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地球对引潮力的响应及综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日月引潮力作用于地球,带来地球内部结构的有关信息,但任何单一潮汐观测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本文论述了综合分析的必要性,界定了各种潮汐方法的响应函数及相应灵敏度,并就其进行了讨论,按照线性变换,综合三个方向的应变观测,所作的剪切应变观测调和分析之M2波潮汐因子变化曲线,在几个地震之前显示了较好的异常。  相似文献   
82.
方俊 《地球物理学报》1980,23(1):103-116
固体潮的研究十分重要,因为这是地球物理学中唯一的一个现象,可以事先将产生此现象的力准确地推算出来,然后,又可用实验手段来验证。自从1957年第一次地球物理年以来,这门科学获得很大的进展。本文扼要地介绍了这门科学,它对近代科学的重要性以及其成就。  相似文献   
83.
引潮力的全球位移场及应力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地球看作由若干层均匀弹性球壳及一个液核所组成。文中用弹性力学方法得出了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全球位移场及应力场的解析解。由它们将易于分析各种参数变化所产生的效应,这有助于地球模型的构制。 作为例子,文中对1981年IGS及IUGG公布并建议采用的“初步参考地球模型”(简称PREM模型)计算了引潮力引起的全球位移场及应力场,给出了模型地球的内部位移及应力的分布曲线。同时,对PREM模型计算了勒夫数及潮汐因子。计算结果与观测值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84.
岩石圈形变是各种力源综合作用的结果,数值计算表明,地球内热积累产生的热膨胀是岩石圈深大断裂的力源,日月引潮力等是岩石圈反复蠕变积累能量后产生大规模运动的力源,这个结论与已知的地质资料相吻合。  相似文献   
85.
引潮力对海洋环流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The eight main tidal constituents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the global 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with approximate 1° horizontal resolution.Compared with the observation data,the patterns of the tidal amplitudes and phases had been simulated fairly well.The responses of mean circulation,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are further investigated in the global sense.When implementing the tidal forcing,wind-driven circulations are reduced,especially those in coastal regions.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upper cell transport of the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AMOC) reduces significantly,while its deep cell transport is slightly enhanced from 9×106m3/s to 10×106 m3/s.The changes of circulations are all related to the increase of a bottom friction and a vertical viscosity due to the tidal forcing.The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of the model are also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tidal forcing through the enhanced bottom friction,mixing and the changes in mean circulation.The largest changes occur in the coastal regions,where the water is cooled and freshened.In the open ocean,the change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layers:cooled and freshened on the surface and below 3 000 m,and warmed and salted in the middle in the open ocean.In the upper two layers,the changes are mainly caused by the enhanced mixing,as warm and salty water sinks and cold and fresh water rises;whereas in the deep layer,the enhancement of the deep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accounts for the cold and fresh changes in the deep ocean.  相似文献   
86.
起潮力作为地球演化的一种动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潮汐弹性位能的量级和转化及内波形成的机制.认为当地球是一个非完全弹性体(耗散体)时,在周期潮汐应力作用下,地球莫霍面上弹性位能的耗散可达300μW/m3的产热量,大大超过了花岗岩中放射性物质3μW/m3的产热量.在地球内部密度有差异的化学界面上(如莫霍面),当其两侧有物质进入弹塑性状态成为马克斯威尔体时,在界面起伏部位的倾斜面上,水平面上的潮汐剪切应力在倾斜面上的分力,使两侧的物质作反向流动,扩大了界面的起伏,形成内波.本文还用重力分异的观点讨论了莫霍面是一个化学界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7.
地球在各种力学机制的作用下产生了形变,形变又导致地球引力位的变化,即形变附加位或Euler引力位增量。本文基于矢量球函数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引潮力和地表应力对地球形变和引力位增量的影响。认为地球潮夕形变和负载形变只有球形场位移,而没有环形场位移。而地表应力产生的形变既有球形场位移又有环形场位移。  相似文献   
88.
赵洪声 《内陆地震》1999,13(2):97-104
为了从动力学角度研究1996年2月3日丽江7.0级地震的孕育及发生过程。从分析该地震所处的滇西产大区的构造动力背景入手,揭示了近年来该地区中强、中小地震的异常活动特征和丽江附近形成的空区的孕震意义。尔后通过对多种外力的时空动态跟踪分析,发现震前中期尺度的涝旱剧变、短期尺度的气压突变及临震尺度的引潮力增大是促使孕震介质渐趋定直至破裂发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9.
日月引潮力与华北地区的地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析讨论了日月引潮力变化与1900-1992年间发生在中国华北地区的29次Ms>5.5的地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些地震的发生时间与日月在震源区形成的引潮力南北方向的水平分量的变化存在高相关性,日月引潮力分量的变化对这些地震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诱发作用。  相似文献   
90.
分析了台湾花莲地区本世纪以来 7级以上地震的可公度性 ,并指出1 999年 9月 2 1日地震发生的必然性 ,同时也分析了这次地震时的天体位置及引潮力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