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66篇 |
免费 | 482篇 |
国内免费 | 86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1篇 |
大气科学 | 2219篇 |
地球物理 | 92篇 |
地质学 | 155篇 |
海洋学 | 243篇 |
天文学 | 10篇 |
综合类 | 92篇 |
自然地理 | 1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95篇 |
2022年 | 151篇 |
2021年 | 132篇 |
2020年 | 102篇 |
2019年 | 139篇 |
2018年 | 99篇 |
2017年 | 100篇 |
2016年 | 88篇 |
2015年 | 108篇 |
2014年 | 121篇 |
2013年 | 136篇 |
2012年 | 124篇 |
2011年 | 126篇 |
2010年 | 125篇 |
2009年 | 142篇 |
2008年 | 123篇 |
2007年 | 124篇 |
2006年 | 127篇 |
2005年 | 97篇 |
2004年 | 93篇 |
2003年 | 93篇 |
2002年 | 94篇 |
2001年 | 91篇 |
2000年 | 54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40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66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1936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对2000年6月23日~7月15日河南省出现的3次连续3天以上的暴雨、大暴雨过程的降水特征、背景形势、影响系统和水汽条件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有利于连续性暴雨产生的水汽条件和两种环流背景场. 相似文献
62.
中天山及其北麓的降水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中天山地带85.0°~90.0°E,42.5°~45.0°N范围内17个气象站1961-2000年的降水、气温观测数据及美国NCEP/NCAR1950-2000年再分析月平均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这一区域近年来降水呈现上升趋势,且冬、夏季相对显著,山区降水增幅大于山前平原地带.年代际变化表现为60-70年代降水量减少,80-90年代逐步增加.大气可降水量多年也表现为增加趋势.近50a来该地区上空的水汽输送状况显示,年平均大气水汽输入为9217.8×108m3,输出水汽8625.7×108m3,净收支为592.0×108m3,且水汽收支主要取决于夏半年的水汽输入量,境外全年输入的水汽只有6.4%转化为降水.从50-90年代水汽净收支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只在90年代有略微增长.结合该地区的河流径流增加、冰川物质平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说明中天山北麓近年来降水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地区内部的水循环量增加和水循环速率提高. 相似文献
63.
"04·8"山东远距离台风暴雨成因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非静力平衡模式MM5,对由台风"艾利"和西风带冷空气相互作用造成的2004年8月26—28日山东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暴雨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艾利"台风外围的急流带在华东沿海到山东南部地区产生深厚的湿层和强水汽辐合,从而导致不稳定能量的积聚;干冷空气从高层入侵使降水区对流不稳定增强,并使不饱和湿空气达到饱和,对降水具有增幅作用;低层正涡度和辐合作用的加强,导致中尺度低涡的形成和暴雨中心的产生。 相似文献
64.
65.
新疆及其上游地区水汽资源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文光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1997,20(5):33-37
通过分析新疆及其上游地区水汽分布状况,对新疆空中水汽的源及输送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6.
大气水汽的输送和收支及其对副热带干旱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利用1979年9月至1984年8月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每日四次的十三层分析资料,研究不同尺度的大气运动对水汽输送和收支的贡献。指出Hadley环流对水汽从副热带向赤道输送和从冬半球向夏半球的输送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热带行星波则把水汽从热带输向副热带。在中高纬的水汽向极输送中,天气尺度的波动比行星尺度的波动更重要。在南半球,天气尺度的波动支配着水汽的输送过程。分析和数值试验表明,副热带干旱受到nadley环流和热带行星波异常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67.
夏季青藏高原低涡的切向流场及波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大气动力学原理出发,将高原低涡视为受热源强迫的边界层内涡旋,建立了柱坐标下满足梯度风平衡的低涡控制方程组,分析高原低涡切向流场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求解线性化涡旋模式,得出高原低涡中各类波动的频散关系及其特征,同时定性讨论了热力作用对混合波动的影响以及混合波动与高原低涡流场特征的联系.使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分... 相似文献
68.
69.
GRAPES区域模式水汽平流方案的比较与改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与欧拉显式时间差分方法相比,GRAPES区域模式采用半隐半拉格朗日时间差分方案可增加时间步长且不影响稳定性,而且模式积分可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半拉格朗日法需要用到内插算法来预测下一时刻的值,对于水汽场的内插值来说,常常会造成预报值的过饱和或者是负值,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比较GRAPES模式的准单调半拉格朗日方案(QMSL)和高精度正定保形方案(PRM),分析模式的降水预报、形势预报,同时初步总结了两方案的优缺点。在参考LCSL(Linear Constraint Semi-Lagarangain)方案的基础上,改进QMSL方案,通过连续试验运行,表明新方案基本稳定可靠,对于降水预报、形势预报有一定的改进,在台风预报试验中也有良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70.
基于WRF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分析2020年超长梅汛期内11次强降水事件的预报误差来源。分别以FNL(Final Global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TIGGE_EC(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 from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作为初始场进行预报,对比预报结果发现,TIGGE_EC初始场的预报结果普遍优于FNL,这说明初始条件的不确定性对预报结果有重要影响。进一步探究初始条件不确定性(初始误差)来源的区域(敏感区)和变量(敏感变量)发现,敏感区集中分布于降水区西侧上游,相对应的敏感变量为水汽场。分别考察动能、有效位能以及比湿能在初始误差总能量中的占比,结果表明,扰动比湿能占比最小,但敏感性试验 表明比湿场扰动对预报效果的影响最大。选取比湿场扰动对预报效果影响最大且WRF_EC具有更好预报效果的6个暴雨事件,通过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分别追踪其累计降水量最大值点的水汽来源及路径发现,有6个事件均有向降水区西侧上游延伸的水汽来源通道,进一步表明了敏感区的初始水汽场的准确性对暴雨预报的影响。因此降水区西侧上游的水汽场的误差是这11次梅汛期暴雨过程重要的预报误差来源,对其准确描述可有助于预报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