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47篇
  免费   6056篇
  国内免费   3778篇
测绘学   1172篇
大气科学   2222篇
地球物理   5503篇
地质学   11592篇
海洋学   3090篇
天文学   181篇
综合类   1101篇
自然地理   920篇
  2025年   23篇
  2024年   457篇
  2023年   631篇
  2022年   651篇
  2021年   764篇
  2020年   693篇
  2019年   720篇
  2018年   534篇
  2017年   567篇
  2016年   542篇
  2015年   696篇
  2014年   998篇
  2013年   859篇
  2012年   1006篇
  2011年   1020篇
  2010年   927篇
  2009年   994篇
  2008年   972篇
  2007年   983篇
  2006年   924篇
  2005年   873篇
  2004年   726篇
  2003年   735篇
  2002年   796篇
  2001年   871篇
  2000年   610篇
  1999年   628篇
  1998年   601篇
  1997年   577篇
  1996年   600篇
  1995年   562篇
  1994年   571篇
  1993年   463篇
  1992年   424篇
  1991年   383篇
  1990年   353篇
  1989年   330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20篇
  1976年   21篇
  1974年   18篇
  1965年   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综合应用岩石薄片显微镜鉴定、电子探针分析、阴极发光显微分析及流体包裹体温度测试等,研究塔东古城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岩石矿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中下奥陶统灰岩中发育钠长石自生矿物,钠长石的发育和分布具有独特性,集中发育于鹰山组灰岩地层,以偶见、分散状和沿缝合线富集3种产状分布,主要交代灰岩微晶方解石沉积组分及海底胶结物方解石等早期成岩组分;钠长石的流体温度较高,温度在340~440℃之间,与沉积时或沉积期后不久的浅海岩浆热液喷流作用有关;钠长石被晚期热液鞍状白云石交代,被缝合线及构造裂缝切割改造,为古城地区第一期热液地质作用.该地区钠长石的发现丰富塔里木盆地热液地质作用的矿物学标志,为研究热液地质作用期次和热液演化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2.
邵济安 《地质科学》2009,44(4):1094-1104
本文结合笔者对大兴安岭和燕山中生代陆内造山作用的研究,对张文佑先生提出的“断块构造”的力源机制作进一步的探讨。大兴安岭中生代不同深度的两种作用同时控制着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形,即软流圈底辟体上涌与陆缘剪切走滑的共同作用--可称之为构造-岩浆活动的二元机制,其中前者起主导作用。燕山地区中生代的断陷和隆起,是在岩石圈断裂继承性活动的基础上,在地幔物质上升和参与的背景下发生的,其中深部作用也是主导性的。  相似文献   
83.
84.
雪峰古陆加里东期金的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雪峰古陆为江南古陆的西南段,是华南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湖南省80%以上的金矿床分布于该地区,在黔东亦有许多金矿产出。该区的金矿床主要产于前寒武系浅变质岩系中,层控特征明显。近年一系列中、小型金矿床的发现,以及沃溪金矿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表明该区仍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5.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简称CDSN,下同)11个台的宽频带长周期(VLP)数字记录对1990-2012年间的124个极远震记录进行了分析处理,在震中距100.0°~179.0°之间,获取了CDSN11个台站的Pdif波的震相数据,得到了Pdif波在地球核幔界面上衍射的运动学特征和《Pdif波走时表》。所得结果大大拓展了Pdif的记录范围,在144.0°~179.0°之间弥补了《IASPEI1991地震波走时表》的缺失,为更大范围内的Pdif震相分析提供了参考标准,有助于提高中国地震台网的地震分析水平和积累震相分析经验,以及对地球核幔边界物理性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86.
利用分布在中国大陆及邻近地区的213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远震P波走时数据和弱各向异性条件下P波速度扰动调和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大陆上地幔P波各向异性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陆西部上地幔变形主要受印度大陆俯冲的影响.印度大陆的P波快波方向总体为NNE方向,与绝对板块运动方向一致,这表明印度大陆上地幔流动方向与板块运动方向一致.青藏高原内部、东天山的P波快波方向与主压应力方向接近,而在青藏高原南缘、北缘及东北缘等块体边界地区P波快波方向与主压应力方向垂直.中国大陆东部上地幔变形主要受菲律宾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在扬子板块内部P波快波方向为SE方向,这与绝对板块的运动方向一致.华北地区的各向异性结构较为复杂,可能与华北克拉通裂解有关.中国大陆东北的东部平均方向为SE,而在兴安岭一侧为SSW方向,即平行于构造线方向.根据各向异性的倾角,中国大陆及邻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结构大体可分为三块:1)青藏新疆地区的各向异性倾角接近水平,推测该区形变力源主要为上地幔物质水平流动.2)南北带地区的各向异性倾角较大,特别是在青藏东缘地区的倾角约为40°,这可能是由于青藏向东挤出过程中受华南地块和鄂尔多斯地块的阻挡,在板块边界地区产生了垂直变形.3)中国东部地区各向异性结构较为复杂,在中国大陆东北部各向异性倾角接近水平,这可能是该区上地幔变形主要受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而在太行山、大别—苏鲁地区各向异性倾角较大,这表明该区上地幔以垂直变形为主.  相似文献   
87.
山东东营凹陷新近系地层水化学场特征及油气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中国东部新生代浅部地层水化学场响应及油气意义,在东营凹陷新近系试油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东营凹陷新近系的水化学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与四段封闭性滞留型水化学场特征明显不同,新近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总体以低矿化度的NaHCO3型地层水为主体(矿化度小于5 g/L);其水化学剖面宏观上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大致可以划分为3种水文环境:强开放性水文流畅带(0~0.7km)、弱开放性水文阻滞过渡带(0.7~1.1km)和相对封闭性水文迟缓带(>1.1km);在不同的水化学作用带,水岩作用和地层水矿化度、离子和离子参数具有不同的响应;东营凹陷新近系Ca相对海水富集(Caexcess)和Na相对海水亏损(Nadeficient)的定量关系Caexcess≤0.2367Nadeficient-0.6261,显示出明显的钠亏损特征,钙富集量也远低于世界盆地流体线(Basin Fluid Line,BFL;Davisson,1996)所代表的富集量,与同凹陷古近系沙三、沙四段封闭性水文地质系统中钠相对富集特征也明显不同,反映了地层水蒸发浓缩作用弱及与地表水交替活动强烈的水文地质作用特征;地层水化学场的分布影响了原油密度和天然气的分布规律,使得东营凹陷新近系原油密度与天然气相对密度在剖面上的分布规律与地层水分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8.
杨树庄 《地质论评》2004,50(2):195,209-195209
与“地球只形成一次”不同,大冰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且仅在最近约600Ma才出现。大冰期的成因得不到解决,应当反省研究思路。前人并没有真正认识清楚大冰期现象。只有认识地质现象,理解地质作用,才能解释其成因。  相似文献   
89.
计算了日本海的M2,S2,K1和O1等4个主潮波对东亚9个VLBI站的负荷位移参数和重力改正,得到日本VLBI站的径向和水平方向的信移量分别为3-12mm和1-3mm,上海VLBI站和韩国的Daejeon站相应的径向量分别为1mm和3-4mm。估计了上海至日本鹿岛和水Chi站的负荷基线变化分别可达±7.6mm和±28.4mm。此外,日本的水Chi、野边山、鹿儿岛和Usuda站的负荷重力变化分别可达0.8-0.9μGal,它接近于目前绝对重务测定的观测精度(±μGal)。计算还表明,不同地球模型的计算负荷位移之差在目前测地学精度水平下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90.
The Dachang antimony deposit in Qinglong,Guizhou Province,is strictly controlled by the “Dachang Layer” which is a complex altered rock occurring at unconformity between the Permian Emeishan basalt and the Maokou limestone.Based on the studies of the hanging-and foot-wall rocks,the trace elements and REE contents of the rocks and ores and heavy placer minerals in the basalt,this paper is focused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se data and the “Dachang Layer”and its hanging- and oot-wall rocks.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at the “Dachang Layer” and basalt are the source-beds of antimony;ilmenite and magnetite are the major mineral carriers of antimony.In the processes of halmyrosis and burial metamorphism of the “Dachang Layer” an basalt,antimony was mobilized along with the mobilization of iron and was preliminarily concentrated in the“ Dachang Lay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