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4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测绘学   1016篇
大气科学   167篇
地球物理   246篇
地质学   275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124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利用星地双向伪距数据进行钟差预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星地双向上下行伪距观测的数学模型.利用Compass-M1卫星2007-11-25~2007-11-30的实测数据进行了钟差计算,并利用计算结果分别采用3种方案进行了短期、长期钟差预报.总结了钟差预报精度随拟合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2.
GPS-RTK测高已在测绘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有时在工程测量时,由于起算点点位的不同对GPS-RTK测高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出现错误。对GPS-RTK的相关理论和我国的高程系统的理论进行研究和学习,通过工程实例来讨论起算点的空间分布情况。通过两个方面来讨论对GPS-RTK的测高影响,其一,是点位的不同对GPS-RTK的影响,其二,全站仪和经纬仪所测出的点的不同精度对GPS-RTK测高的影响,通过实例来得出一些结论,对以后施工人员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93.
通过GPS广播星历求出一个时间段内间隔一定时间的离散卫星三维坐标,以这些卫星坐标序列为已知数据反求星历参数的方法,论述和验证了当卫星坐标发生旋转变化时,解算得到的相应地面点坐标的旋转矩阵与卫星坐标发生旋转变化的矩阵具有相同的值。这对于实现GPS加密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
根据海道测量定位数据后处理的要求,对定位数据后处理中的拟合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面函数拟合的后处理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实例结果表明,后处理中采用多面函数拟合法处理测线定位数据可提高定位数据的可靠性,拟合精度可将精密动态定位控制在厘米级。上述方法有利于提高海道测量中海上定位成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95.
熊伟  黄婧  刘亮 《海洋测绘》2021,(6):27-30
基于天津港基础控制测量成果与EGM2008模型,采用多面函数拟合法,进行天津港三大港区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并结合已有成果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天津港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模型检核精度为±7mm,港区内高程异常跨度为0.622m,高程异常偏差由西向东逐渐减小,南北相差不大,高程异常等值线整体沿南北走向。经工程实践验证,基于天津港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港区内可用D级GNSS高程测量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可用网络RTK高程控制测量代替四等水准测量。  相似文献   
96.
多波束水体数据是多波束系统获取的最原始数据,记录了波束从发射到接收整个过程全部的反向散射强度信息,可以为目标识别、水下栖息环境探测等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目前,针对多波束水体强度时间序列所表现的波形信息的处理及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另外水体波形数据易受噪声影响,且存在明显的入射角效应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区异构的...  相似文献   
97.
对溶洞地质进行精确探测和三维地质模型构建具有重大意义。总结了溶洞发育区内不同类型复杂地质结构探测技术、建模思路和方法、数据插值拟合方法,并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结论如下:(1)溶洞发育区内地质结构体大致分为大型溶洞、小型溶洞、溶蚀孔洞、多尺度裂缝4种类型,分别采用确定性和随机模拟方法建模,最终融合构建成复杂三维地质模型;(2)溶洞探测和建模应注重多源数据整合和多方法集成,以实现地质数据资料的相互弥补和建模方法的相互融合;(3)溶洞建模工作应结合相关工程背景,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应用目的为导向,调整建模思路,建立能反映历史演化过程和未来演化趋势的溶洞模型。  相似文献   
98.
张珂  张帆  张晖  王鑫  郝美仙  翟浩 《地震学报》2022,44(4):594-607
内蒙古敖汉旗地区在2018—2019年间曾发生多次小震丛集活动,不同地震事件的波形记录易相互交叠,导致地震目录缺失。针对以上问题,采用匹配定位(Match&Locate)方法,对台网遗漏地震进行识别、检测与定位,并通过CAP方法反演敖汉旗震群最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利用匹配定位后的小震分布定量地拟合发震断层面参数,从而综合判定敖汉旗震群的发震断层面几何形态和发震构造。结果显示:通过匹配定位方法共识别、定位405个小震事件,是原有地震目录事件的5.4倍,震群主体沿NW-SE向展布于红山—八里罕断裂与赤峰—开源断裂相交区域的东侧,震源深度集中于8—10 km。断层拟合结果和最大地震震源机制解表明敖汉旗震群的发震构造应是一条左旋走滑型隐伏正断层,断层面走向为157°,倾角为84°。综合分析红山—八里罕断裂和赤峰—开源断裂的断层性质和活动特征,认为敖汉旗震群的发震断层可能是这两条深大断裂在不断活动中相互作用而形成。  相似文献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