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篇 |
大气科学 | 21篇 |
地球物理 | 11篇 |
地质学 | 27篇 |
海洋学 | 41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8篇 |
自然地理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5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9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6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比较分析了不同多项式条带滤波的效果,从中选出了适合GRGS数据的条带滤波;估算了2002-07~2007-09格陵兰冰盖冰雪质量变化的空间分布,并给出了格陵兰冰盖冰雪质量变化约为-116±9km3/a,对应海平面变化的贡献约为0.32±0.02mm/a。 相似文献
82.
1966~1991年北极海冰模拟结果与观测的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宇如聪等1995年建立的北极区域冰-洋耦合模式,以1966~1991年期间逐月的月平均实测海平面气温和气压场为强迫场,模拟了上述26年间北极海冰的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布,着重分析了大西洋及欧洲沿岸一侧的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的海冰状况,并与目前能够得到的北极海冰密集度观测资料做了对比,结果表明:(1)模式对巴伦支海海冰年际变化的模拟是比较成功的,表现在不仅模拟的1969~1979和1979~1987这两个时段的主要变化趋势和观测事实比较一致,而且模拟出了1979和1984这两个多冰和少冰的极端年份。模拟的主要 相似文献
83.
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GRACE)卫星已成为观测冰盖质量变化的主要手段之一,但不同机构发布的GRACE数据在估计格陵兰冰盖质量变化上存在较大差异,在研究长期变化趋势时会产生很大不一致性。针对此问题,先分析了用不同GRACE数据估算的格陵兰冰盖质量变化数据之间的差异,再用三角帽(three-cornered hat,TCH)方法对其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并通过数据融合消除了不同数据间的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84.
王绍武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7(6):458-460
冰期中并非总是稳定的寒冷气候,而是有相当强烈的气候振荡。这是近20年来古气候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1990年代初,对格陵兰冰盖钻探取得了新的成果,在接近冰盖顶峰钻取了两个冰芯,一个以欧洲国家为主的GRIP(Greenland Ice-Core Project)[1], 相似文献
85.
86.
一个海-冰-气耦合模式中格陵兰海海冰年际变异及其成因的个例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一个全球海-冰-气耦合模式模拟结果, 选取冬季年际变率最大的海冰区--格陵兰海海冰区中的一个4年海冰剧烈变化过程展开分析, 试图探讨此个例过程中海冰剧烈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 在此个例中, 该区域海冰年际变异主要是由大气环流异常驱动的, 海表面温度和海冰密集度变化主要是对大气环流变化的响应.海表面温度变化决定着海冰范围及海冰密集度的变化, 但海冰变化时通过相变潜热的释放或吸收反过来对海表面温度变化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7.
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声明:到2010年,全球海平面会升高18~59 cm。该声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但是,这些数字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其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搞不清目前覆盖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大型冰原所形成的融水对海平面的上升会造成多大的潜在影响。因此,欧盟的科学资助项目——第七框架计划(Framework 7),创建了一项被称为"由冰到海(ice2sea)"的联合研究项目,该项目研究陆地冰的融化过程,以便估 相似文献
88.
作为地球气候系统演变的“预示器”,格陵兰冰盖(Greenland ice sheet, GrIS)质量变化不仅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点领域,也是海平面变化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结合多种大地测量技术及气候模式等回顾了GrIS近几十年质量变化,总结了不同手段的优缺点及其质量变化机制。基于卫星重力、测高等多种手段的研究结果表明,受不同手段自身特点的影响,计算的GrIS质量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对海平面变化的预测存在较大不确定性。GrIS质量的快速变化与多种驱动机制相关,包括地理环境导致的辐射反馈,海洋、大气热力过程及冰盖动力过程等影响。然而,不同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仍待进一步研究。针对目前手段和机制存在的不足,指出多源数据的融合应用、极地冰盖模式的进一步优化等可能是未来GrIS质量变化及其气候变化响应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9.
格陵兰伊犁马萨克铌-钽-铀-稀土矿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对稀有元素资源,特别是稀土元素(REE)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位于格陵兰岛西南部可凡湾(Kvanefjeld)的伊犁马萨克杂岩体(Ilimaussaq complex)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的稀土矿富集地,仅次于我国的白云鄂博稀土矿。该矿床储量大,且重稀土所占比例高。该杂岩体以其独特的过碱性岩(agpaitic rocks)组合和超过225种稀有矿物而闻名于世,其中有11种矿物目前在世界其他地方并未发现,为该杂岩体所独有。伊犁马萨克独特的地质背景、极大的矿床价值以及独特的岩石矿物组合等无不吸引着全世界的地质学家。基于前人对伊犁马萨克的研究,从产出环境、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和找矿模型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介绍。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