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00篇 |
免费 | 1013篇 |
国内免费 | 40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4篇 |
大气科学 | 2292篇 |
地球物理 | 92篇 |
地质学 | 165篇 |
海洋学 | 260篇 |
天文学 | 10篇 |
综合类 | 93篇 |
自然地理 | 12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5篇 |
2024年 | 106篇 |
2023年 | 106篇 |
2022年 | 157篇 |
2021年 | 139篇 |
2020年 | 120篇 |
2019年 | 141篇 |
2018年 | 100篇 |
2017年 | 100篇 |
2016年 | 88篇 |
2015年 | 108篇 |
2014年 | 121篇 |
2013年 | 136篇 |
2012年 | 124篇 |
2011年 | 126篇 |
2010年 | 125篇 |
2009年 | 142篇 |
2008年 | 123篇 |
2007年 | 124篇 |
2006年 | 127篇 |
2005年 | 97篇 |
2004年 | 90篇 |
2003年 | 88篇 |
2002年 | 85篇 |
2001年 | 85篇 |
2000年 | 55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40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66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1936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3 毫秒
11.
选取4次伊犁河谷、天山北坡暴雨天气过程,利用地面逐时降水、常规、NCEP/NCAR 1°×1°再分析及地基GPS遥感的大气水汽总量资料(GPS-PWV),通过合成分析方法得到暴雨期间大气环流的基本配置,阐明了伊犁河谷、天山北坡地区强降水期间环流形势及水汽输送的异同,结果表明:(1)强降水过程中暴雨区上空200 h Pa强辐散气流、500 h Pa槽前正涡度平流、西南气流利于垂直运动的发展,低层偏西、偏东和偏北气流为暴雨区提供水汽和不稳定能量,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配合地形辐合抬升,上升运动进一步增强,造成强降水发生;(2)深厚的西西伯利亚低涡低槽系统移速缓慢,停滞时间长,造成强降水前暴雨站增湿时间更长,比较发现强降水发生前暴雨站GPS-PWV均存在1~3 d的增湿过程,暴雨期间测站GPS出现明显跃变,峰值可达到气候平均值的2倍左右;(3)GPS大气可降水量的演变与大尺度的水汽输送、聚集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但GPS高值区并不代表降水大值区,还应和动力热力等条件综合判断降水的强弱。 相似文献
12.
13.
14.
强热带风暴“莲花”(0903)非对称降水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雷达回波和NCEP分析资料,本文从水汽条件、环境风垂直切变和风暴移动状态等方面诊断分析了0903号强热带风暴"莲花"非对称降水结构形成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莲花"南侧充足的水汽输送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基本的水汽条件,同时水汽通量在水平空间上的非对称分布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降水的非对称分布。环境风垂直切变是导致"莲花"降水结构改变并最终形成一波非对称降水结构的主要动力因子。随着垂直切变的增强,同时配合风暴南侧充足的水汽条件,一波非对称降水结构逐渐形成,在较强垂直切变长时间的作用下,强降水最终集中于顺切变方向左侧。在较强垂直切变的作用下,逆切变一侧的下沉运动抑制了陆地摩擦和地形抬升所形成的对流的发展。相对于较强的垂直切变而言,"莲花"相对稳定的移速和移向条件难以主导强热带风暴降水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5.
17.
占瑞芬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2008,(4)
应第5届亚洲大洋洲地球物理协会(AOGS)年会的邀请,并报经中国气象局批准,上海台风研究所占瑞芬同志于2008年6月16~20日赴韩国釜山参加了AOGS2008国际会议,并在AS11分会(中层大气科学)中报告了我国在平流层对流层水汽交换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十堰市脑血管发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十堰市太和医院1993年6月至1996年2月434例脑血管病例资料和相关的气象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脑血管发病与气象要素存在联系,与气象要素变化的联系尤为密切;多数脑出血发生于高气压、低气温、低湿度的气象条件;脑出血和脑梗塞发生具有不同的日高峰、年高峰。 相似文献
19.
利用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处理贵州地基GNSS观测数据,获得高精度天顶对流层延迟(ZTD),进而开展水汽反演获得大气可降水量(PWV)产品。基于斜路径可降水量(SWV),使用自适应联合代数重构算法进行三维水汽层析,空间分辨率优于30 km×30 km,时间分辨率为5 min。以无线电探空数据为参考评估ZTD和PWV精度,其RMS分别为3.55 mm和1.03 mm。以ERA5再分析资料为参考评估三维层析精度,无暴雨发生时,三维层析相对误差不超过10%,偏差最大值为1.03 g/m3。以无线电探空数据为参考评估三维层析精度,层析结果与无线电探空数据的相关系数在0.97以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贵阳站和威宁站的平均RMS分别优于0.5 g/m3和1.2 g/m3。 相似文献
20.
基于案例推理的海洋涡旋特征信息空间相似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对海洋涡旋的分析主要采用水团、近海海流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这些方法结合不同的区域资料已经有过很多成功的研究。但面对日益增长的多源、大面积海洋遥感数据,在快速自动化提取海洋涡旋的空间信息方面还存在很多难题。因此该文针对海洋涡旋空间信息的快速定量分析问题,提出了基于案例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CBR)的海洋涡旋空间相似性研究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多源数据(遥感数据、遥感反演数据、观测数据等)进行历史涡旋案例定量分析,并构建基于CBR的海洋涡旋案例表达模型和历史案例库;继而采用“基于重心矢径的序列分析方法”进行历史涡旋空间相似性分析,并结合典型的海洋涡旋区域给出具体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