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2篇
  免费   409篇
  国内免费   284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848篇
地球物理   841篇
地质学   292篇
海洋学   107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各类海洋工程如码头、航道、海上风电、海底管道管线、填海造陆、防波堤等涉及的抛石、爆破、疏浚、打桩、开沟、吹填溢流等作业环节产生的悬浮物,在水动力作用下输移、扩散,会引起周边海域悬浮泥沙浓度增加,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文章对国内施工悬浮泥沙浓度扩散规律研究方法和数值模型中悬浮泥沙源强的选取方法进行了概述和总结,为海洋工程施工过程产生的悬浮泥沙扩散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62.
(F,α,ρ,d)-凸性下多目标规划问题的对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F,α,ρ,d)-凸的基础上讨论了Wolfe向量对偶,并获得了弱对偶和强对偶定理。  相似文献   
963.
964.
965.
北天山西段中强地震前地倾斜异常的演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北天山西段3次5级地震前地倾斜异常的特征,得出:在时间上呈较明显的阶段性,空间上存在 由西向东迁移(向震中迁移)的过程。并用震源机制解的结果对地倾斜的异常特征作了较好的解释。北天山85°经 线东西两侧震源机制解差异明显,表明这一地区受力环境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966.
提出了一种检测宽带强干扰中弱信号的实现方法。利用FFT将宽带信号分解成为若干个窄带信号,对每一个窄带信号,先利用MVDR(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方法进行波束形成,再通过干扰抑制系统有效地抑制弱信号附近空间不同方位的强干扰,完成指定弱信号的检测。  相似文献   
967.
研究了Banach空间中一类新的集值φ-强增生型变分包含问题,在实的自反光滑Banach空间中,证明了这类变分包含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及其带误差的Ishikawa迭代程序的收敛性.此结果与曾六川教授最近的结果及主要定理的证明方法都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68.
利用FY-2D静止卫星、SWAN雷达产品和湖北随州CINRAD/SA雷达资料,结合局地分析预报系统LAPS、自动气象站资料和探空资料等,对2011年7月26日湖北随州一次强天气过程的云结构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对流云团的生长中心与雷达反射率因子大值区、云顶黑体亮温TBB低值区和陡变的温度梯度区相对应;云体的合并有助于对流云的发展和维持.单站雷达资料适用于局部回波的形态识别和动力场分析,在两次弓形同波过程个例中,第一次弓形回波产生了降雹,在发展强盛阶段,低层有弱回波区和较明显的人流缺口,出现速度模糊、风暴体倾斜的现象;而第二次则以强降水天气为主.与第二次相比,第一次弓形回波过程有更多、更快的能量聚集和更丰沛的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有利于冰雹的发生.FY-2D卫星反演的云顶温度和粒子有效半径之间的关系(T-Re)垂直分布显示,降雹的对流云中具有强烈的上升气流,使得粒子有效半径增长缓慢,晶化温度低,没有明显的碰并增长带和降水(雨胚增长)带.  相似文献   
969.
1引言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天然降水(湿沉降);科学家把pH值大于7.0的降水叫"碱雨"。由酸雨引起的环境酸化是本世纪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酸雨对公众健康、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以及全球变化都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生态系统(如农物、土壤、水体、森林等)的危害,以及对各种材料的腐蚀,甚  相似文献   
970.
刘慧  鲁斌 《黑龙江气象》2013,30(2):28-29
1引言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0的雨、雪、雹等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到污染的一种表现。酸雨的形成主要与煤炭和石油燃烧以及工业生产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有关。这些释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通过化学反应分别转化成硫酸化合物和硝酸化合物,混入雨、雪、雹当中,使其酸度增加,形成酸性降水。目前,鸡西降水呈酸性的频率较高,是黑龙江酸雨污染比较严重的地级市。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聚集、工业迅速发展、机动车辆大幅度增加,导致SO2和汽车尾气排放量猛增,引起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酸雨污染程度随之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本文根据鸡西市酸雨观测站2009-2012年的监测结果,对鸡西市区的酸性降水污染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