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3篇
天文学   110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5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数字日全食     
《地理教学》2009,(9):48-48
6分1秒:7月22日我国境内能观测到的日全食时间最长达到6分1秒,被称为本世纪最长的一次日全食。3000千米:整条日全食带在我国东西长3000千米,南北宽最窄处226千米、最宽处251千米。全食带从我国西藏南部和云南西北部,扫向四川和重庆,接着进人湖北和安徽,又向东扫向江苏和上海,最后从浙江的舟山群岛人海而东去。  相似文献   
102.
周义钦 《地理教学》2010,(13):22-24
日食和月食是体现日、地、月关系的比较常见的天文现象。2009年为全球天文年,各种天文现象彷佛在庆祝似的一起来凑热闹。去年全球有一次日环食、一次日全食、一次月偏食及三次半影月食现象,其中7月22日上午的日全食,全食带起自印度,横贯我国西藏南部和长江流域,最后结束于南太平洋,成为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日全食奇观。  相似文献   
103.
1991年日全食近红外光谱观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辉  尤建圻 《天文学报》1999,40(1):69-75
介绍1991年7月11日墨西哥日全食的近红外光谱(10712-10972)观测资料和分析结果.从无缝谱得出的极边缘光球连续谱表面亮度曲线上发现在日面边缘之内210km处有一强度凹陷,由该曲线拐点定出色球底的温度为4425±26°K.无缝闪光谱资料显示Hel10830线在边缘外1200km附近发射达极大,其下降段的对数梯度β为0.633×10-8cm-1,与可见区Hel线相近.此外,东边大日珥的资料显示该日珥的强度很弱,仅为普通日珥强度的2%—5%,具有很大的湍流速度(约30km/sec)和视向蓝移运动(210±15km/sec).由于Pγ在光谱上没有显示,所以认为其激发程度很高.该资料中未找到非日珥性质的色球发射  相似文献   
104.
1997年3月9日漠河日全食期间地磁脉动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3月9日漠河日全食期间分别在漠河地磁台,北京怀柔地磁脉动站和三亚地磁台开展了地磁脉动的观测。本文重点分析了3月9日07:00LT至11:00LT日全食前后漠河地区地磁脉动的观测资料,研究了日全食期间地磁脉动的主要特征,并对日全食期间地磁脉动的激发机制做了较深入的人。  相似文献   
105.
1997年3月9日日全食8.6mm波段射电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8.6mm波段射电太阳的半径为1.012R,总流量为2540sfu(1sfu=10-22W/m2Hz),日面平均亮温度为9632K,径向亮温度分布,在日面光学边缘内侧0.936-0.992R处,存在临边增亮,平均增亮幅度相对于日面中心为9.7%.  相似文献   
106.
7月22日上午的日全食,堪称五百年一遇的天文奇观。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第九、十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原地矿部副部长陈洲其同志,不辞劳苦赶赴位于最佳观  相似文献   
107.
2009年7月22日上午发生的日全食是21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日全食,其全食带覆盖了中国中部的K江流域,为研究日全食对电离层的影响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为此本文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了实时求解TEC和GPS系统硬件延迟,为实时监测日全食期间电离层变化提供了绝对的电离层TEC.采用上海和浙江区域内GPS网的观测数据,建立了...  相似文献   
108.
根据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期间武汉市直接辐射、总辐射、气温、地表温度、地气温差、相对湿度、风速和云量等气象要素逐分钟资料以及日全食各个阶段发生时刻,对各要素进行特征分析和t检验,结果表明:(1)日全食间,直接辐射量和总辐射量变化特征基本一致,相关系数高达0.9,其中总辐射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2)气温、地表温度和...  相似文献   
109.
日全食期间在是否存在"引力异常"现象是一个关系到引力本质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科学问题.近一个世纪来,许多科学工作者作了大量的观测和实验,研究日全食期间的"引力异常"现象.肯定的、否定的结果并存,更多的是难以确定的结果.在学习、总结和发展了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本文利用7台LaCoste-Romberg重力仪和1台SG-053超导重力仪,对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期间的重力变化进行了精细的观测.研究利用了目前最好的观测环境和观测仪器,无论观测规模还是观测质量在近百年来日全食的重力观测研究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在经过详细的数据处理和图像分析后,可以确定,日全食期间不存在现有观测能力之上的引力异常,以往发现的异常现象受剧烈的气象变化影响可能性极大.另外,在处理重力观测数据时,本文合理的利用了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法去除理论潮汐值,使计算得以简化,结论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