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0篇
  免费   735篇
  国内免费   822篇
测绘学   399篇
大气科学   968篇
地球物理   397篇
地质学   1690篇
海洋学   639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192篇
自然地理   30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2篇
  1949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贵州南部“半边街式”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勇  安琦  王敏 《地球学报》2006,27(6):570-576
贵州省南部地区是全国重要的汞、锑资源分布区。2000年由于产于上泥盆统中铅锌矿的陆续发现,贵州省地矿局启动了以铅锌资源评价和成矿规律研究为主的地质工作,目标是总结铅锌矿产出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通过三年的研究认为,该区处扬子准地台、华南褶皱带和右江造山带交汇部位,受晚古生代初期发生的陆内裂谷活动影响,产生了一个与桂中台陷相连的大型沉积凹陷区—黔南台陷沉积区,形成了巨厚碳酸盐和碎屑岩沉积,产生了与裂陷盆地边缘同沉积断层活动有关的低温成矿作用,造成了在晚泥盆纪以前的地层中汞、锑、砷、金、铅锌等矿床沿同沉积断层密集分布。本文通过矿床特征总结和矿床成因探讨,建立了准同生沉积成矿作用模式,旨在为该区寻找这类矿床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2.
讨论了回转钻进工艺、跟管钻进工艺、反循环回转钻进工艺、顶驱式回转钻进工艺以及振孔高喷成孔工艺在砂卵石层高压旋喷灌浆成墙中成孔施工适应性、有效性以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53.
在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走过了不平凡的50年,尤其是在近几年取得了跨跃式发展,创造出与首都经济协调共进的大好局面。测绘技术实现模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的转化,经济收入实现了从1992年开始“年年上一个新台阶,十年翻两番”的目标。北京院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院长赵通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总结这些年的工作,感受比较深的是,必须要坚持求真务实,领导班子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错过大好的发展机遇。他认为,北京院这几年之所以能有突破性进展,主要是领导班子团结一致、全院上  相似文献   
54.
东准噶尔巴塔玛依内山组是典型陆相火山.沉积体系(盆地),主体由基性及中酸性火山熔岩组成,火山碎屑岩及火山碎屑沉积岩较少,通过对纸房地区晚石炭世巴塔玛依内山组陆相火山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它属于造山期后固结初期,新陆壳裂谷向高原火山岩演化的同岩浆源、同沉积盆地、同火山作用的钙碱系列双峰式火山岩.  相似文献   
55.
新疆博格达南缘后碰撞期陆内裂谷和水下滑塌构造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13  
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哈密市七角井-车轱辘泉和乌鲁木齐市白杨沟地区晚古生代后碰撞期陆内裂谷和滑塌构造的几何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在博格达山南缘的七角井-车轱辘泉一带,玄武岩和流纹岩彼此互层产出,构成厚度较大的后碰撞期双峰式火山岩系,呈近东西方向平行造山带展布,堆积在早二叠世红色磨拉石之上;在白杨沟一带,后碰撞水下滑塌堆积岩与火山岩共存,构成一个厚1300m的滑塌构造剖面,由水下滑塌堆积岩夹双峰式火山岩带、枕状熔岩-气孔状玄武岩带和硅质、泥砂质岩带所组成。其底部以北东走向的拆离断层和晚石炭世灰岩、砂岩岩层接触。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火山岩的SiO2含量在53%-67%之间出现间断,呈现双峰式火山岩的特点。其中,流纹岩SiO2平均71.65%,CaO2.15%,Na2O与K2O含量相近(3.2%-3.7%),含碱量>含钙量,ANKC值>1.1;轻稀土富集、稀土总量高,铕亏损,具明显Eu负异常。与之共生的玄武岩则以富硅贫碱为特征,SiO2平均51.05%,TiO2含量变化较大,轻稀土轻度富集,铕异常不明显,属拉斑系列玄武岩类。其特征和东非阿法尔裂谷的双峰式火山岩相近,反映陆内裂谷环境。对滑塌堆积岩带中的辉绿玢岩作锆石U-Pb测年,获289±5Ma年龄值,相当于二叠纪初期。从晚二迭叠世开始,全区处于相对稳定的剥蚀-堆积环境中,形成了厚度较大的磨拉石,并逐渐演化为三叠纪的准平原化环境。  相似文献   
56.
本文阐述了GIS软件技术体系发展的几个阶段,提出GIS软件的组件化趋势;并通过与传统GIS的对比,展示了组件式GIS的特点。文章重点描述了GIS组件的划分和各组件功能,并介绍了使用COM的结构化存储技术设计文件型地图数据库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1985~2004年温泉大雾日数和相应的平均气温、湿度的统计分析,发现特殊地形和特定的天气形势对温泉大雾形成的重要贡献,为以后建立温泉大雾预报指标提供了天气学依据.  相似文献   
58.
利用多种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及加工产品,对2003年7月3日产生在皖北的暴雨过程进行了中尺度分析。分析表明:在切变线云带上有11个β-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水平范围约100km,生命史约5h;其背景场是整个对流云区内具有高湿、正涡度和上升运动的特征,它们促使切变线内高湿斜压不稳定能量释放,促使β-中尺度云团发展,产生很强的降水,云团的水凝物廓线上部的可降水冰和云冰含量很高,最大值达0.8g/kg,最大高度达18km,云顶亮温低于-80℃。  相似文献   
59.
O3浓度增加对冬小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利用OTC 1型开顶式气室对冬小麦进行不同O3 浓度处理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O3 浓度增加 ,冬小麦发育期表现为开花前期有所延迟 ,开花后期的各发育期明显提前 ,生育期缩短 ,植株矮化 ,干物质累积量明显下降。无论是长时期通气处理还是阶段性通气处理 ,产量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0.
陕西冰雹气候特点及环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对1995-2000年初夏(5、6月)陕西省冰雹分布特点,降雹同期的环流背景进行了分析,把降雹同期500hPa环流形势分为西北所流型和冷涡(低槽)型。通过对降雹前期的地面的影响系统分析,总结出地面热低压、24h变压、冷锋或切变线对冰雹预报有效好的指标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