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263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575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231篇
海洋学   161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42年   2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讲天气,离开了气团知识,不仅说不清锋面的知识,而且对气候的理解也只能是“隔靴搔痒”。  相似文献   
972.
973.
北半球风暴轴的时间演变特性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对500hPa位势高度场逐日资料进行带通滤波分析,从而确定了风暴轴各月平均的强度和位置,分析了风暴轴和同一层次急流的时间演变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太平洋和大西洋风暴轴的强度和摆动都存在着明显的月际变化,即夏季强度最弱,位置偏北;冬季强度最强,位置偏南。在大多数情况下,风暴轴位于急流极大值下游向极地一侧。还发现,急流核和风暴轴都存在断裂现象,在太平洋上,风暴轴还出现双中心现象。  相似文献   
974.
风暴路径的客观分析吕越华,屠伟铭,齐桂英(中国气象局)孟祥文(北京气象学院)温市耕(内蒙古气象台)建立一个客观的风暴路径分析系统有助于检验各种数值预报模式对天气系统预报性能和动力气象等方面问题的研究,不少学者给出风暴路径的客观表示方法(William...  相似文献   
975.
Laroc.  P 赵志超 《气象科技》1994,(3):54-58,F004
产生微下击暴流的风暴单体中的闪电活动P.Laroche等1引言1990年夏天,在佛罗里达的奥兰多利用多普勒雷达和一个两站闪电探测系统进行了联合实验。其目的是研究闪电与对飞机危险的天气状况如风切变、湍流和强降水之间的关系。闪电资料的一种可能用途是,或者...  相似文献   
976.
在加拿大大西洋风暴计划的外场试验期间,高空大气和地面资料揭示了深厚的0℃层往往出现在低压中心的前部,并且低压中心经常沿地面上的雨-雪分界线移动。这些观测事实,以及在其他一些风暴系统文献中的报告,和某些气旋风暴的组织结构与融雪效应有联系的假说是一致的,由该假设可进一步导出许多与对流层特征和地形效应有关的推论。  相似文献   
977.
用风暴剖面45dBz高度选择防雹作业时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根据云内最初冰雹增长区中数体积水汽凝结体直径为0.4cm时所对应的等效雷达反射率因子是45dBz的物理解释,提出当风暴剖面45dBz的高度位于云体中上部,其温度达到-6℃以上时,需要进行防雹作业。通过对1993年8月7日雹云的演变过程和雷达指挥防雹作业时段的选择进行了个例分析,该次防雹作业的时机符合所选择的标准,使炮点作业区未产生降雹。  相似文献   
978.
979.
西北太平洋的热带风暴源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陈世荣 《气象》1990,16(2):23-26
  相似文献   
980.
东濮凹陷西部湖相风暴沉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姜在兴  袁政文 《沉积学报》1990,8(1):106-114
本文在论述东濮凹陷西部下第三系沙三段湖相风暴岩沉积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起了风暴沉积体系的模式,探讨了古代风暴沉积在盆地演化中的发育规律和分布状况及其形成的可能性。研究表明,风暴岩中的对称波痕可用于恢复古水深,而风暴岩本身又是一种较好的储集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