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9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450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699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8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3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河北国土资源》2006,(4):F0004-F0004
我厅积极参加省直机关工委组织的2006年春季植树活动.3月12日上午,周明厅长亲自带队.厅机关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参加了此次活动。我厅共植树130余棵.受到好评。  相似文献   
172.
本文从数值预报模式在不同时次输出同一时刻预报产品的稳定性出发,采用MATLAB6.5语言进行矩阵回归运算,建立德阳5站春季(3~4月)24~96小时逐日平均气温预报模型,从而作出德阳春季寒潮预报.  相似文献   
173.
针对四川盆地绵阳市梓潼县今年初夏首场区域性强对流冰雹天气过程,从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的分析入手,剖析了强对流冰雹天气过程中雷达产品的特征,分析表明:四川盆地西北部的初夏冰雹天气过程是由强度达65 dBz的勾状强回波产生,冰雹云回波在对流层低层具有垂直伸展厚度不大的强辐合特征.VAD风廓线、回波顶高、垂直液态水含量与冰雹天气的产生在时、空定位上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4.
计算分析了1990-1999共10a 5~8月南宁市单站地面压、温、湿及探空各层风、温、湿等物理因子,通过逐步消空找到预报因子线索,进而分析得到对南宁市5~8月强对流暴雨预报指标,最后对预报因子指标简单投票方法集成,建立了南宁市强对流暴雨预报系统,2004年试用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5.
何勇 《气象》2006,32(10):124-125
7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2.3℃,比常年同期偏高0.9℃,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3高值;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16.8mm与常年同期持平。月内,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和台风格美相继在我国登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暴雨洪涝灾害频繁,安徽、湖南、广西、黑龙江等省(区)受灾较重。局地强对流天气多发,江苏、江西、河北等省受灾较重。西北东部、内蒙古中东部旱情缓解,四川、重庆、湖北等地干旱持续或发展;江南、华南北部及西南东部出现持续高温天气。  相似文献   
176.
新一代天气雷达谱宽资料分析晴空回波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广州强对流天气发生前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观测的晴空回波谱宽资料,经过数据质量控制和预处理,估算了不同高度的湍流耗散率,发现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前,低层的湍流耗散率明显增强,揭示了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前兆特征.  相似文献   
177.
通过对2006年5月3日和7月17日库尔勒地区两次强对流天气的形势和物理量对比分析,以及库尔勒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CC)产品中的组合反射率(CR)、风暴相对平均径向速度(V)等产品的分析,得出库尔勒地区夏季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时的有利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分布及多谱勒天气雷达产品特征。  相似文献   
178.
1 做好观测前的准备工作 一般春末夏初和秋初雷暴多随天气过程出现;盛夏7月份、8月份高温、高湿,通常在午后会出现地方性积雨云而产生雷暴。在雷雨季节来临之前,要做好观测前的准备工作,熟练掌握雷雨观测、记载等有关技术规定。有突发性较强的雷暴、雷雨天气发生时,应及时监测强对流天气的变化,做到准确无误地记载和上报。  相似文献   
179.
李勇  钟利华 《广西气象》2007,28(4):49-51
分析了当前专业预报服务的现状,根据需要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强降水、强对流天气动态监测、分析和预报服务系统。该系统具有对气象信息采集、加工、分发、传输等自动化的功能,实现了对强降水、强对流天气、台风的实时监测和及时发布。  相似文献   
180.
利用T213资料和Grapes meso中尺度非静力模式对2006年9月20—21日发生在陕北中部黄河沿岸的一次强对流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有利的天气尺度环流背景下,中-α尺度低涡产生的中-β尺度云团是本次强对流天气的直接影响系统。这次强对流天气的发展过程是由高层辐散激发正涡度发展,从而形成深厚的中尺度低涡环流,是一次比较特殊的河套低涡型强对流天气。高、低空急流耦合的不同方式决定了强对流天气表现形式的转变。强对流发生前,河套地区已聚集了大量不稳定能量并有能量锋配合。模式能够比较真实地再现中尺度系统的整个发展过程和强对流天气分布,分析结果可为中尺度强对流预报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