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30篇 |
免费 | 889篇 |
国内免费 | 88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0篇 |
大气科学 | 2916篇 |
地球物理 | 272篇 |
地质学 | 1370篇 |
海洋学 | 453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171篇 |
自然地理 | 12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153篇 |
2022年 | 193篇 |
2021年 | 246篇 |
2020年 | 176篇 |
2019年 | 160篇 |
2018年 | 154篇 |
2017年 | 132篇 |
2016年 | 142篇 |
2015年 | 186篇 |
2014年 | 344篇 |
2013年 | 267篇 |
2012年 | 347篇 |
2011年 | 354篇 |
2010年 | 408篇 |
2009年 | 385篇 |
2008年 | 380篇 |
2007年 | 322篇 |
2006年 | 316篇 |
2005年 | 235篇 |
2004年 | 191篇 |
2003年 | 200篇 |
2002年 | 170篇 |
2001年 | 172篇 |
2000年 | 123篇 |
1999年 | 92篇 |
1998年 | 116篇 |
1997年 | 112篇 |
1996年 | 96篇 |
1995年 | 103篇 |
1994年 | 79篇 |
1993年 | 58篇 |
1992年 | 57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72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46 a气候变化对呼伦湖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59—2005年温度、降水和卫星遥感监测资料,研究呼伦湖区域气候变化特征,进而分析气候变化对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近46 a来呼伦湖区域温度呈显著的升高态势;降水量波动性较大,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并存在11 a和22 a的周期性变化。从1999年至2005年降水量下降趋势加快。②无论是温度还是降水,其气候变率都处于升高的时期,气候变率的增大是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如干旱、高温酷热天气等增多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气候的变干、变暖,使得1999年以后呼伦湖区域生态呈现快速恶化的趋势。由此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呼伦湖水域面积的缩小、湿地萎缩、草场退化等。③近年来小雨事件呈减少趋势,但进入21世纪后小雨强度和干燥事件显著增强,致使干旱事件频发和强度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呼伦湖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122.
渤海作为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海域,是京津冀城市群蓬勃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关键依托,其生态环境的稳定与沿岸人类福祉息息相关,其生态环境修复是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重点围绕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渤海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剖析,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国内外其他类似水域或地区的生态修复既有成果,立足渤海水域特点和现状,提出动态思维与整体保护原则、生境连通性修复原则、不同时空尺度修复原则等生态修复原则,并指出渤海生态修复需理性规划渔业经济活动,统筹考虑渤海生态与冲淡水之间的关系,建议运用前瞻性的思维模式和理念,合理预测、规划、定位、配置、实施和维护渤海生态系统的稳定,重点探索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佳适应性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3.
Assessment of global meteorological,hydrological and agricultural drought under future warming based on CMIP6 下载免费PDF全文
Jianxin Zeng Jiaxian Li Xingjie Lu Zhongwang Wei Wei Shangguan Shupeng Zhang Yongjiu Dai Shulei Zhang 《大气和海洋科学快报》2022,15(1):49-55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分析和预测干旱的变化趋势和传播规律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和灾害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分析了SSP2-4.5和SSP5-8.5两种变暖情景下的气象(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D,水文(标准化径流指数SRI)和农业(标准化土壤水分指数SSI)... 相似文献
124.
125.
大洋钻探与全球变化(二)——从海洋角度研究第四纪古全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在第四纪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海洋沉积记录了大量第四纪古全球变化的信息,特别是可提供古球变化中高分辨率的短期气候事件的记录,另一方面,无论是全球性大洋环流,生物和化学的变化,还是区域性西太平洋边缘海浅水陆架的出没,这些海洋事件都可能是许多第四纪古全球变化现象的原因之所在。因此,从海洋角度研究第四纪古全球变化,已成为当前古全球变化和国际古海洋学研究的重点。在这方面,深 相似文献
126.
利用广东省深圳市30个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对深圳市近1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深圳市2011—2020年的平均气温增长率约1.47 ℃/(10 a),比上一个10年显著增加,气候变暖并未停滞;(2)受城市化的影响,深圳市气温日较差在较大范围内呈减小趋势,但在少数地区却反常地呈现了上升趋势;(3)深圳的地面风速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发达地区风速下降更快;(4)2011—2020年深圳市的平均相对湿度呈上升趋势,最高每年增长1.33%;(5)统计深圳各区不同时次的极端降雨量数据可以发现,未发展地区的极端降雨量增速较大,年总降水量的增长率也较高,增长率最高为42.41 mm/a,而其他地区的6 h以内的滑动降水量极大值均呈下降趋势;(6)利用多个自动气象站长时间序列数据,可以对深圳局地气候变化特征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分析,这对国家基本站而言是一种有益的补充,有助于更加深刻地发掘城市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7.
An Overview of BCC Climate System Mode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for Climate Change Studies 下载免费PDF全文
WU Tongwen SONG Lianchun LI Weiping WANG Zaizhi ZHANG Hu XIN Xiaoge ZHANG Yanwu ZHANG Li LI Jianglong WU Fanghu LIU Yiming ZHANG Fang SHI Xueli CHU Min ZHANG Jie FANG Yongjie WANG Fang LU Yixiong LIU Xiangwen WEI Min LIU Qianxi ZHOU Wenyan DONG Min ZHAO Qigeng JI Jinjun Laurent LI ZHOU Mingyu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2014,28(1):34-56
This paper reviews recent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 Climate Center Climate System Model(BCC-CSM) and its four component models(atmosphere,land surface,ocean,and sea ice).Two recent versions are described:BCC-CSM1.1 with coarse resolution(approximately 2.8125°×2.8125°) and BCC-CSM1.1(m) with moderate resolution(approximately 1.125°×1.125°).Both versions are fully coupled climate-carbon cycle models that simulate the global terrestrial and oceanic carbon cycles and include dynamic vegetation.Both models well simulate the concentration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atmospheric CO_2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with anthropogenic CO2 emissions prescribed.Simulations using these two versions of the BCC-CSM model have been contributed to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five(CMIP5) in sup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 Fifth Assessment Report(AR5).These simulations are available for use by both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ties for investigat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for future climate projections.Simulations of the 20th century climate using BCC-CSMl.l and BCC-CSMl.l(m) are presented and validated,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spatial pattern and seasonal evolution of precipitation and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on global and continental scales.Simulations of climate during the last millennium and projections of climate change during the next century are also presented and discussed.Both BCC-CSMl.l and BCC-CSMl.l(m) perform well when compared with other CMIP5 models.Preliminary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higher resolution in BCC-CSM1.1(m) improves the simulation of mean climate relative to BCC-CSMl.l,particularly on regional scales. 相似文献
128.
为深刻理解江汉盆地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气候变化与盆地沉积响应的关联,利用沔阳凹陷区第四纪典型钻孔样品进行系统岩石学、年代学与沉积学研究,首次建立了盆地东部沉积中心区可对比的地层序列.利用岩性、粒度、磁组构分析重建了研究区140万年以来依次经历的河流相、河湖交替相、湖相、河湖交替相、湖相、泛滥平原相演化过程.区域构造、沉积、气候资料综合对比表明,响应于新构造沉降,江汉盆地第四纪以来存在3大成湖期,即Qp2/Qp1之交、Qp3与Qh中后期(古云梦泽),其中MIS3以来古湖发育是新构造沉降与异常强盛夏季风的耦合,且湖相沉积的独特环境为盆地高砷地下水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不仅为第四纪钻孔地层划分对比提供可靠基础资料,也为盆地地下资源调查与环境规划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9.
气候变化对中国木本植物物候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76,自引:1,他引:76
本文根据我国的30年的物候资料和气候资料的统计分析,论证了气温是影响中国木本植物物候的主要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物候与年平均气温的线性统计模式,又利用此模式分析计算了未来全球年平均气温升高0.5-2.0℃和未来大气中CO2浓度倍增而增暖情况下,我国主要木本植物物候期的大致变幅。 相似文献
130.
气候变化对黄河上游天然径流量影响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根据黄河上游兰州以上地区1959-2002年历年逐月气温、降水量资料,统计分析了近44年区域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同时通过对各站气温、降水量与兰州站年天然径流量相关系数的计算,选取代表站及典型时段,建立天然径流量计算公式,并计算分析了天然径流量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及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年径流量随降水的递增而加大,随气温的升高而减小;(2)径流量对降水变化的响应较其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更显著;(3)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对天然年径流量的影响较显著,其影响幅度达13.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