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1篇
  免费   1065篇
  国内免费   1682篇
测绘学   492篇
大气科学   2747篇
地球物理   461篇
地质学   1725篇
海洋学   1290篇
天文学   88篇
综合类   399篇
自然地理   526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389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302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61年   3篇
  1955年   3篇
  1950年   3篇
  1941年   4篇
  1937年   4篇
  1936年   9篇
  1935年   15篇
  193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In this study, the variation of radio refractivity with respect to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is analyzed. Also, the effects of vertical gradients in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on the propagation paths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f weather radar are examined for several site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using several years of sounding data from the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The ray path is important for identifying storm characteristics and for properly using the radar data in initializing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models. It is found that during the warm season the radio refractivity gradient is more sensitive to moisture gradients than to temperature gradients. Ray paths from the commonly accepted vertical ray path model are compared to a ray path computed from a stepwise ray tracing algorithm using data from actual soundings. For the sample of about 16 000 soundings examined, we find that only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ray paths diverge significantly from those calculated using a ray path model based on the US Standard Atmosphere. While the problem of ray dueting in the presence of a temperature inversion is fairly well known, we identify the presence of a strong vertical moisture gradient as the culprit in the majority of the cases where significant deviations occurred.  相似文献   
962.
北非地区海-陆热力差异与夏季江淮流域旱涝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勇  钱永甫 《气象学报》2008,66(2):203-212
基于NCEP/NCAR月均再分析资料和中国743站降水资料,根据夏季江淮流域51 a(1954-2004年)区域旱涝指数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确定北非地区作为研究的关键区.分析发现,关键区的地表温度异常在冬季具有较好的持续性,冬季北大西洋涛动是导致这种异常持续性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前冬北非地区地表温度和夏季江淮流域降水的SVD分析发现:当北非大陆地区偏冷,其西北侧的海区偏暖时,江淮流域夏季的降水将整体偏多;反之,江淮流域夏季的降水整体偏少.进一步研究发现,北非地区海陆地表温度异常的对比,要比其中单一海洋或陆地区域的异常对夏季江淮流域的旱涝有更好的指示能力.文中定义了一个海陆热力差异指数来表征这种地表温度异常的对比程度,该指数和夏季江淮流域旱涝指数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对夏季江淮流域极端旱涝年份也有较好的指示,认为该指数可以作为一个指示江淮流域整体旱涝事件的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963.
重庆极端高温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性增暖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天宇  程炳岩  刘晓冉  向波  王勇 《气象》2008,34(2):69-76
利用重庆1961-2006年31个站逐日最高温度资料,统计出年极端高温发生频次、年极端高温强度、年极端最高温度,分析了它们近46年来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46年来重庆年极端高温发生频次呈西减东增的趋势,但增加/减少趋势并不显著.年极端高温的强度和年极端最高气温均在不断增强.年极端高温发生频次的增加对于重庆区域增暖的响应最显著,而年极端最高温度的升高比年极端高温频次的增加对重庆区域性增暖的响应偏弱,但又比年极端高温强度的增强对重庆区域性增暖的响应程度要偏强.  相似文献   
964.
京津塘高速公路雾气候特征与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田华  王亚伟 《气象》2008,34(1):66-71
利用1954-2002年的北京、天津和塘沽3站的雾日、雾发生时间以及气象观测资料,对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雾的气候特征以及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京津塘沿线多年平均雾日在15~19天.北京、天津两站的雾日年际变化一致.但在多年雾日变化上北京雾日数略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天津、塘沽则略呈上升趋势.京津塘公路沿线雾多在凌晨到日出前后生成,在日出后逐渐消失.雾持续时间随时间变化呈指数递减.地面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对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雾的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地面温度在-5~5℃范围内、风速在0~4m·s-1和相对湿度在90%~100%范围里,雾极易发生.  相似文献   
965.
蚕豆生长发育的温度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云  曾艳  李万春  田燕  张秋声 《气象》2008,34(5):94-100
利用1971-2006年蚕豆单产统计资料,采用滑动平均的方法,计算每年蚕豆气象产量,并以此划分丰、平、歉气候年景.以2001-2006年田间观测数据和生产实际为基础,确定蚕豆平均生长发育期,分析蚕豆生长与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得出蚕豆从播种到成熟的最适温度上限、最适温度下限、最适温度上限极值、最适温度下限极值、受害温度、死亡温度,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蚕豆生长期的其它气象因子,制定蚕豆生长季气象服务决策表,为规范化、数字化的气象服务业务流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66.
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的群发性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于k阶最近邻距离丛集点提取算法及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将其应用于群发性极端气候事件的研究中,定义年代际群发性指数以及群发高值区,对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的群发性规律和年代际空间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极端高温事件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极端低温事件群发性指数70年代在南方地区的加强很可能为该年代际偏冷的气候背景贡献了主要作用;大暴雨事件的群发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南方地区,这和大暴雨事件的定义可能存在联系;强降水事件的高群发带与中国近50年多雨带的分布格局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67.
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常规气象资料检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07年建成的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梯度塔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5层风速、温度、湿度和水汽压观测资料,统计了这段时期内资料的缺测率,分析了张掖地区不同季节的气候要素变化特征,通过与其他观测台站资料比较,验证了资料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68.
京石高速路面温度特征及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京石高速公路沿线保定、望都和正定3套自动气象站2007年12月至2009年11月的逐分钟路面温度监测资料,分析京石高速路面温度特征。发现路面温度与气温的日变化规律很相近,日出后1.5h左右达到最低值,午后达到最高值。路面温度与气温的最低值在出现时间和数值上差异不大,但最高值的出现时间前者比后者早1~2h,并且数值明显比后者高。分析多种气象因子与路面温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气温与路面温度始终呈正相关,并且在各项因子中最显著。而总云量、低云量、露点温度、能见度和相对湿度,它们与路面最高温度和路面最低温度的相关性是相反的,且均是与其中一个相关显著而与另一个不太显著。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冬夏季路面最高温度和路面最低温度的预报模型,各模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模型对夏季40~60℃的路面温度预报较准确;对冬季-5℃以下的路面低温预报虽然略偏高,但是预报误差在2℃以内的占80%。  相似文献   
969.
本文利用汪清县气象局1957-2008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对汪清站52年来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平均风速、相对湿度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汪清站气象要素差异的基本规律,从中分析环境变化对气象观测资料产生的影响。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气象要素的变化特点,并用T检验方法对气象要素的显著性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52年来,汪清县的平均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风速逐步减小,相对湿度增加。  相似文献   
970.
玉米分期播种试验总结:温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气温变化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在榆树市开展玉米分期播种试验。试验设早中晚3个品种、3个播期和3个重复,进行玉米生长发育进度、产量和温度、降水观测,分析温度条件对玉米生长发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的生育速度与温度条件有密切关系,气温越高,出苗速度越快,平均气温每升高1℃,出苗速度提升17%左右,营养生长速度提升5%左右。较早播种的处理由于积温多、有效生育期长,产量比较高。积温每增加100℃·d,单位面积产量增加8%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