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33篇
  免费   6289篇
  国内免费   8750篇
测绘学   2267篇
大气科学   14921篇
地球物理   3465篇
地质学   21320篇
海洋学   3788篇
天文学   88篇
综合类   2646篇
自然地理   3977篇
  2024年   415篇
  2023年   1469篇
  2022年   1952篇
  2021年   2028篇
  2020年   1534篇
  2019年   1815篇
  2018年   1231篇
  2017年   1263篇
  2016年   1472篇
  2015年   1608篇
  2014年   2502篇
  2013年   2082篇
  2012年   2264篇
  2011年   2311篇
  2010年   2198篇
  2009年   2237篇
  2008年   2228篇
  2007年   1971篇
  2006年   1793篇
  2005年   1841篇
  2004年   1569篇
  2003年   1586篇
  2002年   1404篇
  2001年   1394篇
  2000年   1268篇
  1999年   1111篇
  1998年   1027篇
  1997年   1098篇
  1996年   934篇
  1995年   902篇
  1994年   844篇
  1993年   665篇
  1992年   691篇
  1991年   566篇
  1990年   461篇
  1989年   327篇
  1988年   105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7篇
  194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延庆松山泉水汞的映震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延庆松山泉水汞观测资料进行清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对该泉水汞的映震能力进行了评价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泉水汞异常与地震的对应率较高,1997年以来,其异常对于测点附近发生的有感地震及中小地震和距测点较远范围内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有很高的对应率,根据地质构造的活动特征对该泉水贡映震灵敏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62.
区域地球化学研究对于区域地质矿产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内蒙古温根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为研究对象, 将研究区元素的富集共生规律、组合异常特征、矿致异常解释和区域地质、构造、矿化作用有机结合, 总结研究区内地球化学异常对矿化的指示作用, 揭示温根地区可能的成矿元素和矿致异常特征, 进而为查明温根地区的成矿有利地段提供预测依据。研究结果显示, 区内Cu、Mo、Au具有较大成矿潜力。基于异常解释和排序结果, 优选出有色金属找矿远景区3处。  相似文献   
963.
1961-2010年青海省人体舒适度指数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青海省50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 对人体舒适度指数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权重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青海省人体舒适度主要为寒冷、冷、凉、凉爽和舒服等级, 整体呈现冷凉特征, 各区各等级年均日数分布差异较大. 青海省最不舒适的月份是1月份, 其次是12月; 最舒适的月份是7月, 其次是8月、6月. 1961-2010 年青海省人体舒适度指数上升趋势极显著, 与青藏高原气候变化趋势一致. 各区人体舒适度均呈显著上升趋势, 其中, 柴达木地区上升最明显; 春、秋季东部农业区和柴达木地区相似, 环青海湖地区和青南牧区相似, 各区秋季上升趋势均高于春季; 青南牧区各季人体舒适度年际波动幅度较大, 冬季环青海湖地区和青南牧区人体舒适度差异不大. 青海省人体舒适度季节差异明显, 夏季最高, 冬季最低, 春季略高于秋季, 近50 a来四季人体舒适度均呈显著上升趋势, 冬季波动幅度较大.温度(湿度、风速)与人体舒适度指数存在极显著的正(负)相关关系, 温度是影响人体舒适度指数的最主要因子, 风速和湿度主要通过温度影响人体舒适度指数, 且风速的负影响略大于湿度. 东部农业区和柴达木地区风速的负影响较大, 环青海湖地区和青南牧区相对湿度的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64.
秦小光  张磊  穆燕 《第四纪研究》2015,35(6):1509-1524
淮河流域位于中国东部的南北方过渡带, 属于半湿润区气候环境, 这里既有冬季风从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携带而来的粉尘堆积, 又有江淮地区特有梅雨天气, 但与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和南方湿润区均存在着差异, 因此其古气候环境变化对于理解东亚古气候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缺乏合适的材料, 对淮河流域古气候的研究一直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空白地区。本文针对襄城的一个全新世黄土-古土壤连续剖面, 根据粉尘沉降动力学原理, 利用粉尘搬运距离、风力强度、春季近地面气温和有效湿度等几个半定量和定性指数, 分析了淮河流域的全新世气候波动特征, 结果表明:1)淮河半湿润区与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湿度变化总体有反向波动趋势。大约7.0~3.8ka B.P. 是北方粉尘源区的全新世适宜期, 而在淮河流域环境只有小幅改善。淮河流域的适宜期在大约3.8~1.8ka B.P. 期间, 晚于北方干旱区。2)淮河流域全新世时期冬季风强度一直在持续减弱, 而有效湿度一直在持续增加。大约1.8ka B.P. 以来形成的黄土层是因粉尘源区扩展所致, 并非因冬季风加强。3)淮河流域这种异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全新世气候特征是由于印度季风减弱、西太平洋副高西伸增强造成江淮地区梅雨加强, 同时也是淮河地区冬季风减弱致使梅雨带北移的共同作用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965.
九星铁金矿位于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过渡带上,矿体产于甲路一段与二段间的翁浪—地虎滑脱蚀变带中,是一个小型规模矿床。电子探针、主-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发现,主量元素方面,磁铁矿中K2O、Mg'O、P2O5和Ca'O含量甚微,而Fe'Ot含量与Si'O2、A12O3、Cr2O3和V2O3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微量元素方面,V、Cr、Zn、Cu、Sb、W、Pb和Bi等元素富集;稀土元素方面,具有富轻稀土、Eu负异常(δEu均值为0.77)和Ce弱负异常(δCe均值为0.95)特征。相关参数的判别和对比结果显示,九星铁金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成矿环境从弱氧化环境向还原环境过渡的过程,其成因属于热液型。  相似文献   
966.
向刚  王嘉铭  陈体云 《贵州地质》2022,39(2):131-136
以贵州省2020年矿产资源大精查项目——福泉市大湾磷矿为研究场地,通过对钻孔地下水位动态长期监测及综合研究,揭示磷矿区的矿床地下水动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远离开采区的地下水动态与气象密切相关,成因属气象型,但矿山集中开采区及相邻地带区域地下水逐年下降,气象因素对地下水动态影响退居其次,反映出磷矿区地下水动态主要受矿山开采矿井抽排水控制,矿床充水含水层处于长期连续的疏干状态。研究成果对未来大湾磷矿开采抽排水设计,矿山防治水,以及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7.
文章在充分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分别从铀源特征、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古水文特征、古气候特征和古层间氧化带特征等方面阐述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区域铀成矿地质特征,归纳了赋矿砂岩的岩性特征和区域铀矿化特征,总结了区域铀成矿规律,认为在具备丰富的铀源条件和稳定成矿构造环境条件下,铀成矿主要与赋矿层沉积体系类型、砂体及其空间分布、砂体后生蚀变分带(古层间氧化-还原分带)、砂体中的还原性介质、水动力条件、地层结构及砂体的非均质性、岩石地球化学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建议今后在铀矿地质勘查和科研工作中应重点关注这些与铀成矿相关的地质因素,但在不同的成矿地质环境中应有所侧重,厘定关键控矿要素,实现新的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968.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华池-环河组赋矿层中存在大套的绿色砂岩,这套绿色砂岩致绿因素至今尚不清楚。文章在野外观察的基础上,利用测色仪对不同颜色的砂岩进行对比研究,基于CIE1976 LAB色度空间,通过a值的差异将华池-环河组砂岩分为灰色砂岩与绿色砂岩,利用高倍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赋矿砂岩的矿物组成,最后结合主微量元素、全岩S和有机碳含量,综合分析了绿色砂岩致绿成因。研究表明,绿色砂岩的主要致绿矿物是绿泥石和绿/蒙混层,其中绿泥石的成因主要是砂岩中的黑云母、角闪石等含铁矿物中的铁离子与镁离子不断被流体萃取出来,致使砂岩中的蒙脱石经由绿/蒙混层向绿泥石转换。  相似文献   
969.
松辽盆地西南部钱家店矿田是上白垩统原生红杂色陆源碎屑建造中多重流体耦合叠加作用的产物。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及最新勘探结果,文章重新系统地总结了该矿田的铀源、构造、沉积建造、水文地质、古气候、后生氧化及深部流体改造等关键铀成矿条件和特征,探讨了板状铀矿体的成因。区内矿床的主要含矿层为半干旱-干旱古气候条件下形成的青山口组和姚家组红杂色建造,内外部的铀源和还原剂均丰富,灰色层控制显著,深部热液和油气流体叠加改造作用明显,地下水具有多向补给,并沿构造剥蚀天窗或断裂统一方向排泄;含矿层中氧化带与矿体总体存在断陷中央“脱节”式和断陷边缘“两红夹一灰”式两种空间展布特征。基于断坳转换型叠合盆地“牛角式”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初步构建了上白垩统超覆式坳陷层的“基底角度不整合界面、辫状河道灰色砂体、后生氧化带、深部流体及天窗或断裂泄水构造”五位一体的板状铀矿体成矿模式:(1)下白垩统生油含煤断陷沉积建造形成期;(2)泉头期-嫩江期超覆式沉积建造形成和成岩期;(3)嫩江期末-古近纪多重流体耦合叠加层间氧化主成矿期;(4)新近纪表生流体潜水渗入叠加改造期。  相似文献   
970.
地铁施工监测数据的不确定性分析对工程决策管理有重要意义,统计推断是使用最广的分析理论。为更加科学地应用该理论,必须明确3个基本问题:(1)统计分析时以什么原则选取监测数据才有科学的统计意义?(2)具有统计意义的监测数据在大多数情况下有怎样的统计特征?(3)实际工程中如何检验监测数据的统计意义与特征?深入结合统计理论与统计试验法,围绕这3个问题展开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获取监测数据的测点必须有相似的工况与受力状态,才可使其满足随机样本的要求,才可能具有科学的统计意义;(2)根据中心极限定理,绝大多数情况下具有统计意义的监测数据应服从正态分布,实际分析中的正态性假定有理论依据;(3)实际分析中应利用游程检验法验证数据的统计意义,利用概率纸与卡方检验法验证数据的正态性,从而基于理论与试验两方面确保对统计推断理论的严格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