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55篇 |
免费 | 914篇 |
国内免费 | 97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00篇 |
大气科学 | 1291篇 |
地球物理 | 1444篇 |
地质学 | 1099篇 |
海洋学 | 685篇 |
天文学 | 205篇 |
综合类 | 213篇 |
自然地理 | 30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128篇 |
2022年 | 167篇 |
2021年 | 180篇 |
2020年 | 163篇 |
2019年 | 170篇 |
2018年 | 114篇 |
2017年 | 120篇 |
2016年 | 107篇 |
2015年 | 167篇 |
2014年 | 252篇 |
2013年 | 214篇 |
2012年 | 227篇 |
2011年 | 230篇 |
2010年 | 226篇 |
2009年 | 232篇 |
2008年 | 220篇 |
2007年 | 229篇 |
2006年 | 215篇 |
2005年 | 215篇 |
2004年 | 184篇 |
2003年 | 147篇 |
2002年 | 173篇 |
2001年 | 142篇 |
2000年 | 95篇 |
1999年 | 114篇 |
1998年 | 108篇 |
1997年 | 99篇 |
1996年 | 104篇 |
1995年 | 112篇 |
1994年 | 109篇 |
1993年 | 92篇 |
1992年 | 90篇 |
1991年 | 71篇 |
1990年 | 55篇 |
1989年 | 46篇 |
1988年 | 18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6篇 |
1965年 | 10篇 |
1964年 | 10篇 |
1963年 | 12篇 |
1959年 | 6篇 |
195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通过对1999年梅汛期6月24日-7月1日连续暴雨过程分析,发现850hPa安庆附近低涡中心不断的发展东移和重建、西南和东北偏东两支低空急流加强导致的切变辐合加强,为连续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明显的辐合条件、源源不断的水汽和能量。同时发现:暴雨的雨强变化与副热带高压的南北摆动、中低层冷空气的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4.
非常高兴能够代表江西移动公司参加这个特别的会议。2004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和水”,让我感觉到目前世界各地对天气、气候和水与信息传播的关系的高度重视。应该说气象与人类各种活动的联系,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密切,特别是进入了信息时代后,气象部门与各通信、媒体之间的合作又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近几年我们江西移动公司和江西气象部门的合作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2004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是: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和水,体现了天气、气候和水与信息传播的重要关系,应该说我们江西电信与气象部门的协作一直都是非常密切的。追溯历史也是源远流长。从60~70年代的气象电报的合作,80年代的气象部门内部的气象信息传输和气象专线的建立。90年代以来的INTERNET气象业务网与“121”气象预报业务的开通。这一系列业务的圆满顺利合作不仅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便捷的气象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民众口碑。同时还为江西电信和气象部门带来了一个优势联合、共获双赢的合作平台和友谊纽带!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解放军陆军第三医院深机井配套实例,阐述了水流运动的能量方程在机井涌水量、下泵深度校核及水泵扬程中的计算方法,这对水利工程中广泛应用能量守恒原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劈裂拉伸破坏是隧洞围岩失稳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现阶段,在动态劈裂条件下岩石裂纹扩展及对应阶段的能量演化机制鲜有涉及。基于此,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锦屏大理岩试样进行了不同弹速下的劈裂试验,并借助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模拟试样动态劈裂破坏过程。从试验测试和数值计算角度,重点分析大理岩劈裂过程中的裂纹扩展机制以及能量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应变率为5~35 s−1时,大理岩的动态拉伸强度与应变率呈线性正相关,同其他地区大理岩相比较,锦屏大理岩的应变率敏感性相对较低;随着弹速的增加,系统内能和动能均增大,在试样破坏的瞬间系统内能降至最低;采用标定的Cowper-Symonds本构模型参数进行数值模拟,所得的试样最终破坏形态与试验观察到的现象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具体工程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用国际参考地磁场模型(IGRF)分析了地磁场能量在地球内部的分布及其长期变化.结果表明,从1900年到2005年,地核以外地磁场总能量由6.818×1018J减少到6.594×1018J,减小了3.3%,地表以外地磁场总能量由8.658×101J减小到.63×101J,减小了11.4%.分析地球内部不同圈层地磁场能量的变化表明,地壳(A层)、上地幔(B层)、转换带(C层)、下地幔D′层的地磁场总能量在减小,但是下地幔"层的地磁场总能量却在快速增加.磁能密度随时间的变化更清楚地显示出磁能增加和减小的分界面在r=3840km处.上述结果表明,地核和地表以外地磁场总能量在趋势性减小的同时,也在进行重新分配.进一步分析表明,下地幔D"层磁能快速增长,主要是由高阶磁多极子的增强引起的.在地磁场倒转前,偶极矩减小而多极性相对增强在能量分布上的表现就是磁能向下地幔底部(特别是D"层)集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解决了声波方程的非Born近似的正演计算问题,从而获得理论上不带近似的正演数据;然后,推导了井间(CBP)、垂直地震剖面(VSP)和地面反射(SRP)三种不同的数据采集方式下的衍射CT的重建公式;利用这些重建算法和正演数据,系统地研究了影响到地球物理CT成象质量的三种因素,即:(1)数据采集方式,(2)异常程度和(3)成象区域的尺寸,对重建图象的影响;并比较了衍射地震CT和射线地震CT的成象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