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360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917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164篇
海洋学   93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2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北半球50条山地冰川近期的物质平衡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大庆 《水科学进展》1992,3(3):161-165
近期北半球大多数山地冰川的物质平衡为负,冰川普遍退缩,表明北半球气候暖化的趋势.由于区域气候波动和变化的差异性以及冰川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响应程度)的不同,北半球山地冰川在普遍退缩的背景下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72.
利用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比较了2017年7月成都双流机场的两次雷雨过程,根据天气形势分为"两高切变"和"东高西低"2类,在此基础上分析微波辐射计要素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0~10 km,以相对湿度达到80%来区分干区和湿区,则两次过程前3 h,相对湿度在垂直方向均呈现"上下干、中间湿"三层结构,并早于近地层前2 h达到饱和状态;过程期间相对湿度呈现"上干、下湿"两层结构;过程结束后湿层抬高,低层变干。两次过程水汽含量充沛,保持在70 kg/m~2以上,峰值超过85 kg/m~2。每一次中阵雨发生后水汽含量都会短暂回落,但仍高于过程前的数值,不足2 h后再次发生中阵雨。由0℃线高度变化可知,降水过程中,暖区(温度≥0℃)内相对湿度≥90%;云中液态水含量主要分布于6 km以下,温度在0℃以上的液态水占比很高,故两次过程以暖云降水为主。雷雨前1 h左右有"低层气温上升,0℃层抬升,K指数、CAPE指数也明显增大"的典型特征。降水发生在相对湿度、水汽总含量、云中液态水含量和稳定度指数快速增长的波峰中。  相似文献   
73.
用1980年以来25年绥化市初冬和春季(4 ̄5月)的气温、降水、500hPa高度场资料,对初冬气候异常偏暖,植物二次发育,次年春季发生倒春寒天气的奇异现象进行分析,特别对2004年初冬和2005年春季发生的偏暖气候和春后期低温阴雨天气作了总结。讨论初冬异常偏暖的特点与倒春寒天气的关系,试求今后这类天气气候预测着眼点。  相似文献   
74.
测量了不同人土雾浓度下垂直偏振入射光的透射光强。利用实验数据,分析了垂直、平行方向上透射光强的变化趋势。得出平行偏振分量透射光强大致呈指数下降的趋势,垂直偏振分量透射光强先略微上升而后下降。由退偏振度随雾浓度的变化讨论了退偏产生的原因,指出雾浓度较低时,雾滴可近似视为球形。基于光的偏振特性,从理论上分析并计算得到光在雾中传输时透射、散射光强。实验结果对研究光在雾中传输及分析大气中雾对透射光偏振态的影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5.
天津蓟县雾迷山组高频旋回沉积特征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天津蓟县剖面的中元古界雾迷山组是一套厚达3 300 m的碳酸盐岩地层,其中广泛发育具有近似对称相序组构的雾迷山旋回层,属于特殊的环潮坪型碳酸盐米级旋回层序。在对旋回层内部岩石成因单元的类型及组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雾迷山旋回层的基本模式和沉积环境模式,并对成因单元的岩石磁化率特征及其对高频旋回的反映进行了探索。认为雾迷山旋回层为沉积环境的水深由较浅—较深—较浅—暴露条件下的沉积,可能代表真正的沉积旋回;其成因单元之间具有明显的有序叠置形态,表明它有可能是与米兰柯维奇旋回具有成因关联的高频率海平面变化所控制的自旋回沉积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76.
中新元古代华北地台处于燕辽拗拉谷的张裂期,蓟县雾迷山组广泛发育叠层石生物层、凝块石生物丘和硅质条带白云岩.  相似文献   
77.
分析了山区暖带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暖带资源利用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78.
79.
水体是支撑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健康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重要的地表环境要素。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下,西北地区水体的时空分布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并反过来影响着区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深入认识气候变化背景下西北地区水体的时空变化规律,本文基于高分辨率全球地表水数据集(JRC Monthly History v1.3),分析了2000—2020年西北地区水体面积及其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从年内变化看,西北地区水体面积在6月和9月有较显著的扩张,而10月起随着区内水分来源的减少水体面积开始缩减。从年际变化看,自2000—2020年,西北地区水体面积从3.48×104 km2增加到4.82×104 km2,年变化率达到682.64 km2/a。其中,塔里木河沿线区域及青海省西部水体面积扩张较为显著。塔里木河、和田河、台吉乃尔湖、达布逊湖和青海湖等常年水体周围,水体面积持续增加。本文同时利用高分辨率气候再分析数据(CMFD)分析了西北地区气候变化对水体面积及其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贵州山区地形雾5a气象要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选取2008—2012年贵州省地面气象要素观测资料,主要针对贵州省内3个较容易出现地形雾的站点进行分析,探究地形雾产生时气温、风速、风向、前6 h降水和气温露点差的特征,发现3个典型站温度为2~6℃和8~14℃这两个区间内较利于冷空气引起地形雾,不同站点不同季节略有不同。大方为偏西南风,开阳和万山为东北风;开阳风速小于2 m/S,大方和万山风速为2~3 m/s之间利于冷空气引起地形雾。大方和万山站点前6 h降水大于0 mm利于冷空气引起地形雾,开阳站点则是前6 h降水为0或小于1 mm时利于冷空气引起地形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