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74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108篇
地质学   485篇
海洋学   51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本在Smith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透镜折射率的方法,真正做到了高精度非接触测量,并使厚透镜及负透镜的折射率测量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2.
下庄矿田基底的控矿作用及其有关地质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徐达忠  薛振华 《铀矿地质》1994,10(3):150-155
本文提出武夷及其邻区存在两个裂陷槽及一裂隆,鹰潭-南城-安远-河源韧性断裂带为东部的火山岩型与西部的花岗岩型铀矿床的地质分界线,指出了加里东运动在本区的突出作用是使裂隆基底岩石发生混合花岗岩化作用。根据下庄矿田及其外围发现较深变质的岩石和较大规模韧性剪切糜棱岩带,得出下庄矿田是古老基底加里东热穹隆区多次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由于铀成矿作用赋存于初、脆性两种构造中,建议重新划分矿化类型以指导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33.
刘明  彭省临  王力  杨斌 《矿产与地质》2007,21(4):395-403
个旧老—卡岩体接触—凹陷带是个旧矿集区最重要的锡-铜多金属成矿构造带,该带中锡、铜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通过对凹陷带内矿体地质特征、围岩地层含矿性、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等的研究,结合大地构造环境,结果认为,凹陷带矿体是多种成矿物质来源,经历多种地质作用、多个大地构造演化阶段的多因复成矿床,接触-凹陷带锡-铜矿体形成主要与燕山中晚期花岗岩岩浆作用有关,其次与印支期海底火山-沉积与海底(火山)喷流-热水沉积成矿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4.
GPS测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利用GPS测时及时间传递的几种方式,详细地讨论了GPS用在电压相角测量,输电线路故障定位以及线路网损和电能结算系统几个方面的应用原理,设计出应用的方案,并得到部分结果。  相似文献   
35.
马廷敏 《四川测绘》2001,24(4):183-183
通过接触晒印复制等大相片的印相过程中,会产生灰色蒙翳,黄斑等问题,本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便找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6.
论述了攀枝花苴却砚石及其中“标”和“眼”的成因,认为其形成与震旦系观音崖组经海西期热接触变质作用有关,并对石质量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37.
鄂东南地区岩体接触构造体系类型及其控矿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章增凤 《地球科学》1992,17(4):381-390
  相似文献   
38.
39.
采用散斑图像相关数字技术以非接触方式对正弦波和地震波作用下的海洋平台结构模型振动位移进行了监测,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频谱分析,同时还与传统位移传感器测得的结果做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与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工程可用性,且对试验设备和测量环境要求不高,很适合现场非接触测量。  相似文献   
40.
运用电磁场理论和传输线方程,分析了一次雷击灾害中雷电电磁场对电源线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