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527篇 |
免费 | 6166篇 |
国内免费 | 386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632篇 |
大气科学 | 3730篇 |
地球物理 | 4078篇 |
地质学 | 12484篇 |
海洋学 | 2403篇 |
天文学 | 239篇 |
综合类 | 1671篇 |
自然地理 | 231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9篇 |
2024年 | 608篇 |
2023年 | 935篇 |
2022年 | 1089篇 |
2021年 | 1174篇 |
2020年 | 1055篇 |
2019年 | 1113篇 |
2018年 | 819篇 |
2017年 | 819篇 |
2016年 | 884篇 |
2015年 | 965篇 |
2014年 | 1371篇 |
2013年 | 1185篇 |
2012年 | 1281篇 |
2011年 | 1221篇 |
2010年 | 1186篇 |
2009年 | 1178篇 |
2008年 | 1149篇 |
2007年 | 1056篇 |
2006年 | 966篇 |
2005年 | 819篇 |
2004年 | 804篇 |
2003年 | 794篇 |
2002年 | 711篇 |
2001年 | 753篇 |
2000年 | 574篇 |
1999年 | 553篇 |
1998年 | 620篇 |
1997年 | 624篇 |
1996年 | 596篇 |
1995年 | 559篇 |
1994年 | 480篇 |
1993年 | 440篇 |
1992年 | 419篇 |
1991年 | 411篇 |
1990年 | 452篇 |
1989年 | 405篇 |
1988年 | 65篇 |
1987年 | 56篇 |
1986年 | 37篇 |
1985年 | 53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23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22篇 |
1979年 | 15篇 |
1975年 | 13篇 |
1965年 | 14篇 |
1959年 | 1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提出一种海底管道沉降计算方法——递推法,应用到胜利油田埕岛海域海底管道沉降计算中,并将计算结果与目前常用的日本规范法和极限法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粉土与粉质粘土为主的强度较高的海床上,递推法与日本规范法计算结果比较接近,极限法的最小;在淤泥质土组成的强度较低的海床上,日本规范法的计算值最大,递推法的居中,极限法的最小。逆推法可计算裸置和埋设两种形式的管道沉降量,而另外两者只能计算裸置管道的沉降。文中进一步讨论了引起管道沉降的影响因素,土体强度和压缩性对管道沉降影响较大。且管道埋深越大,沉降也越大。最后分析了黄河水下三角洲埕岛海域4个区的管道沉降量,Ⅰ区争Ⅱ区管道沉降较小,可以忽略,Ⅳ区沉降较大,在淤泥质软土上的管道,可能会完全陷入土中。 相似文献
242.
243.
244.
结合两个工程实例,介绍了用压浆加筋法处理两种不同类型的基桩质量缺陷的设计、施工工艺方法,并对加固处理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45.
浅谈数字化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应用数字化技术测制数字化地籍图,用比较方法简述实现数字化测绘地籍图的途径和方法,提出建立GIS地理信息,以实现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246.
SD法在湖北大冶鸡冠嘴铜金矿床资源储量核实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D法是一种全新的储量计算和审定方法,是我国使用的三大储量计算方法(传统法、克里格法和SD法)之一.根据国土资源部的指示和要求,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恩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对矿区的13条勘探线、20个矿体、16个中段的资源储量运用SD法进行了全面的复核计算,成功地确定了鸡冠嘴铜金矿矿床-160~-170 m、-170~-470 m、-470 m以下铜和金的保有储量. 相似文献
247.
248.
帕默尔干旱指数在天山北坡典型绿洲干旱特征分析中的适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山北坡为实验区,采用2002-2008年精河、乌苏、石河子、蔡家湖4个气象站的气象数据,进行月的水分平衡及其各分量的多年平均值计算,然后计算各气候常数;基于气候常数计算气候适宜蒸散量、气候适宜补水、气候适宜径流量、气候适宜失水量,确定月正常气候所需的水量,即气候适宜降水量;进而计算水分距平,最终确定研究区的帕默尔干旱指数.对帕默尔干旱指数与本地的历史文献记录的实际干旱情况进行对比,验证了帕默尔干旱指数模式的可应用性,并得出了研究区内4站点的帕默尔干旱指数计算公式,根据该指数计算的结果与实际的旱情记录相符合. 相似文献
249.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极化的新格局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基尼系数、沃尔夫森指数、崔王指数评估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差异和极化;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识别经济发展的"热点区"。研究发现1990年以来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的极化有所发展,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空间自相关分析中的高值聚集区由散点分布向轴向和面状分布转变;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四城市是高"极化点",哈大铁路、滨洲-滨绥铁路沿线成为不连续的"极化轴";高值聚集区在辽中南绵延成片,而低值聚集区在黑龙江北部、吉林东部和西部、辽宁西部不断扩大为连续分布。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系统的层级趋于减少。辽中南经济区、哈长经济区、滨洲-滨绥经济轴带等主要区域经济构造得到程度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