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01篇
  免费   4968篇
  国内免费   6536篇
测绘学   1509篇
大气科学   11547篇
地球物理   3423篇
地质学   9331篇
海洋学   2826篇
天文学   290篇
综合类   1143篇
自然地理   2536篇
  2024年   217篇
  2023年   803篇
  2022年   983篇
  2021年   1046篇
  2020年   833篇
  2019年   1006篇
  2018年   756篇
  2017年   701篇
  2016年   739篇
  2015年   885篇
  2014年   1513篇
  2013年   1254篇
  2012年   1372篇
  2011年   1466篇
  2010年   1497篇
  2009年   1566篇
  2008年   1626篇
  2007年   1579篇
  2006年   1323篇
  2005年   1287篇
  2004年   1128篇
  2003年   1063篇
  2002年   934篇
  2001年   838篇
  2000年   747篇
  1999年   691篇
  1998年   690篇
  1997年   666篇
  1996年   576篇
  1995年   513篇
  1994年   484篇
  1993年   364篇
  1992年   417篇
  1991年   316篇
  1990年   297篇
  1989年   208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4年   3篇
  1954年   6篇
  1941年   5篇
  1923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西太平洋暖池变异及其对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场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热带太平洋上层XBT温度资料,分析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区(0°~16°N,125°~145°E)上层海洋的变化特征以及与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西太平洋暖池区的垂向温度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尤其在次表层(120~200m)的变化最为明显.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次表层冷暖信号明显早于西太平洋次表层的海温异常.分析发现,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海温异常是导致整个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场变异的关键区,当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次表层冷暖信号加强时,3~4个月后西太平洋海温场出现大范围的冷暖异常.  相似文献   
92.
南海潮汐潮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本文用二维球坐标数值模式计算了南海m1[=(K1+O1)/2]和M2分潮的分布.计算范围从2°N到25°N,99°E到121°30'E,坐标的经向纬向、格距均为1°/4.计算结果与92个实测站进行比较符合良好,m1分潮振幅的平均误差为4cm,迟角为7°.M2分潮振幅的平均误差为9cm,迟角为12°.根据计算结果给出南海m1和M2分潮的潮汐、潮流、潮余流和潮能通量分布图.  相似文献   
93.
对冲绳海槽中段 3个沉积岩芯碳酸盐和烧失量的系统分析得知 ,岩芯沉积物的CaCO3含量一般 >1 0 % ,最高含量接近 30 % ,烧失量大都在 1 0 %~ 30 %之间变化 ,反映了该海区处于溶跃面之上钙质生物极为发育的生物地球化学环境。结合δ1 8O曲线所反映的气候环境变化 ,探讨了 1 2 0kaB .P .以来碳酸盐旋回的“大西洋型”演变特点 ,同时对该区沉积地层中的火山热液活动印记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94.
盐场高度分层下的三维斜压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芸  任杰 《海洋通报》2001,20(6):17-24
采用基于Backhaus的三维斜压模式计算珠江口水动力特性。改进了原模式的盐度差分格式和方程,采用二阶精度差分格式并引入了物理扩散项。改进后盐度差分方程较好地反映珠江口盐度成层现象。本文给出了两个点的水位数值模拟与实测值的对比,给出了包含8个口门珠江口的计算潮流场及盐场,讨论了盐度高度成层条件下珠江河口水动力特性。  相似文献   
95.
冰心中的气候环境记录与全球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心是高分辨地记录全球变化的主要信息载体之一。本文总结了冰心中提取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的系列记录,包括同位素、微量气体、阴阳离子、微粒、生物和有机质等。着重讨论了由这些记录提取的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6.
本文对北部湾三维潮波进行了数值研究,并将所得结果与现有观测资料作了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两者相当一致。文中还绘制了M_2和K_1分潮的同潮图,并对其作了讨论。可以断定,北部湾的日潮优势是由日潮共振所引起的。M_2和K_1分潮流的水平分布表明,强流区位于它们各自的蜕化无潮点附近。还讨论了分潮流的铅直结构,可以看出这种结构十分接近实际分潮流场的特征。  相似文献   
97.
王运洪,男,1952年8月生,河北大名县人,汉族。于1981年天津大学水利系研究生毕业,同年起在天津市水利局工作。博士,中国青岛海洋大学博士后。教授高工。主要从事水力学、河流海岸动力学、泥沙运动及动力研究。主持水资源综合利用,计算水力学,环境水利学,湖泊、河流、水工建筑物的物理及数值模拟研究,以及水利系统工程规划、软件开发的研制。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如引滦人津工程“黎河中下游原型观测及数学模型实验研究”,“于桥水库湖流特性研究”(1994年获国家水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于桥水库富营养化及防…  相似文献   
98.
海峡对气流和海流的效应作用是明显的。由海峡效应作用使风力的增强和海况的恶性化,对海峡及邻近海区危害极大。但狭管效应又有得地调节了不同纬度和海区的气候和热状况。海峡效应作用与季节变化、盛行气流和天气系统不同季风天气过程的强度变化关系密切,与各海峡所处地理位置和走向有关等。  相似文献   
99.
以往认为宁波组沉积时期的古气候为寒冷干燥或冷凉干燥。本文依据北仑B_(12)孔的孢粉资料,阐明在这一冷期中曾有一次相对较暖的气候波动,据此又可分冷凉—温和—温凉三个阶段,湿度以略湿为主。此外,还讨论了本区在晚大理冰期温度、湿度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00.
把鹧鸪菜藻体切成大小不同的切段、以及任意切碎,培养于添加氮、磷素的消毒海水中,后者分10℃、15℃、20℃、25℃四种不同温度条件培养,结果全部切段、切碎片都很快再生出假根附着于基质,并再生出一至多个叶状体;叶状体长大后从基部长出新的假根成为完整的幼苗(再生苗)。试验表明,大的切段其再生苗生长快、长度大,但出苗率(一定长度的藻体长出再生苗数量)低。培养温度较高时(20—25℃),藻体任意切碎片再生速度快、附着速度快、数量多且较牢固。利用藻体切碎片来培养鹧鸪菜幼苗是可行的;培养的适宜温度为20℃以上、海水比重为1.010左右。本文还对鹧鸪菜损伤藻体再生的情况(繁殖生殖学)进行一些观察和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