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6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雷州半岛春旱原因及缓解途径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雷州半岛总面积12471平方公里,有耕地31.3万公顷,其中水旱田16.91万公顷,旱坡地14.43万公顷。1984~1994年,平均每年干旱面积达18.92万公顷,最多年达36.97万公顷(1991),最少年达6.4万公顷(1992)。干旱中,又以春旱最严重,局部地方春旱年年有。60%以上年份春旱的面积可达6.6万公顷以上,最多达20.3万公顷(1991)。1993年全市干旱面积17.72万公顷,损失稻谷1.58万吨,直接经济损失1.69亿元。1994年,春旱面积19.4万公顷,55.18万人、23.15万头牲畜缺水,每天出动67.01万人,投入抗旱各种机械5.0181万台,耗资达3500.5万…  相似文献   
22.
本文利用萝北1959~2000年42a旬降水、气温资料,计算了春季干湿指数;划分春旱标准;分析春旱时间、空间的分布特征;进行气候分区;并计算出年度春旱强度指数。同时研究了萝北早春旱的前期大气环流异常特征,找到萝北早春旱的长期预报因子、关键月份、关键区,建立了春季降水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3.
24.
宋艳玲 《气象》2005,31(6):94-95
3月份,降水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大部地区,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略偏高。中旬前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雨雪和冰冻天气。月内,云南、甘肃的部分地区发生雪灾;江苏、广东、福建等地出现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25.
甘肃黄土高原春旱的气候特征及预测方法   总被引:34,自引:16,他引:18  
利用甘肃黄土高原55个气象站在1968-2000年间的春季降水、气温资料, 计算了春季干湿指数, 划分了春旱标准, 用REOF方法进行了气候分区, 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 计算了其与欧亚500hPa高度场、赤道北太平洋海温和高原加热场的相关关系, 建立了甘肃黄土高原春旱的均生函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 干旱有三个高发区, 频率为36%~57%, 约2~3年一遇, 且有增加的趋势。春旱与当年高原500hPa高度场、赤道北太平洋海温及上年盛夏高原加热场呈正相关, 与前期冬季高原加热场呈负相关, 所建立的预报模型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26.
根据吉林省46个代表站1961-2009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然后利用Z指数方法确定了反映吉林省春季旱涝强度的旱涝指标,分析其演变规律,对历史上出现的干旱事件进行诊断。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分析了吉林省春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吉林省春旱有全省型、中西部型、东南部型及西部型等几种主要空间类型。将EOF的前三个时间系数作为预报对象,利用相关普查筛选出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的前期500h Pa高度场关键区环流因子,建立预报方程,然后将预报出的时间系数再恢复成降水场,由此建立一套适用于区域干旱的场预报模型。对2010-2013年的预报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吉林省春季大部分地区的旱涝趋势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27.
利用气象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2.5°×2.5°的再分析资料,对韶关市4月降水特征和2011年4月降水异常偏少的成因进行分析,找出了降水异常偏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28.
白银市"四旱"气候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白银市4站1957—2000年44年的降水资料,计算了“四旱”干旱指数,分析了各旱段干旱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全市每年都有干旱发生,即每年至少有一站发生某一干旱。在4个旱段中,春旱频率最高,春末夏初旱次之,干旱频率从甫至北增加;全市90%的年份降水偏差一致,但南部的降水比北部多一倍且稳定性较好。另外初步分析了“四旱”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9.
基于Ts-EVI特征空间的春旱遥感监测——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季干旱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自然灾害。以河北省为研究区,采用Ts-EVI构建的特征空间,以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作为土壤水分估算因子对2005年4~5月的春旱发生与发展进行遥感监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表层土壤相对湿度RSM_(10)与TVDI的相关性均通过了α=0.001水平的置信度的t检验而表现出显著相关性,基于Ts-EVI特征空间构建的TVDI可以较好地估算土壤表层水分状况。(2)TVDI与不同土壤深度RSM的相关性在不同时期存在一定的差异,4月上旬~4月中旬以10 cm深度处的相关性最高,20 cm处次之;4月下旬~5月下旬以20 cm土壤深度处的相关性最好,10 cm处次之。(3)在不统计云覆盖地区旱情的情况下,2005年4月上旬河北省春旱面积为15 014.4 km~2;4月中旬~5月下旬的春旱面积分别为43 350.4 km~2、13 889.3km~2、71 664.3 km~2、12 864.8 km~2和44381.5 km~2。  相似文献   
30.
张丽 《吉林气象》2004,(3):21-23
2004年春季(3—5月)我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略少但分布极不均匀;终霜早:中北部地区透雨略早,西部偏晚;季内大风日数虽少于常年,但多连续大风日,且风力较大;白城、松原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春旱。本文简要分析了春季天气的环流成因,并对西部的旱灾、连续大风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