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587篇 |
免费 | 1416篇 |
国内免费 | 110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446篇 |
大气科学 | 1919篇 |
地球物理 | 1807篇 |
地质学 | 2686篇 |
海洋学 | 1177篇 |
天文学 | 208篇 |
综合类 | 1826篇 |
自然地理 | 10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0篇 |
2023年 | 568篇 |
2022年 | 754篇 |
2021年 | 919篇 |
2020年 | 564篇 |
2019年 | 839篇 |
2018年 | 549篇 |
2017年 | 650篇 |
2016年 | 593篇 |
2015年 | 674篇 |
2014年 | 990篇 |
2013年 | 735篇 |
2012年 | 831篇 |
2011年 | 739篇 |
2010年 | 773篇 |
2009年 | 847篇 |
2008年 | 846篇 |
2007年 | 739篇 |
2006年 | 612篇 |
2005年 | 577篇 |
2004年 | 515篇 |
2003年 | 538篇 |
2002年 | 448篇 |
2001年 | 358篇 |
2000年 | 290篇 |
1999年 | 216篇 |
1998年 | 258篇 |
1997年 | 276篇 |
1996年 | 208篇 |
1995年 | 234篇 |
1994年 | 240篇 |
1993年 | 122篇 |
1992年 | 106篇 |
1991年 | 118篇 |
1990年 | 88篇 |
1989年 | 67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5篇 |
1961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7年 | 6篇 |
1954年 | 3篇 |
194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绿洲荒漠过渡带生态环境变化预警线提取与分析研究以新疆和田绿洲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MODIS时间序列数据,以干旱区和田绿洲为例,在对2002年、2004年SMVC-NDVI(Seasonal Maximum Value Composite NDVI)图进行分类后,通过对土地覆盖变化类型多度、重要度和评价等级的计算,将干旱区绿洲的生态环境强烈变化区定位于低草和中草的界限,并以此提取了过渡带生态环境变化的预警线。结果表明:从2002—2004年,预警线呈现整体缩小趋势,说明绿洲整体的生态环境在这3 a内有所退化,向恶性发展。通过对以气候因子为主的自然和人类活动因素定量分析后,认为预警线对干旱区荒漠绿洲脆弱生态环境的连续实时监测和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2.
基于MapObjects的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管理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海域开发利用的变化以及对海域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的动态管理将成为海域使用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海域使用数据的分析,指出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的管理是海域使用数据的空间分类体系、相互影响关系和时空数据动态管理的有机结合。根据海域使用的实际情况设计满足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管理要求的宗海时空数据库结构,并采用ESRI MapObjects的GIS图形软件包进行开发试验,实现了海域使用过程中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层次数据的动态管理和时空分析。 相似文献
153.
97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数据汇交进展与数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数据汇交对于促进科学数据的整合集成,增强国家科技投入的效益,提高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充分研究,科技部基础司选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作为试点,于2008年启动数据汇交工作,并专门成立数据汇交中心。2008年,按照数据汇交计划制定、数据汇交准备、数据实体汇交、数据共享服务4个阶段的工作流程,分已结题、即将于2008年结题和在研3种类型开展汇交工作,完成了24个结题项目的数据汇交,汇交数据总量超过620 GB。为了保证数据汇交的可操作性和规范化,数据汇交中心制定了包括核心元数据规范、数据文档格式等7项标准规范;研制了数据汇交软件工具;建立了海量数据存储环境;设计开发了数据汇交共享服务网络平台。面向数据服务进一步的需要,分析了已汇交数据情况,具体分为5种类型,即定点长期监测和野外定点调查类、区域调查和统计分析类、模型计算类、试验化验分析类、客观或主观描述类,并提出了相应的数据展示策略。 相似文献
154.
155.
面向汉语的自然语言路径描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然语言路径描述是运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的语言方式和思维方式来表达路径信息的。而可视化描述和自然语言描述相结合,可以使电子地图向用户提供图文并茂的路径查询服务。目前,电子地图在移动设备和Internet日益普及,自然语言路径描述成为电子地图大众化和人性化服务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路径描述中需要重点解决空间关系的自然语言描述问题。自然语言中空间关系描述的语言特征与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本文描述了针对汉语的路径描述词汇库的结构与内容,并根据汉语特点设计了路径描述的单元和复合句法模式,以解决词汇受限和句法模式单一的问题,提出了道路名称、沿途标志性地物和方向判断等路径描述补充信息的获取方法,以增加路径描述的可理解性。并以南京市电子地图为例,开发了电子地图查询原型系统。该系统能够在地图上可视化显示最短路径的同时,自动生成该路径的自然语言描述。 相似文献
156.
由于数字地震记录仪具有记录频带宽,分辨率高,动态范围大以及易于用计算机处理等优点,所以数字地震台网产出的数字地震资料成为地震活动性,震源机制,地球内部研究,地震监测及预报等的最基本数据源。 相似文献
157.
我们观察了日本中部Omaezaki地区地下水气体组分时间序列数据的周期性变化,Omaezaki是日本地震预报目录中即将到来的Tokai地震前兆信号观察的重要地区.我们已经开始在一口100 m深的井中对地下水中气体组分进行持续监测. 相似文献
158.
介绍了ArcGIS和MapGIS两种软件的数据格式,重点研究了以直接转换和间接转换这两种方法实现Arc-GIS向MapGIS软件的数据格式转换,通过对转换前后空间数据、属性数据以及拓扑关系的比较,分析了这两种转换方法的结果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9.
数字地籍测绘是目前土地管理部门的首选方案,需要制定街坊划分、界址线设定、工作底图与采集草图一体化作业、数据文件管理、街坊线、图斑的绘制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0.
区域地震台网震相数据是区域地震台网产出的重要成果,是开展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整理全国31个省份1973—2008年区域地震台网纸质震相报告和地震卡片,按统一格式录入震相数据,建立数据共享服务系统。文中系统阐述区域地震台网的发展过程、历史震相数据的整合、地震观测报告的主要内容及震级的测定方法,并介绍了历史震相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和快速索引下载方法,为科研人员提供共享服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