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5篇 |
免费 | 290篇 |
国内免费 | 38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69篇 |
大气科学 | 606篇 |
地球物理 | 256篇 |
地质学 | 299篇 |
海洋学 | 256篇 |
天文学 | 32篇 |
综合类 | 133篇 |
自然地理 | 1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58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46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56篇 |
2014年 | 131篇 |
2013年 | 81篇 |
2012年 | 97篇 |
2011年 | 69篇 |
2010年 | 83篇 |
2009年 | 112篇 |
2008年 | 101篇 |
2007年 | 72篇 |
2006年 | 84篇 |
2005年 | 85篇 |
2004年 | 59篇 |
2003年 | 49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4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6篇 |
1975年 | 5篇 |
1974年 | 6篇 |
1954年 | 4篇 |
1942年 | 4篇 |
1936年 | 3篇 |
193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由于光谱和空间尺度上的差异,融合结果容易出现光谱失真或空间失真。如何同时实现两个尺度上的对齐,是提高融合效果的关键。传统的SFIM(Smoothing Filter-based Intensity Modulation)遥感图像融合方法可以保证光谱尺度上的一致,但在衡量空间尺度一致上还不够精确。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方差互信息的空间尺度对齐方法,并在平均梯度一致性的约束下进一步改进SFIM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多光谱各波段线性拟合生成多光谱强度图像,并对高分辨率全色图像进行高斯低通滤波,改变滤波参数循环计算2幅图像的局部方差图像间的互信息,当互信息最大时,高斯滤波参数为最佳滤波估计参数;然后,用该高斯滤波器卷积高分辨率全色图像,得到与多光谱图像空间尺度一致的低分辨率全色图像;之后,高低分辨率全色图像间比值处理得到细节图像,以高分辨率全色图像平均梯度为基准,引入调节系数控制细节图像的注入量;最后,细节图像、调节系数与多光谱图像相乘得到融合图像。为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在IKONOS和Quickbird两种数据集的植被区、建筑区和混合区3个不同场景六组图像开展融... 相似文献
92.
93.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黑土分布区。初垦时,黑土层平均厚度为60-100厘米。如今,黑土层厚度已下降到20-40厘米,并且以平均每年3—3.5毫米的速度流失。 相似文献
94.
95.
针对目前GPS软件接收机C/A码捕获信噪比门限高、捕获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平均分组和叠加相关的GPS弱信号捕获方法。首先,基于平均相关处理技术降低C/A码捕获过程中的自相关损耗,提高对微弱信号的捕获能力;然后,利用叠加相关提高相干运算的运算效率,并采用线性插值提高自相关函数性能;最后,利用频偏校正和内插进一步提高C/A信号的捕获精度。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均验证,该方法能够在较低的信噪比下实现GPS信号捕获,且精度较高、运算量较低。 相似文献
96.
97.
98.
This paper reports the concentrations of 137 Cs, hexachlorocyclohexane(HCH),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s(DDT) and its main degradation products, δ13C, and organic carbon in pond sediments(0-210 cm, sectioned by 2-20 cm interval) and surface soils(the 0-3 cm horizon) collected in 2010 from Chenjia catchment, which is located in Yanting county in the hilly central Sichuan of China. α-, δ-, and γ-HCH, DDT, and DDD were not detected throughout the sediment profile. Trace concentrations of δ-HCH(0.89-29.31 ng g-1) and p,p′-DDE(1.85-6.02 ng g-1) were detected only in top 40 cm sediment. The 137 Cs fallout peak in 1963(corresponding to the 55-60 cm depth), the sedimentary signature left by the last year of HCH use in 1989(an additional indicator at 20-25 cm), and the obvious original channel bed prior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ond in 1956 were used as temporal markers to estimate changes in average sedimentation rate between different periods due to changes in land use. Continuous, marked decrease in average sedimentation rate(i.e., 3.79, 1.35 and 1.07 cm year-1 in 1956-1963, 1963-1989, and 1989-2010, respectively)over time was observed, probably due to the reforestation, abandoning of steep sloping farmland for afforestation and natural re-vegetation(implementation of the Grain for Green Program), and the conversion of part of gently sloping farmland terraces to orchard land since the 1980 s, especially since the 1990 s. This was corroborated by the observed decrease(more negative) in δ13C of sediment towards the surface, which indicates increased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eroded soil particles coming from slopes with increased tree cover in sediment source area. Combined use of 137 Cs, δ-HCH, and δ13C record in sediments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a powerful approach to reconstruction of response in sedimentation rate to historical land use changes. 相似文献
99.
现场热响应试验是获取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为试验场区地源热泵工程地埋管换热器类型及长度的选择,浅层地热能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该文系统介绍了现场热响应试验的目地任务、试验装置、原理、内容和步骤,数据处理方法,并以位于汶泗河冲洪积扇中上流地区的兖州市南郊试验场松散层现场热响应试验为例,介绍了试验场区水文地质条件,试验过程、试验数据分析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0.
将任一中尺度区域的平均瞬间径流率考虑为区域平均降水量和地表土壤层水分渗透垦的余项.根据降水量在地理空间上分布的实测资料拟合其空间概率密度函数(PDF),并结合土壤入渗物理过程的数学描述及其经验公式,精确估计出地表土壤渗透率及其空间分布,由此建立区域地表径流率的统计-动力学估计方案.换言之,区域内地表产流率可视为区域平均降水量与区域平均的土壤下渗量之差值,而区域内土壤的平均下渗量又町分为非饱和区和饱和区两部分的下渗量来分别计算.就陆面水分循环的物理过程而言,地表入渗现象是在一定的下垫面特性基础上,由一定的水分供应源而形成的.根据大气降水向地表层输送水分的物理过程,在满足植被表层覆盖需水(截流水)和地表层土壤人渗水基础上,多余的降水量才会形成地表径流.凶此,推求地表产流率的主要关键在于地表土壤层需水量.为此奉文根据土壤水分通量方程推导出水分入渗公式.又从描述土壤水分和降水的空间PDF出发,推导出非均匀土壤含水量及降水气候强迫所形成的次网格尺度区域平均径流率计算公式.利用长江三角洲地区1996年降水量和土壤特性等实测资料建立区域平均地表径流率的估计公式,并对其影响凶素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用Mosaic方法计算的区域径流率(或产流率)结果十分接近.由此可见,该文提出的降水气候强迫下非均匀地表区域平均径流的这种统计-动力参数化方案,具有相当的可靠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