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2篇
  免费   326篇
  国内免费   460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1534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164篇
海洋学   6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陈业国 《广西气象》2006,27(A01):60-61
利用6h降水估计和黑体亮度温度(TBB)等两种FY-2C静止气象卫星定量产品,初步分析了它们在2005年后汛期两次强降水过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6h降水估计在整个后汛期(7~9月)中,白天的两个时次08-14时和14-20时预报效果比晚上20-02时好,白天的晴雨预报TS比晚上的晴雨预报TS要高0.2左右,白天的雨量误差比晚上的雨量误差小3mm左右。  相似文献   
992.
1雷暴1.1注意雷暴出现前的有关现象如浓积云发展特别旺盛,有向堡状云或絮状云发展的趋势,并且顶部出现了蹼状甚至伪卷云,有远电且湿度较大,天气特别闷热时,应随时注意伴随的其他天气现象,如阵雨、大风、冰雹甚至是龙卷风,先做好思想准备,对有关技术规定在心里过滤一遍,如雷暴、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2005年7月16~18日发生在四川省凉山州境内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物理量场、雷达回波特征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得出,在有利于强降水发生的环流背景下,产生暴雨的雷达回波持续时间较长,超过14个小时,雷达回波有合并加强的现象发生,也有上游地区不断有新生雷达回波并入暴雨区的现象发生,强降水云团的回波强度要大于25dbz,顶高超过10km,但是,强度超过40dbz的强降水回波主体位于零度层以下。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2004-06-06延安市强雹暴天气过程分析,得出该过程前期大气层结较为稳定,高空无垂直风切变,在天气形势向不稳定发展的趋势下可形成弱的垂直风切变;雷暴单体是在接近对流层中层中小尺度槽、切变线附近发展旺盛的,当地面形成中小尺度辐合场时有利于低层暖湿空气抬升,是雷暴单体产生降雹时段。当低层有强的干冷空气入侵,0oC层高度与常年同期比较明显偏低时,造成雷暴单体反射率因子0 dB z高度偏低。  相似文献   
995.
一次强降雨过程的简化伴随模式风场反演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采用改进的简化伴随模式对单站多普勒雷达资料进行三维风场反演。选取2004年7月18日发生在湖北天门、应城的强降水天气过程,利用武汉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的原始资料进行风场反演。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反演出的三维风场,体现了强降水系统的气流特征,有一定的可信度和准确性;由此分析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发展的演变规律,对短时强降水预报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6.
背景:1990年,美国环保总署(EPA)依照《环境应对、赔偿和责任综合法》(CERCLA)和《超级基金修正与再授权法案》(SARA)修改了有害物非控制性释放的评价方法。修改内容包括评价污染场地对公众健康和环境产生相对危害的灾害分级系统(HRS)和评分系统中许多改动的条款。本文根据CERCLA和SARA简捷概述了HRS在能源部场地的应用以及HRS与其他场地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7.
应用MICAPS常规资料结合FY-2卫星云图,通过天气分析与物理量诊断分析方法,对红河州2007年5月16~18日的持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这次过程主要影响天气系统为初夏孟加拉湾风暴、700 hPa切变线及地面冷锋,冷空气侵入孟加拉湾风暴外围环流导致强降水发展并持续。冷锋切变南下有利于水汽凝结量的增加及强降水天气发生发展环境的形成。孟加拉湾风暴带来的充沛水汽输送和强烈的上升运动与不稳定大气为持续强降水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卫星云图上强对流云团覆盖区与红河州强降水区相对应。  相似文献   
998.
利用乌鲁木齐市2004年和2005年的夏半年(5月至9月)新一代雷达降水模式的产品资料及相应的天气图、实时降水量等资料,对乌鲁木齐市强降水个例的降水时雷达回波强度和范围、不同类型性质降水的移速及移向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当强降水过程(1h内)组合反射率因子强度都在35dBz以上,并出现强度40dBz以上、范围在20km×25km以上且能移过当地时就会出现1h降水量>6mm以上的强降水,概率达75%。当出现强度40dBz以上、范围在20km×25km以上并有成块的>50dBz以上强度的回波且能移过本地时,则会出现雨强很大的短时强阵性降水;连续性强降水的雷达回波移速平均为0.5km/min,阵性强降水雷达回波移速为1km/min;利用雷达产品中速度方位显示风廓线(VWP)的4~5km高度的风向做雷达回波移动方向的临近预报。所得结果应用价值大,对乌鲁木齐市短时临近强降水预报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在短时临近强降水预报的服务工作中将会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9.
江苏盐城8.17雷雨大风天气过程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2005年8月17日江苏盐城地区的一次雷雨大风天气过程(简作8.17雷雨大风)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表明:贝湖东侧有较强的冷涡,高空槽前有西南急流存在,低层有冷锋锋区南压,本地受减弱缓慢南撤的副热带高压控制,850 hPa为暖湿气流控制;K指数、SI指数和θse都表明有较强的不稳定天气产生;在雷达回波特征上,具有强冷锋带状回波特征;风场上有明显的辐合;液态含水量值和一小时累积降水量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切变线和辐合区的存在是强回波得以维持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冷空气的入侵,冷暖空气交汇,是强对流天气爆发的直接原因。及时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信息,进行预警信号的发布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并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00.
2005年7月4—11日淮河流域强降水过程的水汽收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红  余金龙  邱学兴  张娇 《气象》2007,33(4):47-52
通过对水汽通量向量的势函数和流函数分解以及水汽方程的诊断计算,分析了2005年7月4-11日淮河流域强降水过程水汽收支情况。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过程主要水汽来源于菲律宾经南海向北转向流入我国中东部地区的较强盛的水汽输送带。这条水汽输送带由两部分组成:起重要作用的是强中心位于太平洋上,沿热带赤道以南地区一致向西到达菲律宾的水汽流,另一部分是沿赤道南侧的东风气流,在非洲东岸索马里附近越赤道向东北方向经孟加拉湾北部到达菲律宾的水汽流;水汽汇合区内,淮河流域附近存在东南与西北水汽汇集辐合,这可能是造成淮河流域持续出现强降水重要原因之一;水汽强辐合区域与强降水发生的区域相对应,降水发生区域的总体水汽收支和平均面降雨量的变化趋势相吻合,随着水汽收入的增加,降水量开始加大;中低层的水汽垂直输送与降水过程的平均面降雨量的变化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