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99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次北上江南气旋的结构特征与演变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达烽  熊秋芬  张昕 《气象》2017,43(4):413-424
利用常规的高空、地面观测、NCEP的1°×1°再分析资料和FY-2E水汽图像等资料,分析了一次北上的江南气旋降水分布、生成环境、结构特征及气旋发展和移动的成因。结果表明:(1)气压场形状和强降水落区的演变类似于Shapiro-Keyser气旋模型。(2)江南气旋发生并向北发展,表现为250 hPa高空辐散,500 hPa西北槽与高原东部槽东移合并、下游脊加强环流的背景。(3)这次气旋虽然没有出现Shapiro-Keyser气旋模型中明显的暖锋后弯现象,但在低压中心附近存在弱的暖核,该核主要位于850 hPa以下层次。(4)当正相对涡度区随高度向西倾斜、地面气旋中心西侧的冷锋锋区增强、高层相对涡度值增大时,气旋处于快速加深过程中;当高低层正相对涡度中心几乎垂直重合、且对流层低层冷锋锋区减弱,则气旋缓慢发展。(5)暖湿气流向北发展和垂直于暖锋的次级环流加强使得暖锋附近的降水增强。(6)用准地转ω运动方程诊断得到,在气旋的初生阶段,地面气旋上空垂直上升速度几乎为0,气旋基本不发展;但其下游暖平流和高低层涡度平流差值大,有利于气旋快速向东北方向移动。在气旋发展阶段,地面气旋上空垂直上升速度加大,气旋快速发展,但其下游暖平流和高低层涡度平流差值减小使得气旋移速缓慢。在气旋发展停滞阶段,地面气旋上空垂直上升速度微弱,气旋发展趋于停止,且其下游暖平流和高低层涡度平流差值继续减小,气旋移速进一步变缓。  相似文献   
82.
对江南井田位于贵州织纳煤田西部,为高阶无烟煤赋存区,煤层发育具有层数多、厚度薄、成群分布\  相似文献   
83.
湘西王村剖面寒武系花桥组浊积岩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湘西王村地区的寒武系代表江南斜坡相沉积序列,传统的下寒武统划分为杷榔组、清虚洞组;中寒武统划分为敖溪组、花桥组(下部);上寒武统划分为花桥组(上部)、追屯组。其中,花桥组中浊流沉积发育,可识别出7次规模较大的浊流活动期,第一期浊积岩包括69个浊积序列,分别归属于11个副层序;第二期浊积岩包括37个浊积序列,分别归属于7个副层序。每个副层序的下部表现为近源浊积岩,上部表现为远源浊积岩,所代表的海水深度变化由浅变深。第一期浊流活动发生在海平面上升时期,形成三级层序的海侵体系域;第二期浊流活动发生在海平面较低、斜坡较陡时期,形成三级层序的低水位体系域。江南斜坡带中—上寒武世浊积岩频繁出现反映台地边缘深大断裂周期性活动强,断裂两盘升降差异运动显著。  相似文献   
84.
运用α石英热活化ESR定年法对江南隆起带北缘35件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江南隆起带北缘的石英脉ESR年龄范围在195.8~3.4 Ma之间,主要集中在喜山期(75~3.4 Ma)。结合其他地质证据,江南隆起带北缘新生代构造演化可以划分为伸展断陷期(75~61.5 Ma)和挤压隆升期(43.2~3.4 Ma)两个阶段。前者以发育正断层和断陷盆地为特征,后者以重力滑脱构造为特征。喜山期的构造作用对先存构造进行了强烈的改造,包括南华北、中下扬子和江南隆起带北缘的整个中国东部地区在喜山期都经历了显著的构造活动。ESR测年结果与江南隆起带已有地质事实相吻合,检验了ESR测年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5.
宗志平 《气象》2007,33(10):118-123
2007年7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21.8mm,较常年同期(116.8mm)略偏多但降水分布不均,其中,新疆平均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大值,重庆、河南为次大值,而广东为最小值,内蒙古、黑龙江为次小值。月内淮河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重庆、四川、山东、新疆、云南等地遭受暴雨袭  相似文献   
86.
丹东河口景区位于鸭绿江的下游,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我国燕红桃的主要生产基地。自鸭绿江景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后,河口的旅游资源也备受旅游界的关注。近几年来,在省、市、县三级政府旅游兴业政策的支持下,民营企业陆续投资,使河口成为鸭绿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一个重要景区。  相似文献   
87.
龚玉和 《地球》2010,(2):106-107
自从西溪湿地公园开放以来,游人如潮,早已成为杭州西湖旅游的一个新亮点,也成为人们杭州之旅的必游之地。2009年来,西溪三期工程竣工,又为游客西溪之行锦上添花。西溪三期地处余杭区的五常街道,园林庭院等与西溪一,二期建设大同小异,我们参观了洪氏宗祠,西溪武术、“三瑞教子”,以及装饰精致的亭台楼阁等,并且观赏了著名的昆曲表演。不过到访西溪三期公园,令人印象至深的地方莫过于那里的“江南明清古建筑博物院”了。整体建筑己初见端倪:一幢幢风格各异的江南传统民居耸立于园中,煞是诱人注目。  相似文献   
88.
华南大地构造演化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华南大陆形成于前震旦纪。元古代至中三叠世,华南属于华南—东南亚板块的一部分,泥盆纪以前是冈瓦纳古陆的成员.志留纪之后为太平洋古陆组成部分;晚三叠世以来属于欧亚板块,华南大地构造演化可分为扬于大陆裂陷(Pt—S)、江南地台(D—T2)和南华陆缘活动带(T2—Q)三大阶段。扬于大阶段包括四堡阶段(Pt1 2)、雪峰阶段(Pt3^1)和华南阶段(Z—S),三次大陆裂陷分别形成以四堡群俯冲杂岩为代表的四堡陆间沟—弧—盆、以丹洲群为代表的雪峰陆间沟—弧—盆和以震旦—志留纪广西构造层冒地槽型建造为代表的华南陆缘弧后盆地。江南大阶段含软州、右江两个平行交错的局部阶段,软州裂陷阶段(Z—P1),位于华南陆埠弧后盆地局部软州地区,并被保留至早二叠世;右江裂阶阶段(T1—T2),由于桂西及邻区介入活动大陆边缘.发育了右江裂陷盆地。南华大阶段包括两阶段,燕山期(T2—E2^2)东南大陆边缘弧阶段和南岭期(E2^3—Q)北西太平洋岛弧阶段。南华大阶段发生了多次轻缓造山运动,导致江南地台盖层和其上覆构造层同步或类同步褶皱,在陆上无海浸的环境里形成中新生代南华造山带。还讨论了许靖华关于华南三叠纪碰撞造山带的理论.结论认为:①华南大陆不存在古生代湘赣浙大洋;②华南大陆未曾发生过三叠纪二陆块碰撞事件;③“板溪”混杂岩隶属于明确的地层单元,由四壁不整合大地构造面和雪峰不整合大地构造面围限的冷家溪群、板溪群及相当层位。  相似文献   
89.
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江南断裂带宣城敬亭山剖面上采集的3件断层泥样品中的石英颗粒进行透射扫描电镜(SEM)微形貌观察与统计。结果显示,江南断裂带为活动断裂,在新近纪和第四纪时期具明显的活动性,活动始于中新世,晚更新世达到高峰,活动方式以蠕滑为主;至全新世,断裂以粘滑方式持续活动;沿断裂带的地震记录表明,至近现代断裂仍处于活动状态。这些结论对于正确评价江南断裂带在第四纪的活动规律及该区自然灾害预防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江南造山带”变质基底形成的构造环境及演化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江南造山带"变质基底的形成和演化长期存在不同认识。本文试图通过区域地层对比、火山—沉积组合、构造变形特征,大量新的测年数据以及淡色花岗岩(MPG)和含堇青石花岗闪长岩(CPG)等岩体的分布及产出的构造环境分析,再次探讨"江南造山带"变质基底的构造环境和演化特征。笔者等认为"江南造山带"变质基底的形成和演化与1.1~0.9Ga的"格林威尔运动"无关,它是Rodinia超大陆裂解后的不同陆块(如扬子陆块、华夏陆块等)的大陆边缘沉积,经830~780Ma之晋宁运动期碰撞造山,进而构成新元古代中—晚期扬子古陆新的増生大陆边缘。晋宁期碰撞造山的特征是:在时间演化方面经历了早期初始强烈碰撞、挤压变形—松弛拉张接受不同规模裂陷盆地或裂谷火山—碎屑沉积—终期再碰撞演化过程;在空间变化方面则显示为构造环境的多样性。以湘、赣边界剪切断裂带和鄱阳湖—赣江剪切断裂带为界,形成三种不同的构造环境。湘黔桂代表的西部区段和赣西北代表的中部区段均为被动大陆边缘的陆—陆对接碰撞构造环境。但二者在挤压和拉张强度和规模的差别,导致两区段构造形态的不同。赣皖浙东部区段为活动大陆边缘具多列岛弧及弧后盆地的洋—陆俯冲—碰撞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