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本利用30a的气象资料对影响互助县生态环境主要气候因子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自然灾害及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2.
提出了自治区实施西部大开发应注意的四个气候问题,即气候多样性问题,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气候灾害问题,气候变暖问题。章中提出的论点可供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的科学决策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53.
该文论述气候对农业影响的定量评价模式和预评方法,利用WMO推荐的气候异常度指标。确定了气候条件(年景)的定量评价模式,旱涝等级标准及旱涝趋势预评价模式;建立了主要农作物气候灾害损失率的计算模型;提出了作物的气候趋势产量预报模式,主要农作物生长期内气候条件评价及不同生长阶段降水量的评价方法。这些模式和方法经两年试用,具有较好的定量识别能力,其方法和结论可指导其他区域开展类似研究和业务工作。  相似文献   
54.
温市耕 《内蒙古气象》1996,(1):33-33,29
区域气候模拟温市耕(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气候变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们所关注的重大问题。近十多年,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异常给许多国家的粮食生产、水资源和能源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能否预测气候的这些异常变化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5.
沈阳市短期气候统计预测模式的补充订正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期气候的统计预测模式目前仍是省以下进行预测的主要方法。由于气候变化和气候影响变化复杂,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所以统计预测模式选用几个主要影响因子,只能解决大多数样本的普遍性预测,对少数异常样本的特殊性预测能力很差,而少数异常样本叉多是气候灾害年,是我们的预测重点;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从气候灾害度和灰色预测的计算实例,同时得出1988年是少有的干旱高温年,说明这两种方法在山区气候灾害定量分析和预测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7.
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由于受到东亚季风系统的影响,气候灾害发生频繁且严重,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范围的旱、涝等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已给我国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带来严重损失。每年由于旱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6%。1998年长江流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的特大洪涝灾害给国民经济带来了2600亿元的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8.
通过观测资料分析我国旱涝灾害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表明从1976年之后迄今我国华北地区发生持续干旱,严重影响了此地区的水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长江、淮河流域夏季季风降水明显增加,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作者还从东亚气候系统的年代际变化系统地分析了发生在我国旱涝气候灾害年代际变化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 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迄今,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上升,并出现 "类似于厄尔尼诺(El Ni(n)o)型" 分布的年代际海温距平.这不仅引起了东亚和西太平洋上空EAP型遥相关环流异常分布的年代际变化,使得从1976年之后迄今东亚夏季风变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偏西,而且引起了热带Walker环流的变化; 并且,由于热带Walker环流的年代际变化,引起了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北非上空下沉气流的加强,从而使得萨赫勒及以东地区上空反气旋环流异常增强,并由于遥相关波列的传播,从而导致我国华南上空反气旋环流距平的增强; 此外,中高纬度欧亚型遥相关环流异常分布也发生了年代际变化,使得1976年之后我国华北地区上空出现反气旋环流异常.这些使得到达华北的偏南季风气流减弱和长江、淮河流域水汽输送的辐合,从而导致了我国旱涝的年代际变化.分析结果还表明了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迄今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天数增多,深度加深,以及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地-气温差增大,这些有利于长江和淮河流域夏季降水增多,而不利于华北地区夏季降水.  相似文献   
59.
气候灾害对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郑水红  王守荣  王有民 《地理学报》2000,55(Z1):119-127
在分析北京地理、气候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北京地区干旱、洪涝、高温、风沙、雷电等5项气候灾害的演变趋势及其对城市建设各方面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性和技术性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60.
贵州暴雨洪涝,秋绵雨和凝冻的气候特征及灾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贵州省47个站点的气象资料钭全省1951-1995年爆雨洪涝,秋绵雨及凝冻等灾害的气候特征及历年变化情况作了一个较为详尽的分析,并评述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