,对青藏高原低涡发展的背景场进行了动能收支分析。其结果表明,表藏高原暖涡生成后,青藏高原上空的背景场不利于暖涡的维持和发展,这可能是高原暖涡生命史短的动力学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