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597篇 |
免费 | 3133篇 |
国内免费 | 349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41篇 |
大气科学 | 2838篇 |
地球物理 | 2974篇 |
地质学 | 10608篇 |
海洋学 | 2673篇 |
天文学 | 146篇 |
综合类 | 2052篇 |
自然地理 | 31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6篇 |
2023年 | 535篇 |
2022年 | 728篇 |
2021年 | 751篇 |
2020年 | 562篇 |
2019年 | 705篇 |
2018年 | 473篇 |
2017年 | 487篇 |
2016年 | 549篇 |
2015年 | 657篇 |
2014年 | 1115篇 |
2013年 | 881篇 |
2012年 | 1066篇 |
2011年 | 1038篇 |
2010年 | 1077篇 |
2009年 | 1140篇 |
2008年 | 1134篇 |
2007年 | 1025篇 |
2006年 | 1119篇 |
2005年 | 1052篇 |
2004年 | 964篇 |
2003年 | 970篇 |
2002年 | 960篇 |
2001年 | 945篇 |
2000年 | 664篇 |
1999年 | 633篇 |
1998年 | 636篇 |
1997年 | 633篇 |
1996年 | 590篇 |
1995年 | 503篇 |
1994年 | 462篇 |
1993年 | 404篇 |
1992年 | 374篇 |
1991年 | 330篇 |
1990年 | 358篇 |
1989年 | 211篇 |
1988年 | 55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41篇 |
1985年 | 32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23篇 |
1982年 | 31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14篇 |
1975年 | 7篇 |
1964年 | 6篇 |
1941年 | 4篇 |
193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缺氧环境中,金属从海水、古卤水或热水溶液中被吸附和沉淀而发生积聚。在后来的变质和岩浆作用过程中,金属重新活化,形成矿床。这种矿化类型主要受缺氧环境的构造背景类型控制。被动边缘的碳质沈积岩只含有铀、钒和钼的次经济富集;含铜黑色页岩和海底喷流型矿化则限于大陆裂谷和拉拗槽环境或活动边缘的弧后盆地;变质矿术主要与碰掸边缘有关,但也出现于其它的构造环境类型。含铜黑色页岩的形成,受地球演化过程中超大陆裂开时低 相似文献
52.
初论豫南高压麻粒岩的物质组成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翟淳,张清华,王奖臻,王国芝(成都理工学院,成都610059)关键词高压麻粒岩,多期变晶作用,形成构造环境,豫南高压麻粒岩的形成和产状能提供有关地壳的演化和大地构造信息,向来为地学工作者所关注。但是,目前... 相似文献
53.
张苗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5,(2)
氡对环境的影响及其作用张苗云(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氡同位素,放射性,环境在自然界,氡没有稳定同位素,只有三个天然放射性同位素222Rn、220Rn、219Rn。222Rn半衰期为3.825d,钍射气(220Rn)半衰期为... 相似文献
54.
认识青藏高原东部现代表土的色度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理解其与现代气候因子之间的联系,对于高原地区黄土-古环境重建和揭示第四纪环境变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研究区表层土壤色度的详细分析,对比现代气候资料,探讨了青藏高原东部表层土壤色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结果表明:① 高原东部表土色度参数空间变化特征差异显著,表现为随纬度升高,土壤亮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红度和黄度则逐步减小;随经度的升高,黄度先增大后减小,而红度值逐步减小;红度和黄度整体随着海拔上升而呈先减小后升高的特征。这些变化特征和差异是表土色度对高原东部复杂地理环境和水热条件变化响应的结果。② 在高原的干旱-半湿润区,土壤亮度对降水的响应敏感;红度和黄度对大尺度的温度变化响应较敏感,而较冷的环境下,红度对温度响应复杂,但与降水存在一定的联系。红度/黄度比值主要指示了气候控制下的赤铁矿和针铁矿的变化和竞争,对干旱-半湿润区域的降水变化响应较为敏感。青藏高原东部现代表土色度与气候密切相关,其空间变化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现代气候因子的空间变化;另一方面由于该区地形和气候复杂多变,部分色度指标与气候关系复杂,在重建青藏高原东部黄土古环境变化历史时需要谨慎。 相似文献
55.
57.
58.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