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2篇
  免费   1208篇
  国内免费   635篇
测绘学   429篇
大气科学   590篇
地球物理   2260篇
地质学   1256篇
海洋学   397篇
天文学   175篇
综合类   309篇
自然地理   109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4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1篇
  1974年   8篇
  1965年   20篇
  196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张彦 《中国测绘》2009,(5):46-49
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花园城市万隆举行的划时代的亚非会议,今年已届54周年。我作为有幸亲历这个新中国早期参与的重大国际事件的少数幸存者之一.回顾往事,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32.
The authors tested the percussion-extruding Down-the-hole (DTH)hammer bit with five different structures and mainly analyzed the drilling mechanism between conical bit and stepped bit. In addition, aiming at "the pile effec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dvantage' of stepped bit, we design a new cam spinning bit and test it outdoors. The result shows that using cam spinning bit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pile effect", which can also obtain higher drilling efficiency than using conical bit in high confining pressure strata. It is characterized by novel structure and high drilling speed as well as good guiding, and it is significant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in percussion-extruding drilling technique.  相似文献   
33.
南中国海定常环流的一种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南海是我国沿海最大最深的海域,中外学者曾作过一些研究。徐锡祯等用动力计算方法研究了南海的水平环流,首次给出了整个南海海域四个季度各层次的平均密度流图(如图2A、2B均引其动力计算结果)。该文给出的500米层(即中层)的环流与表层基本一致,并说明了南海环流有着较大的深度,至少在800米层的深度上,环流运动依然清晰可见。其动力计算的速度零面选为1200分巴。  相似文献   
34.
35.
近断层区域脉冲型地震动对于大跨度工程结构地震响应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大震近场记录的匮乏使得探究脉冲型地震动的特征较为困难.本文借助基于运动学震源模型的地震动合成方法,合成不同震源机制参数情况下的近场地震动场.采取基于能量的速度脉冲识别方法,提取合成地震动场中的速度脉冲并计算脉冲周期和幅值,分析震源机制参数对速度脉冲空间分布及脉冲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断层走向变化主要影响脉冲型地震动的方位;倾角和滑动角主要影响脉冲型地震动的数量和分布方位;脉冲型地震动更易出现在与断层走向斜交的方向上,在垂直断层走向方向上脉冲型地震动分布相对较少;走向对脉冲特征参数影响很大;相对于脉冲周期,断层倾角对脉冲幅值影响更显著;倾滑断层引起的垂直分量脉冲周期明显大于其他震源机制情况.  相似文献   
36.
从WGS84到CGCS2000的坐标转换,涉及坐标框架转换和历元转换两个问题.如何提高大区域坐标转换精度,是一直以来的研究热点,针对大区域坐标转换精度较低的问题,考虑历元转换,提出融合速度场改正信息的坐标转换方法.该方法对建立速度场改正模型进行了研究,分析比较了各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选择一种模型用于实现CGC...  相似文献   
37.
主应力轴旋转对剪切带形成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软土的剪切带形成对于研究土的工程性质、土体稳定性评价有重要的意义。 采用可以考虑主应力轴旋转影响的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关口-太田模型, 分析主应力轴旋转对剪切带形成的影响, 得出最可能发生局部剪切变形的方向同主应力轴的旋转角有关, 但主轴旋转对激发变形局部化失稳的影响不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38.
Tyap.  KF 《地学前缘》2000,7(1):69-78
讨论了一些有关地壳均衡概念的模型。业已证明 ,这些模型既不能用以正确评估地球的平衡状态 ,也不能用以解释构造成因。介绍一种新的地壳均衡模型 ,它与地球的某一种旋转方式相适应。地球体与球的偏差 ,被用来作为地球平衡的判据。地球被认为是在偏差趋近于零的那些点上得到平衡的。地球体与球体之间标志的差异 ,是由地球外壳中地质作用的方向所确定的。所提出的是大地地壳均衡模型 ,是地壳中构造形成新旋转假说的基础。  相似文献   
39.
高延林 《青海地质》2000,9(2):1-9,14
根据矿物岩石密度与地震波速(Vp和Vs)之间关系和原理,笔者回归出σ=1.182+0.25Vp和σ=0.92+050Vs两个线性方程,利用这个数学“称”,可以方便地根据地震测常数据测算任意剖面岩石圈的总质量,用此方法作者讨论了青藏高原岩石圈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40.
采用α-径迹法测定了采自太平洋东南部的九个铁锰结核的生长速度。生长速度的变化范围为1 ̄16mm/Ma。对三个结核从两个相反的面上测定了生长速度;其中两个结核在最近300Ka中沿一个方向未增长,在第三个结核中两个方向的生长速度相差1倍。采用放射性碳法和不均衡^230Th法测定了结核下伏沉积物的堆积速度。它们的变化范围不大,其平均值为0.4cm/Ka。结核和周围沉积物的年龄差别与底栖生物的活动有关,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