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9篇 |
免费 | 64篇 |
国内免费 | 6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4篇 |
大气科学 | 34篇 |
地球物理 | 47篇 |
地质学 | 222篇 |
海洋学 | 12篇 |
综合类 | 22篇 |
自然地理 | 1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1949年 | 2篇 |
1948年 | 1篇 |
1947年 | 1篇 |
194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91.
地震动河谷场地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梯形河谷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显式有限差分和透射人工边界理论,根据设计的正交表建立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梯形河谷场地对地震动的影响因素,对其影响程度进行了排名,并采用强震记录分析法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梯形河谷场地的地表地震动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其影响程度随着位置的变化表现也不同,不同位置的影响因素排名不同;距河谷谷坡40m以内的场地,各影响因素排位相同,首位是河谷坡角,其次是深宽比、覆盖层厚度,最后是输入地震动强度,因此,河谷场地距谷坡一定距离时各因素对地表地震动影响程度基本相同,该段场地河谷地形的几何参数对地震动影响起较大作用;随着场地距河谷谷坡越远,影响因素的排位也发生了变化,总体上是坡角排位后移,输入地震动和覆盖层厚度排位前移,河谷几何参数对地震动影响逐渐减弱,覆盖层厚度和输入地震强度2个因素的影响逐渐加大,该段场地对地震动影响与水平成层场地类似。对安宁河河谷场地强震记录分析验证的结果表明,河谷地形对地震动有显著的放大作用,同时也验证了本文的数值模拟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492.
青藏高原东缘水系的演化历史长期存在着重大争议,鉴于任一水系的形成演化都是通过主要河谷的发育及其不断延展与整合完成的,因此确定河谷发育的起始时代是研究水系演化的关键。本文针对渭河上游三阳川盆地最高级阶地形成时代的研究,发现李家小湾河流阶地砾石层的ESR年代为1.26±0.15 Ma和1.32±0.19 Ma,26Al/10Be埋藏年代为1.45±0.70 Ma和1.04±0.43 Ma,说明该段河谷形成于早更新世晚期。综合青藏高原东缘夷平面、剥蚀面与河流阶地的研究成果,推断该区现代河谷系列主要形成于1.2 Ma以后,河流平均下切速率较高,为0.1~0.32 m/ka,指示了中更新世以来该区快速的地表抬升与河谷发育过程;而其前少数地段的先成河谷下切速率介于0.04~0.29 m/ka之间,说明区域地势总体低平,地表过程以剥蚀夷平为主,即高原东缘的现今水系格局主要是第四纪期间构造和气候共同作用下河流侵蚀的产物。 相似文献
493.
俄罗斯古河谷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俄罗斯古河谷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包括大地构造、盆地基底和沉积盖层、古河谷特征、古气候、后生地球化学分带和铀矿化特征等方面,并说明其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494.
495.
以黄河青藏高原阿万仓和采日玛两段主河道50 km与65 km长的网状河段为研究对象,利用2013年3期遥感影像绘制了不同流量下(176 m3/s,978 m3/s,1 610 m3/s)网状河段活动河道的分布变化图,结合DEM数据分析了现有河道在流量增加过程中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潜在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流量大小划分出的3类活动河道,其分布规律基本是后者位于前者的两侧,据此可以推断,网状河分支河道基本是从主河道向两侧逐渐发展的。对于阿万仓河段,在河谷和河间地相对宽阔处,每个河道断面上3类活动河道数的比值为1:1.67:2.25;而在河谷较窄的地方,该比值为1:1.22:1.33。在采日玛河段,该比值分别为1:1.3:1.4和1:0.95:1.16。在宽阔的草原湿地河段,当网状河的主河道发生弯曲时,弯道内侧的活动河道数要大于弯道外侧的活动河道数。在平坦开阔的河谷地带,断面上的活动河道线密度与河谷宽度之间呈现出极好的线性负相关关系;而峡谷地带由于两侧高地形的限制,河谷宽窄不一,活动河道的线密度相对较大、且差别也较大。 相似文献
496.
根据土壤基本水分物理常数,将土壤水分蒸发划分为三个阶段,土壤水分累积蒸发量Q与蒸发历时T具有:Q=aT ̄b关系。不同土壤的蒸发能力不同,主要与土壤质地、结构等因素有关,同时不同土壤的抗旱力也有很大差异,土壤抗旱力由强至弱依次为:普通薄层土、变性燥红土、普通燥红土、表蚀干热的半干润变性土、表蚀燥红土。 相似文献
497.
地震波行波效应会导致跨河谷高墩大跨桥梁各墩底基础处地震动到时产生差异,使桥梁结构地震反应变得更为复杂。通过构建高墩大跨桥梁结构模型,考虑墩高对称与非对称两种结构模型和不同频谱特性的地震动输入,采用大质量法开展了桥梁结构反应数值模拟,探讨了地震波斜入射的行波效应导致的桥梁各桥墩处输入地震动的时差对桥梁结构反应的影响。计算分析表明:①各桥墩处输入地震动的差异导致对称结构桥梁的反应出现极为不对称性,也加大了非对称结构桥梁的反应的复杂性;②桥梁结构反应内力改变且影响程度空间分布极为不均匀,高墩中间跨及高墩墩底受到影响较大;③随着地震波入射角度的加大,桥梁结构反应的改变程度总体呈增大趋势;④地震波入射角度对桥梁结构反应的影响特征与输入地震动的频谱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98.
基于高精度DEM,采用滑动窗口技术,计算丹巴地区的地貌分形特征.结果表明:地质构造决定地貌的宏观格架,构造规模和期次与地貌的平均分维值和标准差呈正相关关系;地层岩性决定地貌的中观和微观布局,变质作用与平均分维值和最大分维值呈正相关关系;地貌维度的极大值区多为地质环境异常区.该项研究对山地本体认知、地质环境调查及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99.
第四纪构造运动对喀喇昆仑山北坡山地第四纪地质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中生代晚期的燕山运动使本区褶皱回返,进入大陆发展阶段,而形成一系列北西西向构造,奠定了本区地貌发育基本格局。第四纪期间,本区的主干断裂-康西瓦断裂再度复活,中-新生代地层褶皱,错断,沿断裂裂隙喷发的火山岩,穿透了河漫难阶地。山体剧裂的差异抬升,致使本区东西、西两部地貌形态变异很大。主干河流沿断裂活动强烈下蚀,呈直线性伸展,与沿主河新生的次一级张性断裂构成梳状水系。反映山地间歇性上升特点的河谷阶地,在两岸的阶地级数,分布高度上很不一致,显示了构造运动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