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02篇
  免费   2111篇
  国内免费   2520篇
测绘学   1250篇
大气科学   1700篇
地球物理   1166篇
地质学   7123篇
海洋学   1102篇
天文学   360篇
综合类   976篇
自然地理   2656篇
  2024年   210篇
  2023年   656篇
  2022年   863篇
  2021年   927篇
  2020年   656篇
  2019年   791篇
  2018年   525篇
  2017年   572篇
  2016年   532篇
  2015年   570篇
  2014年   718篇
  2013年   623篇
  2012年   615篇
  2011年   586篇
  2010年   533篇
  2009年   563篇
  2008年   555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452篇
  2005年   406篇
  2004年   379篇
  2003年   369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393篇
  2000年   341篇
  1999年   310篇
  1998年   332篇
  1997年   361篇
  1996年   309篇
  1995年   285篇
  1994年   253篇
  1993年   171篇
  1992年   232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2篇
  1954年   3篇
  1950年   3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972.
973.
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探讨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狄恒恕  王松贵 《地球科学》1991,16(5):533-539
本文通过近年来的地震反射信息研究,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地质构造演化进行了分析,透过红山地区这个窗口,揭示柴达木盆地内中、新生代两个世代的构造成因类型,展示二者叠置关系和构造样式,认为该区存在先张后压的演化历史,且后期挤压作用破坏和改造早期拉张构造样式,从而更有效地指导盆地中生代油气藏的勘探。  相似文献   
974.
渤海沿岸广泛分布有沼泽化、盐渍化和沙漠化现象。本区在20000—12000aB.P.为干旱期,沙漠化呈正向过程;12000—2500aB.P.为暖湿期,沼泽化呈正向过程;2500aB.P.至今为向干冷转化期,湖沼迅速消失,盐渍化由发展转向减轻—脱盐,沙漠化则日趋严重。特别是近100年来其趋势更为明显和严重,成为本区环境恶化的主要方面。这种变化主要受气候和地质环境变化所控制。作者根据地质历史时期三化现象的演替规律,预测演化趋势,并研究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75.
北美斑岩矿床的某些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岩矿床可能是北美研究最深入的一类矿床.但是,正如对斑岩岩浆及有关金属的来源一样,对地幔、俯冲、洋壳、大陆壳、前寒武纪克拉通的作用还存在着争论.矿床空间分布的有关方面,比如斑岩矿区相对于克拉通的位置值得注意.美国的斑岩矿床分布于克拉通上,而加拿大的则远离克拉通位于增生地体内.矿床之间的时间联系同样要注意.在美国西南部,许多铜矿的平均年龄为65Ma,而钼矿为25Ma;在蒙大拿州和爱达荷州中部,钼矿床平均年龄为55Ma,而蒙大拿Butte铜矿为75Ma.加拿大斑岩矿化的主要成矿期为:Cu200~175Ma和90~20Ma;Mo60~50Ma.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中部的两个钼矿形成于140Ma和102Ma.总之,加拿大的Cu、Mo矿平均年龄明显早于在  相似文献   
976.
Avias  JV 王常明 《世界地质》1991,10(1):159-160
“Source du (?)ez”岩溶含水层系统(北蒙皮立(North Montpellieran)岩溶区-Franle S.E.)是内陆类型的岩溶含水层系统演化的地质控制的例子。岩溶含水层系统的演化主要受气候(和古气候)、地质和生物的控制。气候控制水进入岩溶含水层系统后,地质就成了主要的控制因索。地质控制包括: 1.岩性(和古沉积岩相)控制; 2.构造控制; 3.地形雕塑作用和其平面控制; 4.其它地质控制(电磁的,变质的,火山的)  相似文献   
977.
地球原地圈外层(包括原地壳)的组分、结构和演化途径涉及两方面相关的内容:宇宙化学和地球化学。宇宙化学是通过大多数地球形成的假说对原地圈的组分和结构进行模拟。作者采用“地球的多阶段多相增生模式”这一假说。原地圈组分的宇宙化学计算基于下列假设和约束条件:①地球的组分取决于残留物与“次生”宇宙物质的混合程度;②在原太阳星云内的宇宙物质增生遵循重力分异定律;③地核组份取决于铁陨石和铁石陨石的成分;④构成原地幔与原地壳的宇宙物质成分与石陨石的成分一致,并与石陨石的宇宙丰度和最初混合时降落在地球的比例大小有关;⑤超新星物质占地球物质的比例为2~3%,并趋向于在地表富集,在常量元素方面与宇宙丰度的平均值一致;⑥在原地壳和原上地幔中,由于产生元素时短期的放射和K(超新星物质组份)而产生  相似文献   
978.
Rao  VD 戴文志 《世界地质》1991,10(1):36-37
花岗片麻岩中的一种高级变质岩-麻粒岩,是组成太古代地盾花岗岩—绿岩—麻粒岩地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对花岗岩与片麻岩、麻粒岩和绿岩之间的成因联系了解甚少,因而未作深入讨论。低级和高级变质岩石之间的转变,在空间上的渐变及其它方面的突变,使这一问题进一步复杂化。角闪岩相的英云闪长片麻岩和麻粒岩相的紫苏花岗岩之间的野外关系,矿物学和化学成分的相似性,支持了低级和高级地体属同种成因的观点。沿着印度半岛东海岸1500km长的东部高止山脉,形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麻粒岩带。尽管印度南部克拉通麻粒岩(SCG)和其东部高止山脉的麻粒岩(EGG)岩性相似,但其化学成分不同。南部的英云闪长麻粒岩和北部片麻岩呈渐变关系,而东部的麻  相似文献   
979.
确定潜在震源区地震年平均发生率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建成  时振梁 《地震学报》1991,13(4):496-504
为了在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中,较好地反映大陆内部地震活动的时空不均匀性,按照震级分档和空间概率分布函数的思路,本文选取并量化了多个地震、地质特征,以描述各震级档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性质.为避免同一因素的重复使用和主观作用的介入,文中引入了分量分析方法对特征进行正交变换.对变换得到的互不相关的新特征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再结合七级以上强震发生后的减震作用,确定了各潜在震源区各震级档的地震年平均发生率作为例子,试算了京-津-唐-张地区的地震烈度区划图.该例子说明,本文的分析方法,不仅能反映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的时空不均匀性,还避免了特征量的重复使用和专家判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0.
利用地震对分析统计方法研究了川滇木里—宁蒗及松潘一汶川区的地震时空分布图象。结果表明:①任何震级的地震在空间上的分布都是非随机的,不均匀分布。在较小震中距上,地震呈现明显的聚集现象。聚集程度有随震级明显增高的趋势,且随构造背景而异;②两区域的地震(松潘一汶川区3.5≤M≤3.9的子集例外)在时间上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小震级地震集中在较小时间间距范围上,较大震级地震的分布图象则随区域构造背景及地震活动水平不同而出现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