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3篇
  免费   493篇
  国内免费   733篇
测绘学   167篇
大气科学   2491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135篇
海洋学   127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13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侯淑梅  路西曼 《山东气象》1997,17(2):18-20,24
主要利用东营市713数字化雷达回波和红外卫星云图资料,分析了1996年7月20日东营地区降雹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和卫星云图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雷达回波具有明显的雹云回波的特殊形状和跃增阶段,跃增是冰雹云与雷雨云回波的一个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72.
本对2002年4月30日夜间至5月1日大降水天气的环流特征、卫星云图及T213数值预报产品中的要素场和物理量场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民和县大降水预报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3.
2003年3月2日辽宁暴雪天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常规天气图和数值预报产品、物理量诊断场、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02年冬季辽宁最大的1次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介绍了利用静止气象卫星云图导出云迹风资料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导出的云迹风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得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合理利用这些资料可以弥补台站稀疏的地区资料缺少的缺陷,对天气分析和数值预报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地域毗邻的广西、广东两省2004年春季一次降水个例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两广锋前中尺度流场、锋面坡度的不同,以及两地明显的水汽和垂直运动条件的差别,是造成这次两广明显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所在。所得结果可对今后预报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76.
梁岱云  周惠文 《广西气象》2004,25(B12):51-52
对用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结合做广西南宁市小区域的短时降水预报方法从两个方面进行总结:一是从天气系统来向的角度进行分类,设立影响南宁市的关键区;二是对汛期南宁市大雨的三种主要类型的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的配置模型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7.
华北平原农田水热通量与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特征与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对夏玉米生长期间净辐射(Rn)、水汽通量(LE)、感热通量(Hs)和土壤热通量(G)进行了观测,并应用农田生态系统模型RZ-SHAW对水热过程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夏玉米水汽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Rn大部分用于玉米潜热的消耗,水汽通量与净辐射的比值(LE/Rn)随生长阶段呈上升趋势,在灌浆期达最大,约60%左右,但比用RZ-SHAW模型模拟的结果略低;RZ-SHAW模型模拟得到的夏玉米日蒸散量与实测值的变化比较符合;逐时水汽通量与相应时段内涡度相关实测值一致性指数(IA)均在0.75以上,均方差(RMSE)在1.0W·m?2以下.LE日变化呈倒“V”型,Hs呈倒“U”型并偏向午前,二者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Hs出现在11︰30左右,LE出现在13︰00左右,比Hs推迟一小时左右.CO2通量日变化呈不对称“V”型,峰值出现时间在11︰30左右.夏玉米4个生育期的群体水分利用效率(Fc+Rs)/LE在日出以后,随着光强的增强,水分利用效率迅速升高,至10时左右达到最大后开始下降,其最大水分利用效率为24.3g·kg?1,平均水分利用效率为10.3g·kg?1.  相似文献   
78.
山西省主要河流流域面雨量预报业务流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T213、HLAFS模式、MM5中尺度模式输出的格点资料以及日本降水量格点资料为基础,将影响山西降水的天气动力模型归纳为诊断模型,从中引出多个能够全面反映降水模型特征的综合物理因子;根据各种数值模式输出的降水量预报性能和质量优劣特点,依据数值模式的形势场预报优于要素场预报的现实,构造在不同环流形势背景下,启动不同预报方程的面雨量预报业务流程,有效地遏止了在环流形势调整时预报输出不能快速响应的弱点,提高了点和面雨量预报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79.
杨引明  姚祖庆 《气象》2004,30(11):8-13
对近两年来5~8月中国东部地区120多个测站雨量观测资料和对应4400多幅GMS-5四个通道云图的研究发现:红外亮温的时间、空间变率、红外和水汽通道亮温差等云图衍生资料对消除卷云,弥补夜间缺少可见光云图的不足起到明显作用。从而,应用双判据双重MOS多元回归法建立四通道云图因子、衍生因子与降水量之间的回归方程,进行6小时分级降水估计。为了进一步消除厚卷云和特殊地形的影响,提出使用逐日实时资料自动建立多元回归方程估计降水量,从而对双判据双重MOS多元回归法估计结果进行校正。上海中心气象台的业务使用表明,总体估计的准确率达70%左右。  相似文献   
80.
傅丙珊 《气象科技》2004,32(5):363-366
利用风云2号水汽通道的云图进行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警,发现每小时1次的风云2号云图对强对流天气有着重要指示作用,尤其水汽图反映了大气中上层的水汽分布,水汽区的活动、干湿区边界、暗区等都与强对流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并找出了可以作为临近预警的关键指标,在2003年的几次强对流天气预报中,风云2号云图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