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7篇
  免费   2023篇
  国内免费   2108篇
测绘学   1291篇
大气科学   3733篇
地球物理   739篇
地质学   4551篇
海洋学   1180篇
天文学   54篇
综合类   697篇
自然地理   1613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409篇
  2021年   484篇
  2020年   360篇
  2019年   387篇
  2018年   310篇
  2017年   340篇
  2016年   347篇
  2015年   450篇
  2014年   694篇
  2013年   548篇
  2012年   721篇
  2011年   722篇
  2010年   698篇
  2009年   672篇
  2008年   663篇
  2007年   602篇
  2006年   568篇
  2005年   469篇
  2004年   408篇
  2003年   432篇
  2002年   392篇
  2001年   395篇
  2000年   291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262篇
  1997年   262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228篇
  1994年   183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7年   4篇
  1937年   2篇
  1934年   1篇
  1931年   1篇
  1930年   1篇
  1926年   2篇
  192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21.
陆地生态系统模型比较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地生态系统作为地球表层复杂系统中重要一环是全球碳氮循环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模型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备受关注。近年来,国际上发展了多种基于不同原理和目标的模型,其模拟结果也不尽相同。为了对这些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国际上开展了多个模型比较研究计划。本在筒述各种模型比较计划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国际上一些比较成功的模型的研究进展;指出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建立在对生态系统各个组成要素、生态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机制研究的基础之上。耦合大气、岩石圈、生物圈从机理上模拟碳氮动态,同时在进行区域或全球尺度评价时引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将是未来模型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2.
震旦纪陡山沱期凝源类Tianzhushania属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大型具刺疑源类TianZhushania的属名源于湖北长阳天柱山地区,模式标本最早发现于震旦系统陡山沱组的燧石结核中(岩石薄片)。本文综合了20多年来国内外有关该属的报道和研究,并结合最近笔者对贵州瓮安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硅化保存的Tianzhushania tuberifera Yin,Gan and Xing2001与磷酸盐化保存的球状实体化石Megasphaera ornata Xiao and Knoll2000之间关系的最新研究结果,对大型具刺疑源类Tianzhushania属的形态特征,巳定种的地理分布,地层意义和可能的亲缘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3.
西藏纳木错末次盛冰期以来的古植被、古气候和湖面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西藏纳木错湖相沉积的U系、14C年龄和孢粉分析结果表明,纳木错沿岸的拔湖约1.5~8.3m和8.3~15.6m的T1和T2分别形成于末次盛冰期以来约(11.81±0.10)~(4.22±0.09)kaB.P.期间和(28.2±2.8)kaB.P.左右.该套湖相层的孢粉组合、地层和湖岸堤的分布表明,在末次盛冰期期间,纳木错湖面主要波动于拔湖12~20 m之间,但湖面最低可达拔湖约8m.区域植被主要为以蒿和莎草科为主、含松和桦的草原.在约11.8~4.2ka B.P.期间,湖面波动于拔湖2~9m之间,区域气候整体较为暖湿.其中全新世大暖期出现在约8.4~4.2 ka B.P.期间,气候温暖湿润,区域出现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气温可能比现今高约5℃,降水量可能比现今多100~200mm,湖面扩张并升高,最高可达拔湖约10m.  相似文献   
124.
50a来洮河流域降水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洮河流域 40多年水文实测资料分析表明 ,由于受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 ,流域降水和径流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 ,降水与径流总体呈下降趋势 ,其下降的线性斜率分别为 - 0 .86~ - 1.34mm·a-1和 - 1.5 7~ - 3.36m3·s-1·a-1;而气温呈缓慢上升趋势 ,其上升的线性斜率为 0 0 2℃·a-1.降水的减少和温度的升高已经导致甘南草原荒漠化 ,使许多湿地和湖泊干涸 ;径流的减少和温度增加在近2 0a来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  相似文献   
125.
The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 karst tufa from Guangxi, China, which has not been studied before. A comparison with tufa from Dinaric Karst of Croatia is discussed in view of the C-type climate. The major mineral is calcite. Minor minerals are quartz and dolomite, depending on location. The content of calcium carbonate varies from 65% to 92%, and that of magnesium carbonate from 0.03% to 1.77%. Among other elements, the most abundant are Fe, from 0.02% to 1.50%, and Ti, from 0.15% to 0.27%. Many other trace elements (V, Cr, Mn, Ni, Cu, Zn, As, Se, Br, Rb, Sr, Y, Zr, Hg and Pb) are also present. Specific activity of radionuclides 40K, 232Th, 137Cs, 226Ra and 238U varies from sample to sample. Concentration of U in tufa is close to that reported for sedimentary carbonate. Low concentration of 137Cs indicates that this part of the world was not exposed to nuclear explosions. The concentration of 226Ra is the highest in Mashan County. The ratio 238U/226Ra (0.21-0.71) in tufa from Mashan Co  相似文献   
126.
贵州峨眉山玄武岩喷发期的岩相古地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贵州峨眉山玄武岩喷发,从动态的角度可以分为茅口期晚期和龙潭期(吴家坪期),龙潭期又可分为三个喷发旋回,对应于四个不同的岩相古地理环境,体现了东吴运动在造成贵州地区地壳抬升、下沉和接受最大海侵之后,又上升、拉张、沉陷带发生地裂(又称峨眉地裂)以及地幔物质喷溢等地质活动,具间歇性和多旋回性的特点。本文从研究海陆变迁入手,揭示峨眉山玄武岩喷发与沉积作用的内在联系,进而探讨其与金、锑等矿产的成因联系,提出该期各相区与成矿区的形成模式。通过对贵州峨眉山玄武岩不同喷发期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可以看到,茅口期晚期和龙潭期早期海域的沉积韵律和相带展布格局与玄武岩喷发的间歇性和多旋回性特征完全一致。玄武岩的喷发为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玄武岩喷发的间歇期又为沉积矿产的富集提供机遇。这种岩浆期后气液以富硅和二氧化碳为特征的玄武岩,本身富含铁、锰、铜、铅、锌、锑、砷、汞、金、银、氟、磷以及一些稀散和放射性元素等成矿组分。在喷发过程中,气液成分有一定变化,各阶段和离岩浆的远近距离不同以及喷发性质和环境差异,形成了火山气液矿床、火山沉积矿床和沉积矿床的不同成矿带。  相似文献   
127.
五里冲水库--治理和利用喀斯特溶洞的范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光聪  张鸿 《云南地质》2003,22(1):16-26
滇南蒙自五里冲水库,系充分利用盲谷地形、地下隐蔽喀斯特大厅、地下暗河等自然条件,扬长避短,通过明堵暗灌、高压灌浆、构建防渗帷募等特殊综合工程手段建造的无大坝型水库。该区地质情况复杂,喀斯特十分发育,先后投入大量钻探、平硐及基础地质调查工作量,采和合适的防漏、防渗工程。1996年竣工下闸蓄水后水位持续上升,达到设计要求,为蒙自工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条件,亦为在我国南方复杂喀斯特地区构建大、中型水库闯出新路。  相似文献   
128.
本文对北大别燕子河地区英云闪长质片麻岩中的锆石进行了单颗粒U-Pb年龄测定。该片麻岩中存在两种类型的锆石,一种是片麻岩原岩中的岩浆锆石,在后期的变质事件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Pb丢失;另一种是变质作用过程中的新生锆石。5个分析点拟合出一条很好的不一致线,得到上下交点的年龄分别为880±110Na和228±13Ma(MSWD=1.1),其中上交点的年龄代表了片麻岩原岩的形成时代,下交点的年龄代表了变质作用发生的时间。变质锆石给出了238Ma的一致年龄,与不一致线给出的下交点年龄在误差范围内相同。这一结果表明北大别片麻岩也经历了印支期变质作用。北大别地体为扬子板块的北缘,华北与扬子板块的缝合线应位于北大别以北。  相似文献   
129.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社会与自然系统产生的影响已日益受到全世界各国政府与广大民众的关注。与天气和气候有关的灾害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日益增大,社会与生态系统似乎变得日趋脆弱。人们关心刚刚过去的20世纪的天气与气候发生了什么变化,更希望了解未来的21世纪,人类居住的地球会出现什么样的气候情景。根据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观测记录、研究成果以及科学家们对气候变化的评估与预测展望,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进行概括。首先阐明20世纪地区性气候变化的事实;并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科学技术报告中关于20世纪全球气候变化进行的总结性评估以及对21世纪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作为阐述过去与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依据。同时,还介绍了一些科学家对IPCC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结论所持的不同观点或质疑。还就气候变化对社会与自然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130.
邓韫 《华南地震》2003,23(1):51-56
根据1900~2000年中国大陆、台湾及全球地层记录及前人的研究,论证了地层周期存在的可能性及形成机制。作者认为,是太阳活动、月球运动轨道及各行星运动轨道的周期性变化,通过磁力及万有引力改变地球内部物质的分布,从而引起地球自转速度的周期性变化,最终致使地展出现周期性的活跃期及平静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