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3篇
天文学   110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5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和天文馆馆长作客聂一菁演播室 2009年7月21日,我和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应邀到北京电视台,在晚间新闻报道接受金牌美女主持聂一菁访谈:如何面对明天长江流域500年一遇的日全食?朱进馆长又是博士又是研究员是当然主宾,我却是因为12年前那张“瞬间的永恒”,再次受到媒体关注。  相似文献   
72.
解密日全食     
《天文爱好者》2009,(6):49-49
2009年7月22日,将发生一次日全食天象奇观,我国长江流域的主要城市观测条件都非常理想,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普及天文知识的好机会。希望通过阅读本书,更多的人能了解日全食,了解天文知识。  相似文献   
73.
当读者朋友们拿到这期杂志时,应该已进入5月,距离今年最举世瞩目的天象——7月22日日全食,只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了。相信不少读者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届时奔赴日食带一睹奇观,同时通过自己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一难忘的瞬间。如果你是一名已有一定经验的天文摄影者,手里又有比较好的器材,想要拍到精美的日食照片,那么,你可以参考本刊去年的增刊《日食大观》,或者本刊去年第五期上的相关文章。  相似文献   
74.
《天文爱好者》2009,(4):81-81
在2009国际天文年的诸项活动中,中小学教师培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国际上这是一个三年伽利略教师培训计划的起点(2009~2010),在中国这是一个全国性的普及天文知识和动手教育的活动。结合今年7月22日在长江沿线(从四川到上海)发生罕见的日全食天象,为使各地教师能在不同观测地点接受培训,我们初步安排三项活动如下:  相似文献   
75.
9,8,7,6,5,4,3,2,1,武汉复圆! 2009年7月22日上午10时46分28秒,这激动人心的场面通过网络传向世界,它标志着国际天文年日全食多路联合直播武汉站的任务圆满完成。2009国际天文年日全食多路联合直播的所有工作人员用自己出色的表现向亿万收看直播的观众递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76.
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有幸在半年之内见证了日全食和日环食的精彩。  相似文献   
77.
<正> 八十年代第一个春节,在云贵境内出现了日全食,这是本世纪内发生在我国的最后一次日全食。 日食不仅是天文学,特别是太阳物理工作者所关心的重大事件,而且也是地球物理、空间科学等的重要研究对象。长期以来,地球物理科学工作者利用地磁场短期变化和磁暴现象,曾预测有高空电离层和磁层的存在,并有效地区分太阳波辐射和粒子辐射。延续至今,诸如太阳风、M区和冕洞、行星际磁场扇形结构等等,均为众所关心的科学课题。  相似文献   
78.
1980年2月16日日全食期间,在云南瑞丽进行了地磁场的正常与快速两种记录,分析了地磁日变化、小扰动和地磁脉动的变化。结果表明:磁偏角偏东(-0.8′±0.2′),水平强度有微小的变化(-2.9γ±1.6γ);地磁小扰动的幅比减小;这与电离层E层的电子密度的变化相对应。  相似文献   
79.
对1997年3月9日的漠河日全食以及几乎遍布整个中国境内的日偏食地磁效应作了详尽地分析,得到了分布广泛的日食地磁效应.其特征表现为,日食期间H分量呈下降变化,其变化幅度沿纬度呈对称分布,中心约位于33N处.这是国内日食地磁效应研究近年来所获得的最新的覆盖范围最广的结果.   相似文献   
80.
巴布亚新几内亚日全食的地磁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1983年6月11日日全食的地磁场效应,我们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Port Moresby)进行了地磁观测。经过资料分析,在消除当天的正常日变化和干扰变化后,日食效应比较明显,水平强度减小(-3.6±1.2nT),磁偏角偏东(0.6′±0.1′E)和垂直强度增加(5.0±1.1nT)。证实了日全食引起地磁场强度和方向的变化,与食分、食甚持续时间、太阳高度角(即日食发生的地方时)和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