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11.
梁光河 《地学前缘》2023,(3):282-293
位于欧亚板块东部的贝加尔裂谷和汾渭地堑是两个著名的裂谷系,它们具有相似的外形和地貌特征,也具有相似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其成因机制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诸多研究说明它们的形成和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密切相关,但印度与欧亚碰撞的远程效应是如何传递到这些区域的?本文通过大陆漂移过程中的陆缘区域的地幔上涌所形成的伸展构造演化和陆缘裂解,结合欧亚大陆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印度-欧亚碰撞的远程效应所导致的微陆块裂解漂移及伸展构造发展演化规律。结果说明这两个裂谷的成因与欧亚东缘新生代大规模微陆块裂解漂移密切相关。新生代伴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欧亚大陆东缘发生了大规模地幔上涌和陆块裂解,日本、堪察加等陆块发生了裂解漂移,它们的裂解漂移在欧亚东缘形成了差异左旋走滑环境,从而分别在西伯利亚克拉通和鄂尔多斯克拉通东南侧形成了两个裂谷系和地震带,这两个地震带和2023年2月土耳其大地震具有类似的成因机制,它们都是走滑断裂所形成的地震带。用新大陆漂移模型可以合理解释其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112.
  АВ 《内陆地震》1996,10(4):342-351
欧亚北部山体包括地台、后地台、地槽及后地槽,它们的地壳很厚,复背斜轴部有刚性花岗岩山体,被大型纵向和横向深断裂分割,隆起、沉降及相对位移明显。Mmax≥7.6级地震往往发生在地槽期岩体中已固化的加里东地块的凸体上。经常发生的强震位置与大型花岗岩山体在空间分布上一致。不受断裂控制的新生代及第四纪火山岩区震中密集。大地震与最新隆起的范围有关,与沉降区变为隆起区有关。Mmax随地壳厚度的增大、位移幅度的变大及隆起量的增大而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13.
根据关东-东海地区1980年1月至1993年4月期间的地震资料,描绘出了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目前地震平静的边界。关东-东海地区的大多数地震,不是发生在上覆板块(欧亚板块)之内,就是发生在俯冲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之中,其震源深度不到30km。  相似文献   
114.
从板块构造观点论南海的成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鑫 《地球物理学报》1981,24(4):427-437
南海是亚洲东部的一个边缘海。从板块构造观点看来,南海及其周围整个东南亚大陆边缘恰好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澳大利亚板块交汇处,即处于一板块“三叉点”上。 根据此区域内已有的地球物理及地质资料,作者认为南海海盆是新生的边缘海板块而不是沉没的古老地台。 南海的形成是由于新生代早期在其两侧存在一背离式的板块“三叉点”所致,此“三叉点”的位置在海南岛南侧和印支半岛东侧。“三叉点”以东的地壳因局部海底扩张而被推向东,至菲律宾群岛一线,导致南海深海盆(所谓“中国盆地”)的张开和上地幔物质的上涌。 根据资料分析,作者认为南海海底扩张轴是北东向平行于大陆边缘的,扩张的时代是从渐新世晚期至中新世。  相似文献   
115.
116.
近40年来河套及其邻近地区降水变化趋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1,他引:7  
选用河套及其邻近地区58个气象站建站至2003年历年各月降水资料,分析了河套及其邻近地区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降水量总体上是东南多、西北少,等雨量线呈东北—西南走向。降水量最小的地方在河套地区西北部,最大的地方在河套地区东南部。由于受下垫面地理特征、蒙古高压和青藏高原东北侧反气旋(小高压)的影响,降水梯度西南大于东北。降水变化的整体性较好,但也存在南北差异。近40年来河套地区降水西北部和东南部分别以2%/10a和3%/10a的速度在减少,但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降水又有回升趋势。进一步研究表明,河套及其邻近地区降水异常与欧亚雪盖面积变化有关,当秋季欧亚雪盖面积增大,则次年河套及其邻近地区降水增多,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17.
中生代时期欧亚东缘的地球动力学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aure  M 王嗣敏 《世界地质》1994,13(1):42-51
利用现有的古地磁和野外资料已阐明了诸如边缘海和陆内变形这样一些新生代的欧亚特征。晚白全世时的欧亚轮廊也得到了再造。日本海西南部和南俄远东的实例中对中生代时期欧亚边缘的主要特征,即以蛇绿岩或高压变质岩石、滑塌沉积、钙碱性岩浆活动以及走向滑断层为标志的缝合带也做了图示说明。沿欧亚东缘从波罗州到西伯利亚,通过对蛇绿岩带和滑塌沉积的对比可确定出四个微陆块,从南向北分别为西菲律宾、南日本、阿努伊(Anuy)及鄂霍次克海微陆块。中生代时期欧亚边缘构造的形成归因于三个过程:(1)大洋消减作用及俯冲带杂岩的增生作用;(2)晚侏罗世至晚白垩世期间这些微陆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作用;(3)左旋扭断裂引起蛇绿岩缝合带的复活作用。  相似文献   
118.
本文所描述的外来岩块是指在板块俯冲、碰撞的作用下,经过远距离的搬运残留下来的岩石块体。喜马拉雅山北坡外来岩块的主要特点是:多数由二叠纪厚层石灰岩组成,出露于雅鲁藏布缝合线附近和由北往南的运动性质。根据岩性、古生物的特征,它的成因可分为三种类型:俯冲型、仰冲型和挤压型。它们是在印度板块向北移动同欧亚板块俯冲、碰撞过程中,产生下部(印度板块)向北,上部(欧亚板块)往南的一对水平空间力偶的作用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9.
天然羊草草地是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和东北松嫩草原的主要建群草地。10年定位观察表明,天然羊草草地地上初级净生物量受气象条件的制约,水分条件是主要限制因子。牧草属碳氮营养类型,适宜发展毛肉兼用型细毛绵羊和乳、皮、肉兼用的家畜。7月下旬至8月上旬,青草营养丰富、草质优良,是打草贮存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120.
丁洁  褚涛 《气象科学》2019,39(3):396-404
使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4.5.7,通过改变春季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的陆面感热通量,对欧亚中高纬感热异常影响中国夏季气候进行模拟分析,并探讨其影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当春季欧亚中高纬陆面感热通量加强时,我国长江流域和东北东部夏季气温降低,降水偏多;华北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偏少。春季陆面感热增强引起近地面和对流层低层大气热力状况异常,进而导致高度场和环流场的异常,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有气旋环流,对流运动旺盛,结合充足的水汽条件,对应降水偏多,而华北地区则相反,有反气旋环流和微弱的气流辐合,对应降水偏少。研究表明欧亚中高纬陆面感热异常是影响我国夏季气候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