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98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62篇
海洋学   14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土壤化探元素预测天然气的探索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通过德阳新场气田化探成果与气田上有机物异常,物探异常和钻孔实际见气的对比,结合成都地区,宜宾地区综合研究,认为As,Ab,Hg,Ba,Mn五元素及Cu,Pb,Zn,Mo,Cd,Ni,V,P等是预测天然气的指示元素,用该指标对新场气和成都地区实际勘察结果映证预测指示元素是正确的,从而探索出一条利用化探元素异常寻找天然气的新路。  相似文献   
242.
赖永忠  季彦鋆 《岩矿测试》2012,31(5):877-883
气相动态顶空进样法是一种简单、环保和高灵敏度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在水样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中的运用还有待研究。本研究应用气相动态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饮用水源水中57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通过对比实验,优化了影响气相动态顶空进样方法灵敏度的主要因素,确定了较佳的样品盐度(30%)、平衡温度(40℃)、平衡时间(20 min)、吹脱捕集气流速(60 mL/min)及吹脱捕集时间(2 min)等前处理方法参数。采用优化的水样前处理条件,挥发性有机物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30(环氧氯丙烷为0.9821除外),方法检出限为0.2~7.0μg/L,实际饮用水源水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2.1%~143%,精密度(RSD)为0.1%~24%(n=3)。建立的气相动态顶空进样法,水样前处理过程自动化,可同时对水中几十种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分析,提高了分析效率;与常见的对水样气相和液相中目标物同时进行吹脱捕集的吹扫捕集法相比,因无需直接接触水样而减少了样品对仪器的污染。  相似文献   
243.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导致臭氧污染的关键前体物,是城市空气质量建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非常复杂的构成和来源以及监测数据缺乏,目前对其模拟精度的了解仍非常有限。本文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模式预报系统(NAQPMS)对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地区2017年9月21日至11月20日的VOCs开展了模拟试验,并利用光化学监测网8个地面站点的VOCs浓度监测数据,对模式模拟的关键VOCs组分进行了精度评估。结果发现,模式对强活性的甲苯、乙烯和二甲苯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模拟浓度偏差百分比为0.4%~26.6%,模拟能较好再现其日均浓度变化趋势和日变化的双峰特征。但是模式对化学反应活性强且与植物排放密切相关的异戊二烯具有很大的模拟偏差,偏差比近100%,无法再现其白天浓度高、夜间浓度低的观测日变化特征。通过分析发现,现有模拟系统主要考虑人为污染物排放而未考虑生物源排放,可能是导致这一模拟偏差的关键原因。同时,评估结果也表明模式在VOCs空间分布模拟上仍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结果揭示了珠三角VOCs模拟面临的关键不确定性,表明融合VOCs观测数据来揭示并减小VOCs模拟的不确定性具有非常迫切的需求。  相似文献   
244.
王晓燕  尚纬  马梅  王子健 《地球化学》2001,30(6):612-616
于1999年7月采样对北京西南永定河(官厅-三家店)水体进行了有毒有机物污染状的研究。水中有机物通过XAD-2树脂进行富集,沉积物样品经冷冻干燥和素氏提取后,用于Ames实验。结果表明,永定河已受到了相当程度的污染,但静止水体(水库大坝和三家店)未表现出致突变性,流动水体(八号桥和雁翅)具有较强的致突变性,最上游的八号桥点致突变性最强,沉积物样品的致突变性表现出几乎与此相反的规律,但除雁翅点样品对TA100菌株外,所有样品都表现出较强的致突变性。表明水库已成为污染物的储藏库并对下游造成二次污染,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245.
环境样品中有机物分析的前处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顶空法、吹脱-捕集法、固相萃取、微波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环境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并比较了这种几样品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46.
高邮湖、南四湖和东平湖作为南水北调东线枢纽湖泊,其水质状况对保障调水安全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运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法(EEMs-PARAFAC)分析了3个湖泊在不同水文情景下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吸收、荧光光谱特征以及荧光组分与主要水质参数的相关性,以探究3个湖泊CDOM来源组成特征结果表明,平行因子分析法解析CDOM三维荧光图谱,得到陆源类腐殖质C1、类色氨酸C2和类酪氨酸C3不同水文情景对高邮湖CDOM来源与结构组成影响较明显,丰水期其类腐殖质荧光强度显著大于枯水期(t-test,P<0.01),并且与a(254)呈正相关(R2=0.85,P<0.01),表明类腐殖质是CDOM主要部分,该荧光组分贡献率可达50%[FmaxC1/(FmaxC1+FmaxC2+FmaxC3)×100%],高邮湖受到入湖河流来水的影响较大,丰水期入湖口附近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其他水域东平湖和南四湖CDOM来源组成特征相似,丰水期东平湖和南四湖组分C2和C3显著低于枯水期(t-t...  相似文献   
247.
挥发性有机物(VOCs)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中间体和有机溶剂,随着人类工农业的发展,其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凸显。下辽河平原作为人口较密集、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平原地区,地下水的污染随着人类活动不断加剧,对人体健康产生了潜在风险。为了研究下辽河平原地下水中VOCs的污染特征及对人体产生的健康风险,本文利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样品中60种VOCs的含量及污染特征并分析其污染来源。通过经口饮用、洗浴呼吸吸入、洗浴皮肤接触三种VOCs的暴露途径计算污染物长期摄入量,采用CSOIL模型评价健康风险。结果表明:采集的24组地下水样品中有20个采样点检出VOCs,样品VOCs检出率为83.3%,在个别采样点萘、苯、1,2-二氯丙烷含量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 14848—2017)Ⅲ类水的限值(100、10.0、5.0μg/L),工业源VOCs的排放是研究区地下水VOCs超标的主要来源。地下水样品中VOCs的总致癌风险指数在0~4.0×10-5之间,总非致癌风险指数在0~0.93之间,均低于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标准;企业用地周边地下水中的健康风险指数高于农业用地地下水。本研究表明下辽河平原地下水中VOCs检出率相对较高,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该结果可为地区地下水工业源VOCs污染监管和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8.
大九湖泥炭柱样的木质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九湖泥炭柱样的木质素特征,结合C/N、δ13C和δ15N数据,分析了有机物的来源和降解特征.结果表明,陆地C3高等植物是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木质素的S/V和C/V参数指示该泥沼的主要维管植物是草本被子植物.有机碳含量(OC)的变化与这些植被参数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说明植被变化是控制有机碳含量的重要因素.(Ad/AI)v和(Ad/A1)s参数表明泥炭中的木质素经历了中等程度的氧化降解,而棕腐菌的去甲基/去甲氧基过程是控制木质素含量的主要降解途径.木质素在埋藏后的降解很小,其降解程度更多地受对应年代的环境条件的控制,例如,在温暖湿润的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木质素降解程度显著高于之前的寒冷干燥时期.  相似文献   
249.
正海水和普通水一样,都是无色透明的,海洋色彩是由海水的光学性质和海水中所含的悬浮物质、海水的深度、云层的特点及其他因素决定的。我们知道太阳光的可见光中包含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波长的色光。这七种光的波长从红光至紫光逐渐变短,由这些色光就构成了白光。而太阳光照射到海水中被吸收的程度  相似文献   
250.
韩晓东 《地下水》2011,(6):168-170
对含氯类有机物的降解进行研究,提出,氯代烷烃的降解主要采用双金属体系法;氯代芳香烃的降解多采用光催化氧化法;对于氯代酚类则采用催化臭氧氧化法、超声波降解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