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7篇
  免费   1306篇
  国内免费   1564篇
测绘学   280篇
大气科学   1274篇
地球物理   1290篇
地质学   3409篇
海洋学   935篇
天文学   214篇
综合类   331篇
自然地理   224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311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158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4年   12篇
  194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鲫鱼(Carassius auratus)在微冻保鲜过程中的质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研究鲫鱼 ( Carassius auratus)在微冻 ( - 3℃ )保鲜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规律。以感官评价、细菌总数、T- VBN值、p H值、ATPase活性、K值等作为质量指标。实验结果表明 ,微冻可以明显抑制细菌总数的增长 ,维持较低的 T- VBN和 K值。但是 ,微冻条件下鲫鱼的 ATPase活性下降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62.
水质控制是海水甲壳类人工育苗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但是囿于设备条件的限制而难以有效进行,本文总结出两种简便的水质检测指标;pH值和水质指示生物,并对水质控制的一般原理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3.
大尺度海岸行为JeffreyH.List等该题目是指对海岸和近岸沉积系统的了解,以及对发生在该系统中的变化的预测。List(1993)定义大尺度海岸行为是几十年的时间尺度内、几至几十公里空间范围内的海岸物理演化.Terwindt和Wijnberg(1...  相似文献   
64.
植物硅酸体的研究及在我国第四纪地质学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简述了国外植物硅酸体(植物蛋白石)这门新兴学科的进展情况,介绍了植物硅酸体研究在我国第四纪地质学中如古气候与古环境、地层时代、考古等方面的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65.
我院海洋环保中心的科技人员与有关教师合作完成的《我国渤海和十个海湾水质预测及物理门净能力研究报告》上年十月在北京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66.
紫露草(Trddescantia)微核技术用于监测环境污染的研究,国外已有五年多的历史(1-3)。1980年,此种技术的创始者,美国西伊里诺大学马德修教授来我院合作,在我国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监测空气、工业废水及农药等的污染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4,5)。  相似文献   
67.
68.
美国西伊利诺大学马德修教授所创立的紫露草微核技术(Tradescantia MCN Test),用于监测环境污染很有效。该技术用减数分裂中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作为攻击对象,以形成四分体中所出现的微核作为观测指标。这是由于处于减数分裂早前期的紫露草花粉母细胞对诱变因子比较敏感,它的染色体断片在形成四分体时期中成为微核。从微核的数量可以推测染色体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69.
从太平洋底发现外星撞击地球的痕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偶然发现于太平洋M14岩心中的微玻璃陨石的显微特征和物质成分的全面研究,首次发现了撞击坑反弹结构、亲铁元素铱、锇等异常、不定形碳、未饱和无环碳氢化合物、有机质及多种挥发分子,根据这些痕迹和证据肯定了发生于大约2.14~2.30MaBP的一次外星撞击地球事件,并推测撞击地球的外星可能为一彗星碎片;另根据岩心中微玻璃陨石层同该岩心中地磁事件和地磁倒转的联系,进一步论证了这次外星撞击地球事件的发生.最后,笔者提出了发生撞击事件的时代──2.14~2.30MaBP可作为深入研究和划分地质历史中第三纪-第四纪界线的重要参考时代,有待科学家通过更多的发现和长期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70.
南海西沙西南海域表层沉积物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西沙西南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微体古生物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沉积物可分为7种类型,沉积环境主要是陆坡,部分为深海平原,海洋生物,海洋化学以及火山物质的沉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陆源物质的影响较小,它们主要来源于北部大陆和南部岛礁等物源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