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206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494篇
地球物理   90篇
地质学   137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144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9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4年   4篇
  1959年   3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5篇
  1938年   2篇
  1937年   3篇
  1936年   9篇
  1935年   6篇
  1925年   1篇
  1924年   1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气象学报》1936,12(10):585-595
广州:本月天气,晴雨分布,极不均匀,上旬各日均雨,下旬晴朗乾燥,滴雨全无,中旬多雾,晴云日数相等。雨量共计151.3公厘,上旬占116.1公厘;七日雨量最多33.9公厘,雨量超过10公厘者凡7日。最特别者,下旬湿度甚低  相似文献   
102.
一月一月为苦寒之月,但在本年中国各地大抵较往昔温暖,绥西气候反常,黄河解冻,冰凌下流,其未解冻之处,冰面淹水二三尺深,阻断交通,华中与华南亦显有温度之增进,惟东北一带气候转寒。月之二十四日及三十日吉林附近清晨之气温皆达摄氏冰点下三十度,寒冷之甚可以想见。欧洲方面月初亦觉奇寒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北冰洋寒流所袭,波罗的海海上有大风雨,法境大雪,维琪气温降至冰点下二十度,称这一八八○年来未有之奇寒。天气之演变大有东西相映之局。  相似文献   
103.
《气象学报》1936,12(4):221-235
各地气象通信,以每月十五日以前收到为限,过期排印不及,惠稿额务希从早。  相似文献   
104.
(二等奖)这是桂中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工程项目实施中普通的一天。下午6点,B市项目督查组完成5个子项目区检查后,开始返程。进入休息状态,带队的B市国土资源局的冯副局长在督查时睁得锃圆的大眼睛,已如邻家大哥般闪着温和淡定的目光。他提醒自己,当天晚上的项目碰头会,一定要和大家好好商量,看第二天在现场如何协调才能解决今天发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5.
针对月核大小及密度估计问题,利用高分辨率重力场模型GL1500E的二阶位系数和LLR(lunar laser ranging)天平动参数,考虑月核分层为外核和内核的情况,结合非线性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月核大小和组成进行了估计。大批量的统计结果表明,大概率分布的外核半径rc1约为469 km,内核半径rc2约为303 km,外核密度ρc1约为4613 kg/m3,内核密度ρc2约为7004 kg/m3,月幔密度ρm约为3340 kg/m3。月幔密度非常接近地质研究结果3360 kg/m3,内外核半径与近期其他研究结果相近,估算的月核大小与密度组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若月核由纯铁和硫化亚铁组成,则研究表明,内核大部分由纯铁组成,外核大部分由硫化亚铁组成。  相似文献   
106.
去看月亮石     
李冰 《天文爱好者》2011,(11):68-68
在1970年大阪世博会上,最受观众欢迎的展品之一是美国馆展出“阿波罗”11号宇航员带回的“月亮石”。1969年7月21日,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面上留下了人类第一串足迹,  相似文献   
107.
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万千米,从天文学的尺度来看这段距离实在是微不足道。例如,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在1.5亿千米左右,大约是月地距离的400倍;冥王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60亿千米,是地月距离的16,000倍;太阳到最近另一颗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的距离为4.22光年,相当于40万亿千米,超过地月距离的1亿倍,等等。这样的例子可随手拈来,相比之下月球对我们真可谓是“近在咫尺”。  相似文献   
108.
月球以大约27.32天的周期在天球上运行一周,每小时相对于星空背景向东移动约半度,其运行轨道和黄道有大约5°09’的夹角。不同的行星其运行轨道和黄道也有不同的夹角,其中金星的运行轨道和黄道有大约3.4度的夹角。这样,月球由西往东在星空中周期性运行时,每个月都会发生恒星合月或行星合月现象。有时月球会将背景上的恒星或行星遮掩,就产生了月掩恒星或行星的现象。每次当发生这类掩星天象时,地球上只有一部分地区的人可以观测到。  相似文献   
109.
掩星情报站     
在有些年份里,适合观测的月掩星次数就多一些,有些年份里就少一些。同样,在同一年的有些月份里,适合观测的月掩星次数也多一些,有的月份里就少一些甚至没有。这主要受黄白交点在黄道上所处的位置和月球所在天区位置有关。本月就仅有一次较适合观测的月掩星,而适合观测的小行星掩星也仅有三次。  相似文献   
110.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越来越多的国家或组织深刻地认识到,探测月球对政治、经济和科技等许多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加剧,近几年来(按发射时间顺序)欧洲、日本、中国、印度和美国先后成功发射了各自的月球探测器,并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从而在全球掀起了探月热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