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
In arid regions, mountains fulfill important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functions for the surrounding lowlands. In the scenario of global warming, mountain ecosystems change rapidly, especially in the arid region of northwestern China. This paper provides an assessment of the changes i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the historical records of climate on the northern slopes of the ea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A Mann-Kendall nonparametric trend and Sen's tests are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interannual changes and innerannual variability i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fi in the regions of low to high altitude. The present study finds that the largest increases in annual temperature are observed at stations in the low altitude regions. The significant increasing trends in temperature tend to occur mainly in late winter and early spring at stations from middle to high altitude, but in summer and autumn at stations of low altitudes. The increasing trends in annual precipitation are found from the middle to high altitude areas, but decreasing trends are found in the low altitude areas. The significant increasing trends in precipitation occur mostly in winter and earlier spring at stations from the middle to high altitudes, while the increasing and decreasing trend coexists at stations of low altitude with most of the significant trend changes occurring in March, June and August.  相似文献   
52.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干旱半干旱区找水的方法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遥感技术和地面物探技术的发展和深入应用,产生了一种现代的综合勘探方法。本文介绍了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胜利煤田露天矿区供水水文地质普查中运用综合水文地质勘察方法的情况、遥感方案的选择、技术思路,以及利用遥感方法进行区域水文地质调绘所取得的成果,对遥感水文地质的发展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3.
在隐伏金矿的地球化学勘查中,常用的采样介质包括岩石、水系沉积物、土壤、植物和地气等.近几十年,澳大利亚在半干旱—干旱地区以钙积层作为隐伏金矿床地球化学勘查的采样介质,并取得了成功.本文对以钙积层作为隐伏金矿地球化学勘查采样介质的理论和勘查进展进行总结,其勘查理论基础是土壤剖面中金-钙高度相关性,其成因机理较合理地解释为...  相似文献   
54.
55.
缺水,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面临的问题。1973年3月联合国召开的水资源会议就曾向世界发出郑重的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世界上的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就是水的危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们的用水量也在不断增加,水的供...  相似文献   
56.
在祖国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天山南北山麓、祁连山北麓和大型山间盆地及冲积原平上,经过人类的长期生产,形成了一个个人口聚集、林木茂盛、农田阡陌纵横的绿洲。绿洲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结果,是干旱地区特有的一种景观。  相似文献   
57.
科技看点     
环境Environment工厂烟囱排放的烟被证实是珍贵水源荷兰电力试验所计划在中国哈尔滨市举办的第七届国际煤燃烧学术会议上推出经过极大改进的洁净技术。这项技术可以从工厂烟囱中排放的烟气中回收出大量优质水,如此一来,干旱地区的工厂  相似文献   
58.
李瑾  文琦  杨骁 《干旱区地理》2022,45(1):287-297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限制旱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厘清资源环境承载力状态,探究典型地区乡村振兴的资源环境分布特征及问题所在,是新时期旱区科学实施乡村振兴的基础。以宁夏为例,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PS-DR-DP(压力-支撑力;破坏力-恢复力;退化力-提升力)正六边形相互作用力模型以及3对相互作用力内部的协调发展状况研究,探究干旱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结果表明:宁夏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3对相互作用力内部协调发展度在各县域有明显的差异,北部沿黄灌区承载力高于南部山区承载力,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总体上宁夏全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发展度都较低。针对每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优势和劣势,将宁夏分为高承载-集聚提升区、高承载-特色保护区、中承载-生态恢复区和低承载-生态保育区4个区域。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在宏观层面上谋划振兴路径,还要根据各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调控以促进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9.
安波  宋中海 《地下水》2010,32(3):145-145,158
结合一些实际资料,对最常用的雨前土湿指标(Pa值)计算方法在北方干旱地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阐述了雨前土湿指标(Pa值)由于采用不同计算方法对产汇流参数及径流量计算的影响,提出①在干旱地区计算雨前土湿指标(Pa值)时,应将径流量考虑到土壤含水量的衰减之中;②对于在一天不同时期的降雨,应分别对待Pa值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60.
干旱区潜水位最佳埋深值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长远 《地下水》2000,22(3):105-106
本文在总结干旱地区水文地质及水文特征的基础上,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干旱区水土开发中潜水位最佳埋深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