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44篇 |
免费 | 355篇 |
国内免费 | 103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9篇 |
大气科学 | 201篇 |
地球物理 | 370篇 |
地质学 | 1765篇 |
海洋学 | 290篇 |
天文学 | 26篇 |
综合类 | 169篇 |
自然地理 | 1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121篇 |
2022年 | 136篇 |
2021年 | 109篇 |
2020年 | 119篇 |
2019年 | 155篇 |
2018年 | 108篇 |
2017年 | 96篇 |
2016年 | 99篇 |
2015年 | 137篇 |
2014年 | 177篇 |
2013年 | 120篇 |
2012年 | 157篇 |
2011年 | 148篇 |
2010年 | 133篇 |
2009年 | 103篇 |
2008年 | 113篇 |
2007年 | 134篇 |
2006年 | 101篇 |
2005年 | 90篇 |
2004年 | 87篇 |
2003年 | 70篇 |
2002年 | 79篇 |
2001年 | 57篇 |
2000年 | 61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5篇 |
1974年 | 2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多要素气候态相似季节划分法作为一种新的季节划分客观化方法,在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研究、气候监测和短期气候预测等。该方法的关键之处在于多要素的融合和典型场的选取,其中典型场是指多要素气候态相似法中所选取的能代表冬季和夏季平均气候特征的气候态距平场。文中采用3种不同方案选取典型场:方法一,基于60年平均气候态选取典型场;方法二,基于30年平均气候态选取典型场;方法三,基于逐年气候态状况选取典型场。研究不同典型场的选取对多要素气候态相似季节划分法划分结果的可能影响,进而以1998年和2013年华中地区的季节划分为例,对第3种典型场划分方法的准确性进行论证。结果显示,典型场作为多要素气候态相似季节划分法的划分基准,对季节划分的结果至关重要,基于单年气候状况选取的典型场与基于多年平均气候态选取的典型场之间的差异存在年代际变化,且在气候变化的转折阶段差异尤为显著。基于第3种典型场选取方案的1998年和2013年季节划分结果能准确地反映当年华中地区气候态和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3.
利用内蕴时间理论对土的流变性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了在准三轴条件下土的流变本构方程 ,并且利用土的三轴流变试验结果对所得土流变本构方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用内蕴时间理论推导的土流变本构方程能很准确地描述土的流变性。 相似文献
44.
地基微波辐射计探测在黄河上游人工增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2003、2004年夏秋季在青海省河南县的地基双频段微波辐射计连续观测资料,在实施系统探测实验以进行辐射亮温值(TB(23.87),TB(31.65))与大气汽态总水汽含量(Q)和云中积分液态水含量(L)值反演处理的基础上,分析了黄河上游河曲地区的云水特征,并进行了降水预测及人工增雨作业指标的探讨。结果表明:在黄河上游河曲地区,7—9月纯晴天无云天气条件下,L值基本为0,表明了统计回归反演的显著性。多云条件下Q值和L值分别在3.76~4.75g·cm-2、227.34~859.42g·m-2的范围内。可降水云天气,Q值在5.23~8.65g·cm-2间,L值在421.18~1016.37g·m-2的范围内;积雨云个例分析表明,在降雨开始前近5小时的降雨酝酿期内,Q及L的增加有明显的波动,但在对流云出现并发展时,Q和L总是急剧上升,在降雨前达到一峰值;由河南站和西安站的Q、L值比较差异可以看出,Q、L值受水汽输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黄河上游河曲地区的人工增雨潜力有显著的优势;所计算出的降水预测阈值,可作为该地区人工增雨作业指标的参考。 相似文献
45.
46.
邓芳芳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6,26(3):68-70
设M是有末端奇点的n维正规代数簇,L是M上的丰富线丛,(M,L)的数字有效值为τ=uv(u、v是互素的正整数),:M→X是由(M,L)决定的nef-值态射,F是的一般纤维。通过研究τ的取值情况对(M,L)进行分类,给出了当u=n+1,n时(M,L)和(F,LF)的较完整的分类,推广了一些文献的结果。 相似文献
47.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8,(2)
以东营凹陷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主力烃源岩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溶剂抽提—HCl酸解连续处理实验方法,对泥质烃源岩黏粒级组分的游离态有机质和碳酸盐矿物结合态有机质进行地球化学表征。结果表明:游离态有机质可以提供沉积环境、热成熟度、有机质生源等地化信息,碳酸盐矿物结合态有机质能补充有机质生源信息;碳酸盐矿物结合态有机质能更好地保存烃类组分的轻质端,可以指示Botryococcus braunii生源的两环倍半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仅在赋存态中检出。此外单质硫具有相对较高的丰度,相对封闭的矿物晶格赋存环境使有机质的原生地质信息更好地保留下来。对烃源岩中游离态有机质和矿物结合态有机质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到更为真实客观的地质推断结果。 相似文献
48.
A new moored microstructure recorder (MMR) is designed, developed, tested, and evaluated. The MMR directly measures the high-frequency shear of velocity fluctuations, with which we can estimate the dissipation rate of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We summarize and discuss methods for estimating the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dissipation rate. Instrument body vibrations contaminate the shear signal in an ocean field experiment, and a compensating correction successfully removes this contamination. In both tank test and ocean field experiment, the dissipation rate measured with the MMR agreed well with that measured using other instruments. 相似文献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