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2篇 |
免费 | 164篇 |
国内免费 | 30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2篇 |
大气科学 | 18篇 |
地球物理 | 240篇 |
地质学 | 757篇 |
海洋学 | 143篇 |
天文学 | 16篇 |
综合类 | 43篇 |
自然地理 | 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45篇 |
2019年 | 49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32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52篇 |
2012年 | 47篇 |
2011年 | 63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44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6篇 |
1987年 | 6篇 |
1985年 | 6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5年 | 2篇 |
1948年 | 2篇 |
1944年 | 1篇 |
1942年 | 2篇 |
194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 毫秒
991.
对云南绿春县仰宗流纹斑岩进行了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LA-ICP-MS锆石U-Pb测年显示,仰宗流纹斑岩年龄为263.1±2.3Ma,形成于晚二叠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仰宗流纹斑岩SiO2含量为71.08%~80.26%,全碱(Na2O+K2O)含量为4.67%~8.67%,且Na2O<K2O;岩石轻、重稀土元素存在一定的分馏,负Eu异常明显(δEu=0.05~0.57),相对富集Rb、Th、U、Ni、Cs、Zr、Hf、As、K等元素,亏损Sr、Ta、Ba、Cr、Zn、W等元素。结果显示,仰宗流纹斑岩形成于碰撞期后的陆内构造环境,表明哀牢山构造带的古特提斯支洋或弧后盆地在晚二叠世(263.1±2.3Ma)可能已经闭合。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使用热等离子体模型,研究了电磁波和电声波在具有非均匀电子密度剖面和非均匀速度剖面等离子体层中,斜入射波的非相对论性的传播过程,求得了传播方程边值问题的数值解。同时讨论了由于引入等离子体运动速度V0以后对截止频率和可传播角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上部结构位于浪溅区及由弹性桩腿支撑的海洋结构物,如海上栈桥和海洋平台等,在恶劣海况下会受到强烈的波浪冲击作用并产生振动响应。通过物理模型实验研究了波浪对三种不同支撑刚度的结构物冲击作用。分析了不同支撑刚度结构物底面冲击压力和冲击力的变化特性。讨论了支撑刚度对结构波浪冲击力的影响,给出了冲击压力和冲击力随相对净空(s/H)和相对板长(B/L)的变化规律。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水平板底面波浪冲击压力与冲击力均随弹性支撑刚度K的增大而增大;随相对净空(s/H)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相对板长(B/L)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994.
本文通过对近三年的渗压计、地表沉降板和分阶段现场十字板剪力试验等三项实测资料的反算,证明了它们各自推求的地基固结系数、固结度、最终沉降量及地基强度增值等参数能互相配合,资料可靠。同时,通过上述诸参数与设计采用值的比较分析,证实了用土工合成材料处理类似秦山核电厂的低矮海堤具有众多的优越性,处理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95.
超大型浮体水弹性分析的平板格林函数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Eatock Taylor & Ohkusu提出的一种矩形平板的挠度格林函数进行超大型浮式结构物在波浪中的水弹性响应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相当吻合,证实此平板挠度格林函数可以用于超大型浮式结构物的水弹性分析。 相似文献
996.
鱼卡是柴达木盆地北缘的主要煤田,其地质勘探投入了较大的工程量,其中测井工作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经研究表明,含煤地层在测井上具有特殊的响应特征,其中煤层表现为低密度、低伽玛和高电阻的特征.此外,根据测井响应特征还可以确定煤层的性质和厚度,符合率达到95%以上,精确确定了含水层的性质和厚度.并在煤层对比,岩体物理性质分析,以及煤层顶、底板板压、强度预测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湘东北新元古代强过铝花岗岩的成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湘东北新元古代强过铝(SP)花岗岩主要由长三背和大围山两个岩体组成,它们的ASI值平均为1.24,LREE 富集,HREE 较为平坦,Eu/Eu~* 平均为0.51,Ba、Nb、Ta、Ti、P亏损,K、Rb、Th 富集,具有S型花岗岩的特征。长三背岩体单颗粒锆石蒸发法~(207)Pb/~(206)Pb 年龄为929±6 Ma,其较老的 Nd模式年龄、2491±2 Ma 残留锆石的年龄表明该地区可能存在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的基底。这些花岗岩 CaO/Na_2O 值>0.3,来源于富砂屑质的中元古代冷家溪群浅变质岩的部分熔融,所处的造山带与拉克伦褶皱带一样属于高温型碰撞带。该地区及江南造山带中其他同时代SP花岗岩的带状分布表明它们与地幔柱的活动无关,而是华夏和扬子地块相互碰撞的产物。湘东北花岗岩中镁铁质微花岗岩类包体及岩体附近闪斜煌斑岩的存在,表明其形成可能有基性物质的参与。这些花岗岩属后碰撞花岗岩,其热源可能由俯冲板片裂离导致的软流圈基性岩浆底侵所提供,岩浆上升过程捕获围岩物质,并在地壳中—浅层侵位。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总结和回顾了过去几年来本研究团队在华南陆块东部(主要是东南沿海地区)开展的火成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并重点探讨了晚中生代(白垩纪)岩浆作用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华南晚中生代镁铁质岩浆作用记录了古太平洋板块从俯冲到后撤-撕裂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其地幔源区的富集组分从进俯冲时期的板片上覆沉积物逐渐过渡到后撤-撕裂阶段的下部镁铁质洋壳;(2)长英质火山岩的地壳源区从俯冲阶段的低温(700~810℃)含水下地壳转变为后撤-撕裂阶段的高温(790~860℃)贫水陆壳;(3)东南沿海地区晚中生代经历了强烈的弧地壳增生和置换作用,形成了具有“等同位素效应”的双峰式侵入杂岩体。我们提出的板片俯冲-后撤-撕裂模式同样适用于解释华南陆块东部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的深部的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999.
1000.
针对受均匀轴向压力的矩形开孔板剩余极限强度的问题,考虑矩形板中间开圆孔和腰圆孔两种典型形状,四种边界条件下,以板的柔度系数、开孔率为主要影响参数通过大量非线性有限元数值计算分析,采用一种新的拟合方式提出了矩形开孔板轴向受压剩余极限强度的简化计算公式,新经验公式能够很好地反映开孔所导致板极限强度的衰减趋势。将所提出的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分别与相应的试验结果、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其他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经验公式相比已有的经验公式计算更为准确,适用范围更广,可以用来预报不同边界条件下轴向均匀受压开孔矩形板的极限强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