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2篇
  免费   326篇
  国内免费   460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1534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164篇
海洋学   6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1957-2005年河南省降水和温度极端事件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河南省1957-2005年逐日降水,最高、最低和日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近50 a河南省极端天气事件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57-2005年河南省暴雨日数、极端降水事件和严重干燥事件发生频率都在增加,但其线性趋势并不显著;暴雨和极端降水的变化趋势呈明显的南北差异;异常高温事件增加而异常低温事件减少,暖冬的趋势比较显著;高温日数和低温日数都显著减少,其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42.
本文介绍了溧阳市气象局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工作中,紧贴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做好公共气象服务,丰富气象科技内涵,提升社会经济效益,不断开拓思路,寻找新的切入点,创造性地开展天目湖水资源生态调度气象服务,利用主汛期准确的强降水预报,结合人工增雨作业手段,预泄存水,腾空库容,置换降水,生态调度天目湖水量、改善及提高天目湖水质,取得了显着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43.
甘肃河东地区短时强降水易致灾,预报预警难度大。利用2010-2021年夏季加密观测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筛选出甘肃河东50次区域性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基于这些天气过程的5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场,使用K均值客观聚类分析和主观天气学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天气尺度环流形势分类,并通过合成分析和中尺度对流天气环境场条件分析方法构建不同类型的天气尺度系统配置概念模型。结果表明:(1)甘肃河东区域性短时强降水的天气尺度环流形势可分为高原槽东移型、副高边缘西南气流型、两高切变型和西北气流型四类。(2)副高边缘西南气流型引发的区域性短时强降水次数最多,两高切变型和高原槽东移型发生频率相当,西北气流型发生次数最少。(3)四种类型的环流形势在天气系统配置、抬升条件、水汽条件和不稳定条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原槽东移型、副高边缘西南气流型、两高切变型三种类型发生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西太副高)所处的位置逐渐向西向北推进,水汽条件和不稳定条件逐渐趋好,当高空槽引导冷空气东移南下,斜压锋生形成大范围短时强降水。高原槽东移型抬升条件最好,短时强降水落区偏南;两高切变型冷空气偏北...  相似文献   
944.
南堡凹陷5号构造带火山岩广泛发育,是油气富集的有利区域。利用地震识别、测井分析、岩心观察等技术,以及薄片分析、稀土元素与微量元素分析等方法,研究南堡5号构造带沙河街组火山岩的岩性、物性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火山岩发育受东、西两个火山构造控制,发育面积较大,西部火山构造以"丘状"酸性火山岩为主,东部火山构造以"层状"基性火山岩为主;火山岩储层主要发育原生的熔岩气孔、火山碎屑岩的粒间孔、次生的斑晶溶蚀孔、基质溶蚀孔、构造裂缝及晶间微裂缝等6种储集空间类型;储集物性主要表现为中—低孔、低渗储层。南堡5号构造带火山岩单体叠合面积大,与沙河街组三段、一段优质烃源岩直接接触,成藏条件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945.
马素艳  李林惠 《冰川冻土》2017,39(3):534-539
利用呼和浩特市1961-2010年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小时降水量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滑动平均和M-K突变检验分析了呼和浩特市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短时强降水频次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呼和浩特市南部及山脉迎风坡;呼和浩特市短时强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短时强降水频次最高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最容易发生在午后至傍晚,年代和年变化显示20世纪90年代为正距平,1993年之后,呼和浩特市短时强降水次数呈上升趋势,1997年通过显著性检验水平临界线,即呈明显上升趋势,1998年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946.
利用青藏高原第三次科学实验的C波段双偏振雷达(C-POL)的观测资料、ERA-Interim 0.125°(纬度)×0.125°(经度)气象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探空资料,对2014年7月30日午后发生在西藏那曲地区的冰雹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诊断及雷达回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冰雹强对流过程发生在有切变线伴随的高原低涡东移过程中,低涡尾部前倾的切变线为这次冰雹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水汽条件。2)强对流天气的水汽输送主要来自从孟加拉湾、印度及尼泊尔翻越喜马拉雅山脉的水汽,强对流发生前水汽输送显著增加,低层水汽集中在400 hPa以下,有明显的辐合及垂直输送。3)那曲400 hPa以下为假相当位温随高度递减区,也是水平辐合及垂直上升运动的重合区,有明显的对流不稳定能量集聚及动力抬升条件。4)雷达回波图上可看到,此次强对流天气主要由局地新生的多个中γ尺度孤立对流单体造成,其移动路径与切变线前西南气流一致。大部分单体水平尺度不大,生命史短,但仍有部分单体强度大,生命史较长。局地气流辐合扰动会导致新的单体产生,单体的发生、发展及维持离不开低层气流辐合提供的动力条件。5)在距离高度显示图上表现出了弱单体雹云特征,雹云云顶伸展至16 km,高于夏季平原地区普遍对流云高度,但未突破对流层顶,0℃层远低于平原地区,为深厚强对流降水;强降水中心位于云团下部,即有降雹也有降水,降雹以霰粒为主;垂直方向存在强烈的入流和上升气流,悬挂回波出现在入流上升气流之上,中层辐合区的气流下沉区对应降雹区;中层辐合区与上层的高空辐散区配合导致对流风暴的垂直增长和强烈发展。  相似文献   
947.
新疆夏季强降水研究若干进展及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总结了1960~2009年新疆强降水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从大尺度环流背景、天气尺度和中尺度系统、水汽特征进行了分类概括.由于有关新疆地区降水的关注和研究相对较少,近些年与东部地区差距日益加大,致使我们应对防灾减灾的能力严重不足.提出了待解决的问题:中亚低涡和低空偏东急流的结构特征、形成机理及对降水的影响;中尺度系统的特...  相似文献   
948.
本文基于同交过程对比,建立了荆沙市强降水划片方案,并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本方案具有实时应用的特点,可投入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949.
对流性暴雨形成前的三次潜热释放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状低云区诱发的初始行星边界层内的中(小)尺度上升运动是浅薄和弱小的系统。要使浅薄系统向中、高空发展为深厚的暴雨对流运动,需要在大尺度有利环境支持下,经过二次潜热释放──①波状低云形成②孤立对流单体形成③强降水构造形成,才导致暴雨发生。二次潜热释放在云场上的表现十分清楚,是预报的重要指标和依据。  相似文献   
950.
国内外单体建筑物震害预测方法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外单体建筑物的震害预测方法包括历史震害统计法、专家评估法、模糊类比法、半经验半理论法、结构理论计算方法和动态分析法。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单体建筑物震害的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评述 ,然后探讨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