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6篇
  免费   1092篇
  国内免费   1423篇
测绘学   559篇
大气科学   2725篇
地球物理   838篇
地质学   1138篇
海洋学   770篇
天文学   188篇
综合类   373篇
自然地理   520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439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42年   7篇
  1938年   4篇
  1936年   12篇
  193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解释了文献「1」中关于化整后的车贝雪夫多项式约简处理的技术原理,给出了一种可快速实现多项式约简处理的求算方法。  相似文献   
982.
1993年7月28日夜至30日,长江上游发生了一次突发性的特大暴雨,其降水中心的峨眉山市 ,24小时雨量达509.5mm,破四川省40余年来3日两量最大纪录,本文采用较详细的边界层和雷达回波资料结合物理量诊断,对此次强暴雨过程作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两场不同性质降水先后发生在同一区域是导致此次强暴雨过程日雨量破纪录的重要原因.而引起两场不同性质降水的天气系统分别是边界层内的中-β尺度浅薄扰动和700hPa中-α度西南低涡.此外,特殊的地形作用和200hPa辐散流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此次暴雨过程的降水强度.  相似文献   
983.
通过分析1900年以来每5a地球磁场各阶球谐系数的相关系数发现,地球磁场偶极子分量的ρ值在1905-1970年基本保持不变,1970-1985年下降,1985-1995年又上升,呈V字型变化。而非偶极子分量的 值则具有周期性变化,在1915年、1945年和1980年出现峰值,在1935年和1965年则处于低谷,变化周期约为30a。通过分析地球磁场非偶极子分量 值周期变化与日长周期变化的相关性,得出两点新的认识:1.非偶极子分量的周期性变化与核幔边界耦合过程相关,而偶极子分量的变化对应外核的深部过程;2.外核顶部流体具有周期性的变化,其变化周期与日长及非偶极子分量的变化周期一致。  相似文献   
984.
李建彪 《广东地质》1999,14(3):19-25
通过磁组构和岩石变形特征的研究并结合其他资料,推断出大王山动力变质带是在加里东晚期岩浆侵入成岩后,多期构造叠加作用的结果,识别出四期构造造变形:第一期为海西期的SWW→NEE构造滑脱作用;第二期为海西-印支期的NE向左行平移剪切作用;第三、四期分别为燕山早期和喜马拉雅期的NW→SE逆冲作用。  相似文献   
985.
青藏高原隆升作用于大气临界高度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张耀存  钱永甫 《气象学报》1999,57(2):157-167
利用P-σ混合坐标系全球大气环流模式研究了青藏高原隆升作用于大气临界高度问题,通过对数值试验结果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在高原隆升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临界高度,这个高度在夏季约为1500~2000m。当高原总体平均高度超过临界高度后,高原周围地区的气流主要以绕流为主,爬坡气流的速度较小,稳定的高原季风开始形成,高原地区范围内为强大的上升运动区,高原南侧和中国东部地区出现一条明显的雨带,随着高原隆升高度的增高,雨带内的降水量逐渐增加,同时高原西侧附近地区形成一个稳定的感热通量大值带  相似文献   
986.
关于冰期演化三个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汤懋苍  柳艳香 《冰川冻土》1999,21(2):181-185
施雅风和李吉均(1994)在总结80年代以来中国冰川学研究的新进展中,提出了3个有待深化和争论的问题:1)不同地区最大冰期出现先后差别的原因尚不清楚;2)是否存在一种与季风区相反的模式,即冰期与雨期同步;3)在冰期变化中“气候因素与构造因素何者为主”。这3个问题也可以说是本世纪冰川学研究留给下世纪的3个问题。它的解决只有冰川学、气候学和地球动力学等的结合才有可能。文章拟对此3种问题提点看法,以期“  相似文献   
987.
首先给出具有 Rankine 模式的中尺度气旋的模拟多卜勒径向速度图,然后利用多卜勒雷达观测的径向速度与实际气流间的几何关系,提出一种确定近似轴对称的中尺度气旋中心及最大风速半径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8.
海岸线熏烟扩散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导出一个无需作常涡扩散系数或“面源”假设的海岸线熏烟扩散模式。根据二维理论和观测资料对热力内边界层(TIBL)高度公式进行了简化。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在海岸线附近,应尽可能将高污染源设置在远离海岸或靠近海岸线处,避免设置在有效源高度与当地TIBL高度相等的地点附近。  相似文献   
989.
应用熵最大原理导出的极值分布概率模式,研究了新疆建筑工程设计中最大积雪厚度极值的分布规律,揭示了新疆最大积雪厚度极值和雪压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各测站的最大积雪厚度遵循熵最大原理导出的极值分布,并进行了熵理论模式的适度检验(k-s检验),通过率达89%,对新疆建筑工程设计及相关的公路工程设计等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0.
松嫩流域暴雨的特点及天气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查1961-1996年共计36年的历史气象资料,提出了松嫩流域暴雨的降水特点及天气类型,并对预报着眼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