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355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124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3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广州地铁五号线第三方水平位移监测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泽健 《测绘工程》2006,15(5):61-64
通过广州地铁五号线土建施工第三方监测实践,介绍并分析TCA2003智能型全站仪在极坐标法水平位移监测中的适用性,提出平面位移量的计算方法,总结了第三方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2.
103.
灰霾天气变化特征及垂直交换系数的预报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1998—2008年广东省广州、东莞和增城的常规气象资料及2004年6月10日—2008年12月30日Micaps 3.0的K指数、沙氏指数和L指数资料,重点分析了这三个地方10—12月的灰霾天气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增城的能见度比例主要集中在大于10 km的范围内,空气质量最好,东莞的空气质量最差。广州和东莞10—12月的能见度等级百分比分布形态类似,轻微灰霾天气所占频率较大,其中10月占的比例最高。并提出垂直交换系数试图对污染物的垂直输送能力进行评估,进而尝试对灰霾天气进行预报。结果表明当垂直交换系数小于15 000时,城市容易出现灰霾天气,反之则说明该地的空气质量较为良好。  相似文献   
104.
根据云浮市1965~2010年46年的低温霜冻资料,用统计和直观的折线图等方法,总结出云浮市低温霜冻的气候特征:云浮市低温霜冻经常出现在12月下旬到1月上旬的隆冬季节,低温和霜冻的逐年分布不均匀,出现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结合日常的低温霜冻预报经验,认为有两种典型的环流形势常造成云浮低温霜冻天气,西路或中路南下路径的中等偏强冷空气对云浮影响较大,T639、日本数值预报对预报低温霜冻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结合单站要素特征,归纳总结出一些低温霜冻预报指标和技巧,这对云浮市的低温霜冻预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5.
青海省近45年霜冻变化特征及其对主要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青海省22个地面气象站1961-2005年霜冻气候资料及日最低气温资料,对东部农业区、柴达木盆地等地的霜冻气候变化特征以及对主要作物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5年来,青海省大部分地区早(秋)霜冻初日推迟,晚(春)霜冻终日提前,无霜冻期延长。东部农业区霜冻初日推迟、终日提前的趋势最为明显,柴达木盆地次之,祁连山地区和青南高原霜冻初日推迟趋势较明显,而终日提前趋势不明显;大部分地区重霜冻频数减少,强度减弱,春霜冻期低温强度变化趋势较秋霜冻期明显;气候变暖使早霜冻危害减轻,晚霜冻危害加重。  相似文献   
106.
博州农区近50年终霜冻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博州农区3个气象站1958-2007年的终霜冻观测资料,分析了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博州不同地区终霜冻出现时间差异较大,温泉地区较博乐、精河地区分别偏早15d、20d;在博州自东向西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终霜冻的变幅增加,不稳定性增加;博州农区终霜冻的变化均呈提前趋势,博乐、精河、温泉三地又以博乐最为明显,提前速率为0.17d/a;博州农区终霜冻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博州三地终霜冻年际变化均具有4-5a、15a的振荡周期,而温泉还具有不同于其他两地的35a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107.
基于Landsat/TM资料研究广州城市热岛现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邓玉娇  匡耀求  黄锋 《气象》2010,36(1):26-30
利用Landsat/TM卫星资料及气象观测资料,基于覃志豪单窗算法对地表温度进行反演,根据热岛强度定义进行热岛强度、热岛范围的定量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初始地温、总辐射量、植被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之后,2000年至2005年间,广州市热岛现象呈现明显增强趋势,2000年11月1日、2002年11月7日、2005年11月23日热岛强度指数分别为1.15、1.20、2.89,热岛面积分别为235.44 km~2、261.09 km~2、381.42 km~2。人口增长刺激城市化加剧、温室效应增强使得地表蓄积热量增加是导致广州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8.
广州亚运气象预报系统介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曾沁  林良勋  陈炳洪  吴乃庚  梁健  张红艳 《广东气象》2010,32(1):F0002-F0002,F0003
介绍已投入亚运气象服务演练中应用的广州亚运气象预报系统,直接面向2010年广州亚运气象服务,又着眼于后亚运时代的大广州中心城市气象服务的需求。系统包括了具有网络服务能力的数据中心、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精细化预报系统和实时检验系统。  相似文献   
109.
吕勇平 《广东气象》2010,32(4):4-5,9
对2010年亚运会期间的广州同期历史气温、降水、风和太阳辐射等基本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并专门统计分析了同期对亚运会比赛有较高影响的天气。结果表明广州亚运会同期历史气候适宜,对比赛有高影响的天气出现概率较小,影响最大的是强冷空气入侵,而降水天气是影响开幕式效果的主要风险。  相似文献   
110.
亚运气象服务演练预报检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沁  翁向宇  梁健  杜小洪  黄健聪 《广东气象》2010,32(2):F0002-F0002,F0003
通过检验2009年广州亚运气象服务演练中预报员的综合预报和SAFEGUARD精细化预报系统产品,分析预报误差,结果表明:1)温度预报,预报员对转折性降温过程的释用产品修正效果明显,而平稳天气过程则不显著;2)定量降水预报,预报员对降水出现的时间分布主要依靠模式或客观释用,对小量级降水系统性高估,而对大量级降水则明显低估;3)亚运场馆风场受周边城市环境影响大,预报难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