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506篇
海洋学   92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15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黑河流域水环境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近几十年来诸多学者对西北干旱区典型内陆河流域——黑河流域水环境演变诸方面研究成果,综述了上游山区成水环境、中游绿洲用水环境和下游荒漠天然绿洲水成环境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演变过程及其驱动机制。通过对各种古环境代用指标的对比研究表明:在大尺度上,流域上下游表现出阶段性的一致性水环境演变趋势;在小尺度上,则表现水环境演变的时空异质性。驱动机制方面,在空间上,流域上、中、下游水环境演变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驱动作用各有侧重;在时间上,表现为不同尺度上气候变化与流域人类活动耦合作用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2.
综合利用雨洪资源改善沧州水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荣花  赵卫国  王婧雅 《地下水》2008,30(4):102-104
沧州市水资源严重匮乏,一方面依靠大量超采深层地下水和花巨资引蓄外源水维持当地民众的生存,而另一方面却没有把雨洪资源科学合理地拦蓄和利用,每年的汛期降雨和上游来水白白浪费,本文针对上述现状,就我市的雨洪资源量、拦蓄能力、拦蓄量、综合利用方法和措施、以及综合利用雨洪资源对沧州水环境改善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从云南各地采集微生物菌种进行筛选、驯化,找到一株对水环境中的微量铬具有良好吸附去除能力的菌种,并研究了碳源、氮源、培养液pH值和培养温度等因素对其去除铬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去除水环境中微量铬的适宜菌种的培养条件为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NH4)2SO4为氮源、培养温度25℃、培养液pH 8,培养液中碳:氮=10:1,利用该条件培养的菌种对水环境中微量铬具有较好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14.
衡水湖湿地水环境分析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衡水湖是华北平原惟一保存完整的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本文通过对衡水湖湿地水环境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了衡水湖湿地水环境质量现状。结果表明:衡水湖在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通过实施一系列严格的保护措施,目前水质仍保持较好。为了进一步保护衡水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衡水湖的生态功能,结合衡水湖的实际,提出了水环境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5.
Vanadium, improving mechanism and jointing capacity of steel products, is a kind of excellent additive during steel-making and its industry gets support from national industry policy. On account of shallow buried depth and low technique request of exploitation, there is much exploitation by local people lacking system management and technique guidance in area rich in vanadium since years ago, which damages regional environment dramatically. Accordingly, taking stone coal-vanadium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focuses on environment impact on water environment and eco-environment caused by exploitation in open air. Impact of exploitation on surface water mainly includes mining drainage and eluviated water of stock yard. According to civilian exploitation in the area, the rock suffers man-made disturbance, therefore, water quality indicators of mining drainage like heavy metal, permanganate, CI, SO4^2-, F are able to be analogies of ground water quantity in the region since the primary component of drainage is surrounding rock ground water. Water monitoring result of local well shows as follows: pH 6.68, SO4^2- 5.76 mg/L, F- 0.005 mg/L, Fe 0.025 mg/L, Mo 8.08 μg/L, Ni 5.91 μg/L, Co 0.61 μg/L, and all of them reach corresponding standard of water quality. Ground water turns into acid mine water by oxygenation after it discharges and with the help of sulfur the acid water contains nocuous elements which permeate in groundwater and surface water arousing pollution. The value of pH in the range of standard indicates that the acidification of mine water is relatively weak in the diggings. Eco-environment damage is another aspect that cannot be ignored, it acts as: (1) peeling work and establishment construction destroy landform; (2) stack of waste soil and rock occupies amounts of land; (3) various exploitation activities like vegetation peeling, landform change will enlarge the scope or enhance the intensity of soil erosion, which destroys eco-environment by leading water and soil loss;  相似文献   
16.
1990~2003年洪湖水体环境质量演变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详细的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采用标准指数法并结合实地调查,分析了1990~2003年洪湖水质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14 a间,洪湖水质类别以Ⅲ类和Ⅳ类为主。水质恶化的驱动因子是氮、磷及其它有机污染物。1991年到1994年期间,水体中氨氮(NH4 -N)占溶解无机氮(D IN)的比例逐年增高;1995~2003年,以氨氮和硝酸盐(NO3--N)同时作为水体中溶解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与1990~1994年的水质状况相比,亚硝酸盐(NO2--N)所占的比例呈增加之势。氨氮、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年际变化表明,洪湖水体自净能力在逐渐降低。以总磷(TP)、总氮(TN)和溶解无机氮(D IN)作为评价指标,洪湖水体已属中富营养型湖泊。洪湖水质演变与该区域人类活动(围湖造田、围网养殖等)以及江湖连通的变化对水环境的作用相耦合。  相似文献   
17.
泰安市地下水开发利用中的水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赵平镇  吴希龙 《地下水》2005,27(3):206-207,220
以泰安市为例,论述了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出现的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资源衰竭、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地面裂缝和地面塌陷等水环境问题,并提出了保护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孙秀喜  冯耀奇 《地下水》2005,27(5):389-391
本文采用流量级频率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对黄河下游流量及泥沙含量对水环境容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分析结果:河流在平滩流量时不仅输沙能力最大[8],而且输运污染物能力也最大,黄河下游水环境容量萎缩是平滩流量降低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狄丕勋 《地下水》2005,27(6):466-469
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论述了山西省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潜力,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李中艳 《地下水》2005,27(6):475-476
本文从人口和经济实业集结与硬化工程集中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城市水环境的客现成因;从缺失负责任的社会主体与水务工程的设计、施工方式的缺陷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城市水环境的主观成因;对城市水环境的改善、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