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22篇
  免费   2653篇
  国内免费   3597篇
测绘学   506篇
大气科学   7347篇
地球物理   1540篇
地质学   6196篇
海洋学   1087篇
天文学   182篇
综合类   758篇
自然地理   1556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523篇
  2022年   641篇
  2021年   612篇
  2020年   539篇
  2019年   641篇
  2018年   419篇
  2017年   438篇
  2016年   469篇
  2015年   614篇
  2014年   957篇
  2013年   762篇
  2012年   854篇
  2011年   881篇
  2010年   745篇
  2009年   770篇
  2008年   765篇
  2007年   780篇
  2006年   737篇
  2005年   722篇
  2004年   543篇
  2003年   588篇
  2002年   525篇
  2001年   502篇
  2000年   422篇
  1999年   386篇
  1998年   379篇
  1997年   438篇
  1996年   435篇
  1995年   418篇
  1994年   330篇
  1993年   274篇
  1992年   267篇
  1991年   176篇
  1990年   165篇
  1989年   150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对南海及邻区中国数字地震台网4个台站接收到的328条长周期地震记录的面波波形进行分块波形反演.分块波形反演把大尺度的优化问题转化为小尺度的优化问题,采用非线性优化方法求解,从而得到南海及邻区22网格划分、从地表深至430km 的地壳上地幔三维S波速度结构,并用检验板法进行了分辨率分析.结果表明,海域、岛弧和大陆在速度分布、岩石圈和软流圈存在明显的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994.
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地壳上地幔结构的人工地震探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人工地震探测在研究大震区和潜在震源区深部细结构,发震构造的深部特征、介质物性,地壳和上地幔结构与地球动力学过程,火山深部结构,油气生成的深部构造环境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人工地震资料解释中P波和S波的联合应用,浅层地震反射法在地壳浅层细结构、深浅构造关系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995.
胶东大型黄金矿集区及大规模成矿作用   总被引:38,自引:9,他引:38  
研究表明,胶东矿集区的东界与华北克拉通的东界吻合,金矿以华北克拉通变质岩及其有关的侵入岩为控矿围岩.主成矿期成矿时代为 121.6~122.7 Ma,约在 1个100万年的短时限内.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性,既来自于控矿围岩-花岗岩和变质岩,又来自于幔源的岩浆岩,特别是与中基性脉岩、偏碱的钙碱性花岗岩的侵入关系密切.胶东大规模成矿的动力学过程受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转折体制制约,是周围板块共同作用下的大规模壳幔相互作用的直接结果.  相似文献   
996.
从东太平洋中国开辟区南部挑选了4个铁锰结核(地理坐标,北纬7.7533°~8.6866°,西经143.875°~146.937°),每个结核以内部较容易剥离面和密集的铁锰质纹层为界,分成核部、中部和边部3部分,共12个样品做了Ce、Nd同位素组成和REE浓度测定。另外,从相同站位上又选择了3个结核进行了全结核的常量和微量元素浓度测定。常量与微量元素浓度测定结果证明,被研究结核属于早期成岩型。稀土元素图形特征与以前报道不同,从较广泛区域内挑选出的样品,除一个基本上无Ce异常外,其他都显示弱的负Ce异常,平均δCe为0.85。更重要的特征是,被测定的12个样品ε_(Ce)和ε_(Nd)都呈负值,同时,ε_(Nd)值高于其他大洋,它们分别为-0.80~-1.9和-1.4~-4.6,在ε_(Ne)-ε_(Nd)坐标图上位于第Ⅲ象限。根据这些特征,结合洋底地质环境,可能暗示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大洋亏损地幔的成矿物质在太平洋结核中占有绝对优势。结核内部壳层之间的Ce、Nd同位素组成和Ce异常强度的变化,可能说明,在整个结核形成期间,成矿组分的来源曾发生过较大变化,幔源组分的强烈活动出现在结核的形成过程中。  相似文献   
997.
简述了喜马拉雅运动三大变形幕的运动学特征并分析了在楚雄地区的反映。在剥去喜马拉雅运动的改造、把攀西地堑系和滇中海槽复原到建造时的位置后(楚雄盆地视作相对原地的),以“盆”“山”耦合的思路重塑了古特提斯分支洋盆的演化及这些盆地的发育。川滇交界区尽管发生燕山运动,印支期建立起来的“盆”“山”耦合关系直至喜马拉雅运动才脱耦。分析了脱耦的各种表现及第四纪内继承的新构造运动对盆地保存和油气成藏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998.
大气降水、土壤水分和干燥度指数是在经度方向上控制区域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本文运用最新的调查统计资料,对东北农牧交错区降水、土壤潜在蒸散量、干燥度指数及农作物生长期间土壤水分盈亏量的时间分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研究区内作物生长季期间土壤潜在蒸散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干燥度指数的时空变化情形。结合水分条件的空间分布,提出了5种土地利用区域组合类型。  相似文献   
999.
城市边缘区景观变化与人为影响的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陈浮  葛小平  陈刚  彭补拙 《地理科学》2001,21(3):210-216
利用1988、1993、1998年的遥感影像,应用最大似然法和概率松弛法对马山景观组分进行了测量,在此基础上,对分类结果进行比较求得研究区景观变化的转移短也阵,分析了人为改造活动与景观组分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空间变化过程,马山区已经从1988年的传统农业景观转化为1998年的城郊混合景观,人口、经济、产业结构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借助人为影响指数,利用网格采样和地统计学分析,研究了马山1988-1998年间景观的人为开发利用活动,揭示人为活动的空间变异强度分布及景观转变过程的社会驱动力。  相似文献   
1000.
大都市政府和都市议会是发达国家对大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机构,本文简要介绍了各种类型的大都市政府和都市议会的形成与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相应的宏观管理机构为城镇密集区政府和都市区规划局,最后,对我国城镇密集区规划管理的可行性与规划管理体系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