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2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篇 |
大气科学 | 9篇 |
地球物理 | 5篇 |
地质学 | 34篇 |
综合类 | 4篇 |
自然地理 | 1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干旱沙区野生观赏花卉的引种栽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干旱沙区,通过对部分野生观赏灌木草本花卉的引种研究,初步摸清了主要优良种类的生物学特性、栽培要点和绿化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12.
饱和-非饱和带温度广泛用于判断地下水运动.在野外试验获取的实验数据基础上,分析饱和-非饱和的温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风积沙包气带70 cm以上温度呈现昼夜波动特征,70 cm以下温度为趋势变化;夜间降水加速了土壤温度的下降,白天降水量较大时对土壤温度影响较大;土壤温度与气温、净辐射呈正相关关系,与气压呈负相关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气温、净辐射、相对湿度、风速和气压解释了50%以上的饱和非饱和带温度变化. 相似文献
113.
在榆林地区典型风积砂地层中开展了碎石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通过试验对碎石桩有效桩长及承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通过试验得到天然地基临塑荷载为128kPa,极限荷载320kPa; 碎石桩单桩临塑荷载为1019.2kPa,极限荷载不小于3312.4kPa; 桩间土临塑荷载为318kPa,极限荷载1590kPa; 复合地基临塑荷载为535kPa,极限荷载不小于2072kPa; 除此之外,在本文试验条件下,碎石桩的有效桩长可达8m左右,但上部荷载则主要由4m以上桩体承担。本文的有关结论为该区振冲砂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4.
从沉积重矿物与土壤养分特点看毛乌素沙地全新世环境变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全新世沉积重矿物组合与古土壤养分分析的结果,认为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沉积环境有过多次正逆变化:11-10kaB。P.、8500-5000aB,P.、4000-3500aB.P.、2700-2000aB,P.以及1500-1000aB.P.时期气候较为潮湿,土壤、植被发育较好,化学风化作用较强,风沙活动受到限制,为相对低能的沉积环境。介于其间的时期则分别为机械风化作用占优势的高能沉积环境,土壤风蚀严重,气候较为干燥。 相似文献
115.
以毛乌素沙地南缘风沙活动区典型的不同活性沙丘(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固定沙丘)为研究对象,于2011、2012年4-10月,每月2次,利用烘干法对3种沙丘迎风坡、丘顶、背风坡底部的0~100 cm深度土壤水分进行定位监测,分析了3种沙丘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总体表现为固定沙丘>半流动沙丘>流动沙丘。3种沙丘平均土壤水分含量大体上都表现为秋季 >春季 >夏季。3种沙丘背风坡底部土壤水分含量最高,其次是迎风坡,丘顶最低,且迎风坡和丘顶两年平均土壤水分含量差距不大。表层0~10 cm土壤水分含量季节之间差异最大,随深度增加,土壤水分季节变异系数减小。沙丘各部位土壤水分含量垂直变异系数总体变化趋势为从春季到夏季增加,从夏季到秋季减小。土壤水分含量在0~100 cm的垂直变异系数与土壤水分含量为负相关关系,水分含量越高,土壤水分在0~100 cm之间的变化幅度越小。研究区3种沙丘土壤含水量变化水分可分为4个时期:4-5月为春季缓慢积累期,6-8月为夏季消耗期,9-11月为秋季积累期,12月到次年3月为冬季稳定期。总体上,天然植被对水分的涵养效果大于其消耗,本区降水可以维持不同活性沙丘的天然植被生长。 相似文献
116.
中国沙区铁路沙害防治综述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13
简要介绍了中国沙区铁路分布、风沙危害情况和形式;并论述了中国铁路防沙技术措施;提出了风沙地区修筑铁路应注意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7.
分析了毛乌素沙地中部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沉积物粒度、元素和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流动沙丘沙和固定-半固定沙丘沙均以细沙和中沙为主,流动沙丘沙的分选性较好,而固定-半固定沙丘沙的分选性较差,沙丘在频繁强烈的风沙活动环境下跃移搬运,且搬运方式一定,搬运动力稳定。与上部陆壳平均化学组成(UCC)相比,常量元素SiO2和Na2O富集,其余均亏损,而微量元素中,Co富集明显。沙丘沙物质CIA值与上部陆壳平均值接近,表明沙丘经历了低等的化学风化。流动沙丘和固定-半固定沙丘颗粒磨圆度普遍较差,大多呈现棱角状或次棱角状外形,真正圆状外形较少。风成环境的典型标志碟形撞击坑占比很大,推断毛乌素沙地中部气候相对干燥,机械作用占主导地位,化学风化作用甚微。 相似文献
118.
毛乌素沙地汉代古城遗址空间格局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用最近邻指数法、空间分析法和耦合分析方法,研究了毛乌素沙地31座汉代古城遗址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古城遗址空间格局与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31处古城址进行点格局分析,得出古城遗址间平均最近邻直线距离为25.5 km,属于凝聚分布模式。汉代古城遗址主要集中在4个集聚区,即秦长城—秦直道强影响区(A)、秦长城—秦直道弱影响区(B)、西南集聚区(C)及西北集聚区(D)。其中,秦长城—秦直道强影响区(A)是最主要的遗址分布区,占古城址总量的48.4%。毛乌素沙地汉代古城遗址呈西疏东密的分布特征,形成明显的“空间组群”格局。在当时的气候背景下,地貌和水资源等自然因素主要制约城址的选择,而政治、军事和交通区位等人文因素则对古城遗址的数量和空间结构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9.
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的统万城遗址,因其城宏伟的规模、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学者研究历史时期生态背景、文化、政治经济的重要时空坐标。作为大夏国都,其存续时间从公元419年至公元427年,区区9年时间,可谓"兴也勃焉,亡也忽焉"。从自然环境背景、资源承载能力、军事战略地位3方面对该城的选址做了详细分析,认为该城作为大夏国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合理的。赫连勃勃勇则勇矣,将国都定在统万城却并不具有全局思维,其自然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以及军事防御能力均无法满足国都设置的条件,尤其将国都设置在战争前沿,无法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因此,建城之后多次受到北魏军队的正面攻击,并很快被攻克,大夏国因之灭亡。统万城在历史上行政地位逐渐降低,并最终淹没在黄沙之中,是历史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0.
毛乌素沙地古城反演的地表水环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城址是研究历史时期区域人类活动及环境变化过程的良好时空坐标。毛乌素沙地中的大多数古城池都建在当时的绿洲之中,对其现状近水条件和分布格局等的研究发现,秦汉以来毛乌素沙地的地表水环境整体呈恶化趋势,主要表现为湖沼湿地的萎缩和消失、外流河下切加剧但水量减小、部分常年河变成时令河、泉眼消失等等,但同时也存在着局部水环境的改善现象,突出表现为红碱淖等湖沼在清末民初的出现和扩大。究其原因,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地表水环境的变化,总体上与气候变化过程一致,但清末以来人类开发活动的加剧对地表水环境变化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