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9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366篇
测绘学   112篇
大气科学   618篇
地球物理   198篇
地质学   688篇
海洋学   185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77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自21世纪以来,被动陆缘盆地已成为全球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在统计被动陆缘盆地勘探数据,分析被动陆缘盆地历次理论、技术进展带来的勘探领域的不断突破和油气发现规律基础上,认为有三个方面大的持续发展,在勘探理论上已突破过去围绕裂谷找油,近年发展了坳陷型、转换型陆缘盆地油气成藏理论,提出在被动陆缘半封闭—封闭的局限大型坳陷周缘、转换型被动陆缘转换坳陷带、地幔出露带洋壳上覆远洋浊积砂领域找油的观点,在南大西洋西非段、西南非段、地中海东部、中北大西洋两端、东非海上均取得重大勘探突破;在勘探领域上横向呈现由陆上—浅海—深水—超深水,纵向由斜坡水道—斜坡扇—坡底扇—盐下碳酸盐岩—深水扇发展趋势;在工程技术上随着深水钻探、盐下目标地震识别刻画等技术发展,带动了水深3000 m以上目标钻探和勘探突破。全球被动陆缘早期勘探主要在墨西哥湾周缘、南大西洋两岸中段,近年来逐步向中- 北大西洋两岸、东非沿岸、北极等领域转移,未来被动陆缘油气勘探越来越走向远洋超深水、盐下、深层、极地等领域。  相似文献   
992.
The Okinawa Trough is a very active tectonic zone at the margin of the Northwest Pacific and is typical of back-arc rifting at the young stage of tectonic evolution. Many scientists from Japan,China, Germany, France, the U. S.A. and Russia have done a lot of geologic and geophysical investigations there.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Okinawa Trough is an active back-arc rift with extremely high heat flow, very strong hydrothermal circulation, strong volcanic and magmatic activity, frequent earthquakes,rapid subsidence and rifting, well-developed fault and central graben. But up to now, there are still some important tectonic problems about the Okinawa Trough that require clarification on some aspects such as the type of its crust, its forming time, its tectonic evolu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its central grabe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high heat flow and tectonic activity. Based on the data obtained from seismic sur-vey, geomagnetic and gravity measurements, submarine sampling and heat flow measurements in the last 15 years,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tectonic problems about the Okinawa Trough: (1) If the Okinawa Trough develops oceanic crust or not. (2) Is the South Okinawa Trough tectonically more active than the North Okinawa Trough with shallower water and few investigation data on it. (3) The formation time of the Okinawa Trough and its tectonic evolution. The Okinawa Trough has a very thin continental crust. Up to now,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oceanic crust in the Okinawa Trough. The North, Middle and South Okinawa Trough are all very strongly active areas. From 6 Ma B.P. , the Okinawa Trough began to form. Since 2 Ma, the Okinawa Trough has been very active.  相似文献   
993.
AERE台风远距离降水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范学峰  吴蓁  席世平 《气象》2007,33(8):12-16
应用螺旋度、湿位涡理论,计算1°×1°的NCEP再分析资料,对0418号台风艾利造成河南东部大暴雨过程作诊断分析,探讨这次暴雨天气发生、发展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台风倒槽外围的东南急流为暴雨提供了水汽条件和热力条件,台风倒槽顶部的强辐合作用则是暴雨发生发展的动力机制;由于弱冷空气从低层侵入,暴雨区MPV1由负值转变为正值,导致了垂直涡度加强,促进了降水的发展。因此弱冷空气的侵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降水量;而925hPa垂直螺旋度大值带的移动和发展能示踪倒槽位置,又对暴雨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暴雨发生时暴雨区处于负的MPV1大值区。  相似文献   
994.
广州两次“黑色”暴雨过程触发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健标  张东  易爱民 《气象科技》2007,35(4):509-513
利用地面常规及广东自动观测站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MICAPS提供的物理量场、北京T213和JMA中尺度模式分析场等资料,从高层环流特征、水汽条件、热力层结条件等方面对造成2005年6月5日、21日广州地区两次发布了"黑色"信号的大暴雨过程(广东暴雨预警最高级别)进行了天气动力学分析。着重从动力触发机制方面归纳总结了两次"黑色"暴雨过程的异同点,结果发现:①东路冷空气很可能是5日暴雨产生的触发因素;②西南季风急流的脉动和地面中尺度低压则是21日暴雨可能的触发条件。  相似文献   
995.
晋北地区中元古代岩墙群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大地构造背景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晋北地区发育大规模的中元古代北北西向岩墙群,未变形和未变质,是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研究的最显著标志,根据本区岩墙群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这些岩墙群的岩石属于板内大陆裂谷玄武岩系列,形成于大陆裂谷拉张的构造环境,与东侧的燕辽-中条拗拉槽内的火山岩岩石化学对比分析,本区岩墙群的基性岩浆可能来自拗拉槽深部,这些基性岩浆从拗拉槽的深部向北西方向侵位于晋北地区先存的构造裂隙中形成了基性岩墙群。  相似文献   
996.
997.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与ENSO循环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析了近50年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距平指数、Ni~no C区海温指数、SOI和印缅槽指数的统计相关,结果表明,ENSO指数和印缅槽指数在月、季时间尺度上具有很好的持续性。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距平指数和印缅槽指数与Ni~no C区海温指数存在很好的正相关,与SOI有显著的负相关。由此建立了一个通过印缅槽将ENSO循环与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联系起来,解释西北区东部及河套干旱形成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998.
探槽是最直观的地质勘查技术手段之一,也是正确认识地质体内部构造信息的关键资料。但探槽本身无法长久保存,需要及时对探槽的地质数据进行精确记录和存储。传统的探槽地质信息记录方法主要有素描法和照片拼接技术,通过其可获取探槽的二维地质信息。三维激光扫描和摄影测量技术等三维空间影像技术的发展,为获取探槽的地质信息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文中以泾阳南塬庙店4#滑坡探槽为例,介绍了利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记录探槽三维地质信息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整理好的探槽表面布设像控点,然后用数码单反相机采集探槽表面相片,最后利用图像建模软件对探槽进行三维图像建模工作。为便于技术方法的推广应用,文中还对像控点的测设和相片的采集方案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为验证成果的可靠性,还对近景摄影测量成果的精度进行了验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了数据成果的二维和三维地质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利用摄影测量技术记录探槽的地质信息提高了野外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且该方法与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相比保留了更丰富的纹理细节;数据成果在实现传统的平面应用功能的基础上,还具有很好的三维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一次弱对流引发局地特大暴雨天气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勇  王川 《气象》2005,31(8):14-18
对2003年8月28-29日宁陕特大暴雨过程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特大暴雨发生在低层辐合、高层辐合,不利于强对流发展的弱对流环境中。低层850~700hPa低涡倒槽为特大暴雨提供了辐合上升运动和充沛的水汽条件。850hPa几股来自不同方向、性质不同的气流相汇在宁陕上空,强水汽辐合是特大暴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00.
采区槽波探测的适应性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槽波地震技术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矿井地质探测技术。但并不是所有地区所有煤层都适合应用槽波地震技术,而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本文通过大量的槽波探测资料,研究了煤层及其围岩的物理性质和煤层赋存几何形态,总结了槽波探测在我国的适应性及其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